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续)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附件七中国城乡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及趋势分析1、我国城乡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现状1.1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现状根据国家环保局公布的《一九九二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以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9月2日在全国政协“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专题协商会上表示,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五大矛盾和问题。这五大矛盾和问题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 ,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 ,必须完善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 ,切实做好环境规划工作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统筹绩效评估与城乡统筹趋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2000—2009年的城乡统计数据,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资源5方面构建城乡统筹绩效评估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评判法、关联性分析和关联度计算等方法,测算了中国城乡统筹绩效,定量评价了中国城乡统筹趋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国城乡统筹总绩效系数偏离1的程度大,中国城乡差距明显并有逐渐扩大趋势。从城乡统筹单项绩效看,城乡人口统筹和生活统筹绩效逐渐趋好,城乡经济统筹绩效不甚明显,城乡社会统筹绩效波动变化,城乡资源统筹绩效较差。通过正负关联性的计算可知,城乡统筹绩效指数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城乡人口、经济和资源统筹绩效指数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而与城乡社会、生活统筹绩效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从综合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发现城乡统筹总绩效与城乡资源统筹绩效、城乡经济统筹绩效和城乡人口统筹绩效的关系密切,资源经济和人口是中国城乡统筹的重点。此外,中国城乡统筹还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比如总量和平均量的差异、投入与产出间的差异、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5.
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编者按:本刊曾于1990年6月总第7期──1992年3月总第14期,连续8期,用了两年的时间全文刊载了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于1989年完成的第1号国情研究报告:《生存与发展》;在...  相似文献   

6.
城乡融合视角下淮海经济区城乡转型特征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融合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也是城乡持续转型过程。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区,剖析了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通过城乡转型多维定量评价与比较,诊断了研究区城乡融合状态,提出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1)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面临“两分离一切变”而导致的“三不足”的困境,即传统农区的“居业分离”、资源型城市的“产城分离”和省际交界区的“切变效应”,导致乡村转型的内在动力不足、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不足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协同力不足。(2)城乡转型状态呈现出经济、社会和空间多维相关的特征,转型过程的城乡异速不同步和转型格局的城乡异构非均衡现象并存;采用对比聚类法,划分出城乡转型滞后型、乡村转型滞后型、城市转型滞后型和城乡转型同步型四种类型。(3)推进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碎片化”困境,分类推进城乡协同转型发展,加强省际交界区城乡发展的跨域协同。  相似文献   

7.
城乡交错带结构功能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区相连接的部位,在这个地带上,城乡之间各种要素激烈转换,非农业活动与农业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动态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交错带因其所具有多样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展开阐述了城乡交错带的功能特征及城乡交错带存在生态问题,并介绍了城乡交错带研究体系中的城乡交错带的界定、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等关键问题。并从廊道建设、景观斑块建设入手探讨了适合解决中国城乡交错带生态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差距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比较分析了中国城市与农村在环境保护上的主要差距,并探讨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对策。结果发现:自1998年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近52%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与农村环境卫生投资差距平均为6~10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差距平均为35~59倍,生活垃圾处理差距为7~17倍,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差距基本符合东中西部逐渐扩大的趋势;此外,乡镇环境保护机构仅占环保机构总数的4%~15%,乡镇环境保护人员仅占1%~4%,其中东部、西部和中部乡镇环保机构与人员所占比例均依次减小。因此中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巨大差距,亟需在城乡功能的合理定位、创新城乡环保政策、统筹城乡环境建设与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城乡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及由于过度城市化引发的城乡社会问题,说明了发展生态农业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中国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快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谷雨  刘昕  邓红兵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1):1573-1578
在界定城乡结合部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其特征和存在问题,综合考虑社会人居、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等因素,构建了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状态为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并选取重庆市大渡口区进行了案例研究.现状评价显示:相较于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结构与功能耦合不够优化,生态潜力有待发掘;城乡结合部的活力优于城市,而组织结构、恢复力和环境质量均逊于城市;其中经济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社会人口组成、道路噪声、空气质量是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差距最大的方面.这些因素均值得在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环境工作通讯》2014,(7):18-19
从最大的范围划分.中国只有两大区域经济,也就是城乡二元经济。如何寻求城乡二元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在最近的三十年里我们在城乡社会做了什么?可以肯定地说.在前三十年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之后.又把美好的乡村毁坏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如何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调节能源机构,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措施,使得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效率高速提升,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世界各地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压力。中国也一样,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并且越来越尖锐。我们的经济还需要继续增长,而资源又十分有限,加强资源管理就成为应对压力增长的必然选择。2005年底颁布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短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未来这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资源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分配和管理之间关系的一门综合学科。加强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的研究,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我国在国内资源与资源科学领域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同时,积极关注和研究世界资源问题,并取得了较大成就。这些研究为资源经济学发展提出新的需求,积累了丰厚的研究资料、实践经验、研究方法以及系统的理论准备,促进了资源经济的研究及学科不断成长与发展,并为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论文着重分析资源经济学和世界资源的研究进展,对我国资源经济和世界资源研究进展及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对我国资源经济和世界资源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新时期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5.
山东半岛北部海岸带城乡聚落扩展变化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北部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乡聚落扩展明显,快速城镇化过程对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及时掌握城乡聚落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RS技术为主要手段,目视解译获取了研究区1986、1992和2004年3个典型时期的城乡聚落空间分布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借助城镇扩展指数、重心、分形维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城乡聚落的扩展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扩展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城乡聚落扩展明显,其重心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态势,并且扩展随意性非常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地区GDP、人口城市化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乡聚落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交错带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快速提高,在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下,城乡交错带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风险,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通过分析目前城乡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存在的生态环境风险,提出了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于2007年7月28~30日在古都西安举行。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分会场"创新土地利用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到会研讨代表120余人,收到参会论文68篇,共有26位专家学者作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自2003年到2013年,我国各地的城乡差距均有显著的缩小。不同地区缩小幅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呈现非线性,人均GDP为9 295元与2 8843元时发生了转折。在第一阶段经济发展倾向于拉大城乡差距,在第二阶段会明显地缩小城乡差距,而第三阶段数据显示其缩小效果有一定的减弱。我国在2011年完全跨过了"倒U型"拐点,城乡差距已经处于持续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1合理用能评估的目的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如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支撑不住。环境将容纳不下,社会将承受不起,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乡人地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分析该过程中的城乡人口与土地变化及其关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应用脱钩理论及其相关模型,重点分析2000-2008 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及其与城乡人口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25 个省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两者协调性欠佳,呈现弱脱钩状态;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减少,约一半省区呈现强脱钩状态,11 个省区呈现衰退脱钩状态;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关系可划分为7 种类型,其中有1/3 的省区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关系极不协调。论文认为,财税体制和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不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不力、城乡二元制度根深蒂固是造成前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新时期协调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可持续途径在于,遵循人口、产业、城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推进财税/绩效体制改革,科学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有序推进城乡土地统筹置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