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亚湾和榆林湾海水溶解态Cu、Pb、Zn、Cd、Cr的分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三亚湾和榆林湾海区溶解态重金属( Cu 、 Pb 、 Zn 、 Cd 、 Cr) 的浓度和分布。结果发现表层重金属 Cu 、 Pb 、 Zn 、 Cd 、 Cr 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97 、210 、1147 、0087 、029 μg/ L,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此海区还没受到重金属的污染。表层海水中 Cu 和 Zn 与盐度呈负相关,有较大的河流输入; Cr 与盐度有正相关,浓度从河流到远岸有增高的趋势,这和三亚湾外海高盐水的涌入有关; Pb 、 Cd 与盐度无显著相关性,表明还存在其他过程如: 悬浮颗粒物的清除,大气沉降和不同水团间的混合等过程影响着它们的含量。调查发现除 Cr 外其他重金属浓度在远岸站位底层有明显增加,这种分布可能和海区底部存在较大的沉积物向上覆水的输入有关。因此海区重金属分布不但受本身物化性质的影响,还与其他环境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对大麦(Hordeum vulgare)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33,自引:1,他引:133  
研究了6种重金属(Hg2+、Cd2+、Pb2+、Ni2+、Cu2+、Zn2+)对大麦幼苗生长及根尖细胞遗传学毒害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大麦种子的萌发率、根生长速率和有丝分裂指数下降.1×10-2mol/L的Hg2+、Cd2+、Pb2+处理24h后完全抑制了细胞分裂,Hg2+、Cd2+和Pb2+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Ni2+、Cu2+和Zn2+.用5×10-3—5×10-4mol/L的Hg2+、Cd2+、Pb2+处理24h和Ni2+处理48h后,核仁结构发生分解,形成许多核仁颗粒并进入细胞质中,而Cu2+、Zn2+对核仁结构没有影响.6种重金属对大麦的细胞遗传学毒性顺序为Hg2+>Cd2+>Pb2+>Ni2+>Cu2+>Zn2+.文中还讨论了重金属对植物细胞的毒害机理.  相似文献   

3.
滇池,洱海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洱海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同,平均值以10^-9计算:Cu1.6,Pb0.59,Zn9.8,Cd0.009,Cr0.24,水质较好;沉积物中每一样品同一元素的含量一般均趋于平均值,以10^-6计算:Cu111,Pb60,Zn127,Cd0.591,Cr130。因此,洱海至今仍是一个较清洁的湖泊。滇池水质较差,内草海段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上升,以10^-9计算:Cu5.8,Pb0.55,Zn32,  相似文献   

4.
深圳福田红树林对重金属Cu,Pb,Zn,Cd的吸收,累积与循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污水处理下红树林对Cu、Bp、Zn、Cd4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累积、分布循环结果表明,林地表层土壤4种元素的储量关系为Zn〉Pb〉Cu〉Cd;对土壤中4种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桐花树〉秋茄〉白骨壤。该群落中Cu、Pb、Zn、Cd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141.796、455.967、1220.224和9.493mg/m^3,年吸收量分别2为18.98、16.43、89.19和0.39mg/m^  相似文献   

5.
湄洲湾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以湿法消化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福建湄洲湾海域5种海洋生物体内Cu,Pb,Zn,Cd,Ni,Fe,Mn,Co的含量,并计算了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各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Fe,Mn,Cu,Zn>Pb,Cd,Ni,Co。对多数其含量大小趋势为:双壳类软组织>海带>虾、鱼肌肉。牡晟对Cu,Zn,Cd的富集系数比其它生物高得多,湄洲湾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国内外某些海域相近,远低于海洋生  相似文献   

6.
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牡蛎做监测生物,研究了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Cd,Cu和Zn的地理分布。牡蛎体的Cd,Cu和Zn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地域差异,反映了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的Cd,Cu和Zn在地域上存在很大的梯度。由牡蛎显示出的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的地理分布与广东沿岸海域受人为来源的重金属输入状况相一致,如实地反映了广东沿岸海域重金属污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洱海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同,平均值以10^-9计算:Cu1.6,Pb0.59,Zn9.8,Cd0.009,Cr0.24,水质较好;沉积物中每一样品同一元素的含量一般均趋于平均值,以10^-6计算:Cu111,Pb60,Zn127,Cd0.591,Cr130。因此,洱海至今仍是一个较清洁的湖泊。滇池水质较差,内草海段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上升,以10^-9计算:Cu5.8,Pb0.55,Zn32,  相似文献   

