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中国114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各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利用系统GMM模型、静态面板门限模型和动态面板门限模型,探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总体向好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极差扩大现象,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2)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城市低碳生活基础设施水平的调节和制约,存在门限效应。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余博  潘爱民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6):1481-1493
数字经济技术在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2011—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41个城市数据,测度了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分析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创新性地构造了人才流动不平衡指标,并探讨区域内人才流动不平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规模逐年上升。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流通效率和社会便利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非核心区域的正影响强度大于核心区域。人才流动不平衡会逆向调节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正影响程度,但这一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此外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距离为权重矩阵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金融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以铜陵市2000-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选取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效率和金融储蓄结构来衡量金融发展,同时又以产业结构优化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率来衡量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运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虽然金融发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效应还不显著。因此,要使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就必须进一步扩大金融规模,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造融资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产业与金融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引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为研究对象,以绿色信贷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其他因素,选取2009-2015年我国10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最终得出绿色信贷水平的提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在参考国外绿色信贷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环境规制的就业影响识别为:劳动投入-污染排放弹性、环境规制的相对成本和环境规制-污染排放弹性,并利用2003~2017年的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总体就业造成显著负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其研发和非研发人员均受到显著负向冲击;资本密集型行业受影响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总体就业和非研发人员就业受到显著正向影响.弹性和相对成本测算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规模(减小)、挤出、技术替代等多效应的负向冲击;技术密集型行业受规模(增大)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的正向促进;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各效应均不明显.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减排成本补贴、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环保产业培育等措施减少环境规制的负向就业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贺章获 《环境保护》2016,(19):18-21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以绿色信贷为主,部分商业银行已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还面临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绿色金融有效机制安排缺乏、绿色信贷发展组织体系不完善、绿色信贷专业能力不足、绿色金融发展激励机制缺乏、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丰富等挑战,需从推动绿色金融立法、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培育绿色金融中介服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李博伟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2317-2332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土地流转契约稳定性对转入土地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和环境效率的影响,并利用安徽省414户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包括DEA-SBM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结果表明:(1)土地租期、土地租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分别有显著负向和显著正向的影响。(2)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平均环境效率分别为0.54、0.58、0.59,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效率损失;土地租期、土地租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环境效率分别有显著正向和显著负向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是提高土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转入土地农户的施肥强度,进而提高农地规模经营的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8.
优化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推动精准扶贫的实现,成为现阶段重要战略任务。利用2014—2017年安徽61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普惠金融的增收作用机理。回归结果表明:第一,普惠金融对县域脱贫具有正向作用;第二,不同于非贫困县,贫困县的普惠金融减贫效应主要表现为间接效应;第三,对比非贫困县,贫困县下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更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普惠金融策略,为精准扶贫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常亮  张益  郭焱  朱俊峰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2):2687-2700
在国家提倡化肥使用零增长、减量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变得至关重要。论文从技术效率角度衡量化肥使用效率,使用回归分析和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农户在化肥使用上存在着较高的技术无效率,在保持劳动力、土地等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约52.51%的化肥投入可以削减且不影响产出。通过提高农户对化肥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化肥减量而作物不减产。(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是导致农户化肥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够解释农户间化肥使用效率差异12.15%,在所有决定因素中位居第四,仅次于村虚拟变量、水田比例和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且,在细碎化程度越高的西部地区,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差异的贡献越强。(3)农户在化肥使用效率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所在村特征和包括经营规模、种植结构、土地质量、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在内的生产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农户个体特征受集体决策影响,解释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臧漫丹  高易  李金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201-3216
基于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抽样Bootstrap法,使用2015—2018年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行政等级、城市规模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分析城市规模在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中的路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整体均值不高,但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且近年来增速逐渐加快;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均对生态福利绩效起显著正向影响,技术进步显著提升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外资依存度显著降低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城市规模是城市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的重要路径,行政等级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越高。基于以上结论,为协调经济、环境、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腾  佟金萍  支彦玲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282-3296
