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思想交锋对当今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否定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以及拒绝接受人类一切传统文化遗产的错误思想,列宁通过批判的方式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并以扬弃的态度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民主是一个政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对"什么是民主","怎样建设和发展民主"的科学回答则是民主上述功能发挥的基本前提.民主既是对专制和独裁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建立在个人自由主义基础上的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否定.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理念的统领下进行包括扩大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扩大基层民主方面既不能徘徊不前,更不能搞"大跃进";既要整体推进,但又不能搞"一刀切";既要扩大和发展民主,又要讲求和兼顾科学与效率.只有把扩大基层民主置于"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理念之上,才能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文化,其势必表现为方向上的前瞻性、道德上的引导性和传播中的巨大感染力。在当代社  相似文献   

4.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生态社会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一次“绿色”运动,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趋于成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个流派,是继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其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同时又吸收了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等新兴学科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民族团结画出最大同心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强大"体现。党的自身建设质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宣传媒介传播效果和人民群众的素养,这是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要素构成。因此,要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战略,以建设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促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光 《环境保护》2003,(3):32-34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而环境保护作为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社会公共事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可以做出直接的贡献。本文认为,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环境保护将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使我国逐步走向一个以民为本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7.
善于运用民间俗语、谚语表达深刻道理,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话语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是党内活用、巧用民谚俗语的高手,在其一生中,他有众多关于"老虎"的话语言说与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虎论",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纸老虎"的话语建构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打老虎"的话语建构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摸老虎屁股"的话语建构与党内民主风气的弘扬等。这些不同维度的"老虎论",意义深刻、影响广泛,成为指引人们进行革命、建设事业的有力思想武器,有的甚至流传至今,展现出了强大的话语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马克思社会主义法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透视而得出的科学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中国"作了重要论述,强调要"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以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习近平的法治思想得到党内外的认同,在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法治观指导的同时,对其进一步升华,高举全面依法治国大旗,统筹谋划、积极推进,必将为引领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民主、团结抗日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选举原则,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主张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注重基层选举;主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抗日的民主的中国人,实现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依靠质量的优势取得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形式多样的投票方式,动员民众的参选热情。这些举措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选举原则的坚定性,又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选举政策服务于党的政治目标和国家任务的务实性。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坚持人民民主价值,需要健全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形式和机制;注重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落实民主选举等民主措施;保障人民的被选举权,特别是基层劳动者及其代表的当选;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依靠民主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指导思想的核心要义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自身所把握的那个现实基础、思想的内在逻辑、思想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抓手、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博大情怀所形成的严密的科学体系上;贯彻落实"十四条基本方略",遵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7,(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并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近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鲁修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省环保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的重要体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其理论实现了价值逻辑的新转向、发展了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体现了统战原则的新彰显和推动了统战对象的新拓展。这四个维度的理论创新,展现出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对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和对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正确政治判断、适时的政治选择和回应。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新时代奋进的号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详备地提出了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方法、规划和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长期被遮蔽的环境思想,并取得长足进展。但总的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研究还有待全面、深入和细致。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环境问题的论述只是零星、片断的"观点",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论述,说明环境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七届二中全会开始,"赶考"精神已经走过了近65个年头。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赶考"精神对党自身的一些列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学习型政党和民主执政的要求等,成为这一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梦"的提出,两个"百年目标"的迫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目标,是一次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全民福祉的新"赶考"。在这条新"赶考"路上,唯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前进的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随后,党的十九大明确"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道路的"绿色发展"方向,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有其故有的生成逻辑:来源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文化逻辑,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者和创新者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体现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与目标逻辑,彰显中国为建设"美丽世界"贡献智慧与力量的责任与担当逻辑。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对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道路,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于是纷纷开展对文化软实力理论的研究,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文化软实力"思想研究。邓小平虽然没有提出并明确使用"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但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却运用了丰富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多规合一"试点到强化污染防治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再到"河长制"的全面推行、环保督察实现全国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多个部门、多级政府不断深入推进。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经历了由重视不足到逐步重视再到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重大转变。党的十八大后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应当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在其科学指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向、目标。这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文章结合十九大精神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提出建设好生态文明是我国步入新时代的使命,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此抓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