8.
铜、锌、镉、汞、锰和铬对斑节对虾仔虾急性致毒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本文在恒温(22±0.5℃)和充气条件下研究了Cu^2+、Zn^2+、Cd^2+、Hg^2+、Mn^+7、Cr^+6对斑节对虾仔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表明,Cu^2+、Zn^2+、Cd^2+、Hg^2+、Mn^+7、Cr^+6对斑节对虾仔虾24hLC50值分别为7.978、8.904、4.365、0.3296、4.216和32.63mg/dm^3,48hLC50值分别为3.869、4.411、1.  相似文献   

9.
Zn等金属离子对栉孔稚贝成活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实验讨论了Zn,Cd,Pb,Cu金属离子对栉孔稚贝生长的毒性影响。提出了上述四种金属离子24~96h的LC50值及稚贝生长安全浓度。Zn,Cd,Pb,Cu离子对栉孔稚贝96hLC50分别为0.047、0.008、0.100及0.007mg/L。四种金属离子对稚贝生物毒性顺序是Cu>Cd>Zn>Pb。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悬浮固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长江口水体中微量金属元素Cu、Pb、Zn、Cd,在固-液两相中的分配,以及在悬浮固体中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元素Cu、Pb、Zn有90%左右存在于悬浮固体中,并以固态形式输入河口,溶解态仅占10%左右;元素Cd固态部分约占35%,溶解态占优势。在悬浮固体中,元素Cu、Pb、Zn主要以残留态和铁锰结合态形式存在,这两种形态的比例,Cu为40%和29%,Pb各占40%,Zn为37%和38%。元素  相似文献   

11.
武汉东湖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东湖柱状沉积物,分析了铅、镉、铜、锌、铁等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铅含量近年来有所下降,镉和锌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值。  相似文献   

12.
极端暴雨条件下广东北江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12年“6.25”暴雨径流过程为对象,研究广东省北江上游高桥断面在极端暴雨条件下水体理化性质与ρ(Pb)、ρ(Cu)、ρ(Zn)、ρ(Cd)(均为溶解态,下同)的变化过程;基于相关分析法,分析北江水质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关系及各指标间的内联特点. 结果表明:暴雨径流期间,北江水质呈“大流量、高浓度”的特征. 暴雨径流发生前后4个典型阶段中,阶段Ⅰ(局部产流期)ρ(Cd)、ρ(Pb)仅为(0.48±0.09)和(1.91±0.29)μg/L,ρ(Cu)与ρ(Zn)基本未检出;阶段Ⅱ(以地表径流为主的全流域产流期)ρ(Cd)、ρ(Pb)、ρ(Cu)与ρ(Zn)均迅速上升,最高分别达1.80、12.34、6.18、52.57 μg/L;阶段Ⅲ(以浅层地下水径流为主的全流域产流期)重金属质量浓度整体较洪水期有所下降,但ρ(Pb)仍高于阶段Ⅰ正常水平,ρ(Zn)、ρ(Cu)和ρ(Cd)则低于阶段Ⅰ;阶段Ⅳ(深层地下水产流期)ρ(Cu)与ρ(Zn)已回落至未检出水平,ρ(Cd)持续下降,低于阶段Ⅲ和阶段Ⅰ,ρ(Pb)较阶段Ⅲ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阶段Ⅰ. 暴雨径流期间,溶解态重金属质量浓度与流量及浊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ρ(Zn)与ρ(Pb)、ρ(Cd)的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P<0.01).   相似文献   