中国水权交易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其农业节水的实际效果有待检验。在测算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用水效率的基础上,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水权交易机制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定量影响,并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了水权交易机制对农业节水的影响机制与具体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水权交易机制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水权交易机制的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水权交易机制不仅有助于试点省份农业节水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通过政策溢出效应同时提升周边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技术创新和要素流动是水权交易机制发挥农业节水效应的主要路径,且一三产业之间的水要素流动对农业用水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农产品质量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CRITIC法、G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使用2005—2018年中国时序数据,测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协调度的农业要素投入和管制导向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存在相对单向的扰动,属于数量安全高于质量安全的非均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呈现出高度的内部耦合,但发展协调度不高;化学品投入和产业投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协调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他要素投入影响不明显;管制导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内部协调度有积极影响,其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数量的正向影响最大。未来应该通过优化管制效能,不断提高技术投入等要素的投入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人地业”耦合协调、旅游系统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乡村旅游效率评价体系,识别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洛阳市375个旅游村调研数据、地理数据、交通数据,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Bootstrap-DEA、冷热点分析方法,围绕乡村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达到0.41,洛阳市乡村旅游效率偏低;旅游综合技术效率高值区具有显著集聚性,高值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交通指向性;影响综合技术效率及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村域人口密度、地形条件、贫困村因素。从系统论角度揭示系统要素、系统结构、系统间嵌套对村域旅游效率的影响,可为乡村旅游发展要素配置与制度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2016年省区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的非角度、非径向的Super-SBM模型评估在环境约束下我国省区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水平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Super-SBM模型度量的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八大经济区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地域差异;门槛模型检验显示出财政分权水平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且正向溢出效应随着门槛值变大而减弱,控制变量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劳动者素质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外商投资和企业规模对其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银行形式并存的多层面,全方位的银行系统.目前国家的专业银行都要向商业银行转轨,再生资源企业将主要与商业银行打交道,本文就商业银行的其本特征和再生资源企业与商业银行打交道应注意的问题和技巧作一肤浅的探讨.1、商业银行是经营活动最广泛的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开办所有的银行业务和相关的非银行业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其业务经营范围取决于银行经理人的主观愿望,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则要受到某些限制,不能办未经批准的银行业务.这样就为再生资源企业同时与几个商业银行打交道提供了方便,在与商业银行业务(指筹资、结算、信托等)往来的前提下,选定一个资信能力强,业务水平较高的银行作为自己的基本开户银行,如果业务需要,还可以再找1至2个辅助开户银行,以备结算之用.2、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在保证流动性目标和偿债能力目标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流动性目标就是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3-2011年河北、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等5个资源型地区的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8个高碳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本文采用曼奎斯特-鲁恩博格生产率指数估算绿色生产率,并从济发展水平、结构性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市场因素等4个方面实证分析影响资源型地区高碳产业绿色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具体因素,结果表明(1)不变价人均收入和GDP增长率显著促进绿色TFP、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的增长;(2)要素投入结构和工业产值占比对绿色TFP、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的影响为正,但是并非都在10%及以上的显著水平显著,同时国有企业比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3)净出口占比对绿色TFP、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的显著影响为正,但是政府干预和财政分权不利于绿色TFP、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的增长;(4)能源价格显著促进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绿色TFP增长,而物价变化对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绿色TFP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化肥减量施用是实现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格局不利于化肥减量技术的推广使用。农民合作社是弥补小规模经营不足与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的重要制度安排,其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农业化肥减量是当前亟待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阐明了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对农业化肥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基于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级(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存在显著的化肥减施效应,其主要通过质量溢价、组织规范、组织支持传导路径实现农业化肥减量。从区域差异看,在化肥用量处于高分位点的省份,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化肥减施效应;从农作物差异看,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对农业化肥减量施用的贡献主要来自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以及棉花、甘蔗、苹果、柑子四类经济作物的化肥减施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从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出发,从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渠道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低碳运营助力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主要商业银行的做法和成效,并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绿色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80—2011年云南省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数据,计算了云南省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分析了历史变化特征。采用LMDI法定量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因素对云南省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980—2011年,云南省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呈指数型递增。碳排放量中平均有88.55%来自煤炭的消费,9.53%来自石油的消费,1.92%来自天然气的消费。32年来云南省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抑制因素主要是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调整对人均碳排放的抑制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是一致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全社会节能的角度提出全社会能源效率的概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并基于1997—2007 年中国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 DEA方法测算了广义技术进步指数并进行分解,然后运用面板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是不完全一致的,具体表现为:改善环境质量与提高能源效率是一致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能源效率,但出口比重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能源效率的改进。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全社会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技术效率的作用大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削弱了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