13.
陕西西部某工业园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陕西省某工业园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重金属元素特征,于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3月20日,通过被动采样的方式,采集该区域采暖期的大气降尘样品,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Ni、Cr和Fe的含量,并分别计算各元素采暖期的日沉降通量和富集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暖期大气降尘量普遍较高,并且受园区人为污染源和道路扬尘影响明显;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位于园区内部点位的重金属含量明显大于上风向点位和对照点;各元素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Fe的含量远高于其他6种元素,Pb、Zn含量次之,Cu、Cd、Ni、Cr的含量较小;从采暖期日沉降通量来看,Fe、Zn、Pb的沉降通量较大,Cu、Cr、Ni、Cd的沉降通量较小.而根据富集因子分析结果可知,Zn、Pb、Cu、Cd主要来自人为源,Fe、Cr、Ni与当地的自然地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重金属离子的暴露作用下,鲫鱼DNA总甲基化水平发生变化.结果表明,Cu、Zn、Pb、Cd及其混合重金属离子极大地提高了鲫鱼肝脏DNA的总甲基化水平;Cu、Zn两种生物元素对DNA总甲基化水平的改变要小于Pb、Cd两种非生物元素;随着混合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鲫鱼肝脏DNA的总甲基化水平也有所增高;混合重金属离子对不同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的影响不同,肝脏>鱼鳃>肾脏.重金属离子作用下的鲫鱼组织DNA总甲基化水平改变是其产生基因毒性作用的另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5.
污泥堆肥工艺是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手段。文章考察了污泥在堆肥前后四类重金属(铜、锌、铅和镉)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铜、锌、铅和镉在堆肥前后的总量变化不大,Cu、Zn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而Pb、Cd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堆肥处理过程中可交换态重金属都呈下降趋势,但各种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变化幅度不同,以Zn和Cd下降幅度最大,Zn的可交换态由堆肥前的10.5%下降到堆肥后的4.8%;Cd的可交换态从堆肥前的3.2%下降到堆肥后的1.8%,下降比例超过和接近50%。随着向土壤中添加污泥及堆肥量的增加,小麦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重金属含量也相应增加,且地下部分含量高于地上部分,小麦中重金属含量在地下部与地上部之间的比值恒定,特别是Pd,Cd的地上和地下部分浓度比可分别达到130和15~20,经堆肥处理的污泥可以降低小麦对其中重金属的吸收。将污泥及堆肥腐熟品添加至石油污染土壤中,与对照相比土壤中的石油烃含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最大下降幅度为19.6%。处理一个月后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变化不大,Zn具有向铁锰氧化态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地区呈贡县大棚菜区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铅、镉积累的测定分析,探讨了不同年限大棚菜区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铅、镉的积累状况,结果表明:呈贡县大棚菜区土壤中铜、锌含量严重超标,积累严重,使用10a以上的大棚土壤中铜锌含量分别是昆明地区自然土壤背景值的2.22倍和1.71倍;铅积累不明显;镉含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有增加趋势,当大棚使用年限达到10a以上时,其镉含量显著高于非大棚土壤,是非大棚土壤中镉含量的1.73倍。  相似文献   

17.
杭州西湖水中四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交换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西湖水中铜,锰,锌和镉的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含量分布 ,月变化动脉及水平方向地动态交换,以揭示铜,锰,锌和镉在西湖水中不同相太的分布和迁移转化特征,得出西湖水中重金属的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18.
以小清河干流底质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固体颗粒物上有毒金属被浸取进入液相情况.分析了三种不同浸取剂(DTPA、EDTA、NTA)的提取液中有毒金属Pb、Cr、Cu、Zn、Cd的含量。结果表明.金属浓度因浸取剂种类及金属本身类型不同而不同。由于固体颗粒物上金属的毒性及其可流动性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选取连续浸取法来考察底质样品中金属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底质中Pb主要以氧化物键合态和碳酸键合态存在;Cr主要以有机键合态存在;Cu以有机键合态为优势存在;Zn主要以有机键合态和氧化物键合态存在;Cd主要以可交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以某个砒霜厂旧址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场地受到砷、铜、铅、镉和锌等重金属污染,其中,砷污染指标超过评价标准值达7 199倍;基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条件下,采用RBCA模型计算砷、镉、铜、锌对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该场地砷超过了致癌风险指数标准限值-6(10)及非致癌危害商标准限值(1),说明砷具有很大的环境风险;采用IEUBK模型计算铅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铅也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该污染场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对环境风险区域进行治理修复后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20.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arsenic and organic matter in recent sediments in the Hangzhou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matters varied widely along the canal, and the average geological accumulation factors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s: organic carbon(2.6), zinc(2.1 ), cadmium(2.0), copper( 1.5), lead(1.1), nitrogen(0.9), mercury (0.8), phosphorus(0.4), arsenic(0.2) and chromium(0).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carbon in the top 10 cm layer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lower layers, except for mercury and organic carbon in the S9 section. Contents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top 50 cm layer of the mud sedimen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undemeath. In the bottom mud layer, there is a concentration peak of the pollutants. In the mud sediments of the canal, cadmium mainly occurred in the Fe and Mn oxide fraction, copper in the organic fraction, lead in the Fe and Mn oxide fraction, and zinc in the carbonate and the Fe and Mn oxide f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