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本文以沈阳市首次有毒有害废物调查资料为分析依据,借鉴国内外有毒有害废物管理和防治的成功经验,对沈阳市有毒有害废物的防治途径加以科学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外动态     
·欧共体强化有害废物处理指令·欧共体以安全处理为目标,决定强化有害废物处理的指令,新指令特别重视下列5项工作: (1)在有害物质排放的现场即时检测其有害有毒成分,并记录。 (2)禁止将指定的有害废物混入非有害废物中,作为一般废物收集、回收、输送、贮藏、投弃等,必须彻底进行安全处理。 (3)已混入非有害废物的有害物质,仅可能在技术上经济地对有害有毒成分进行去除处理。 (4)收集有回收价值的有害物质,在贮存  相似文献   

3.
本以某大型库房为例,对其密闭期间产生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成分作了定性和定量检测,检测出了多种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分析了有毒有害气体对库房安全和人更健康的危害,可以为该类库房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有必要认识与评估城市中有毒有害气体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危害.本文从城市人口脆弱性和有毒有害气体风险性两方面入手,对由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中毒事故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调查是“沈阳市有毒有害废物调查,评价及防治途径研究”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这部分工作为这项科研工作的继续开展及沈阳市有毒有害废物方面的环保工作提供了准确数据和科学依据.在本调查概要中详细介绍了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工作程序,从中可清楚地了解到沈阳市有毒有害废物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产生情况、处理处置情况、回用情况.最后对调查概要做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1984—1986年,沈阳环科所在国内首次采用评分系统法对沈阳市工业有毒有害废物进行了评价研究和应用.这种评价方法不仅考虑废物的产生量、特点和性质,也考虑了处理处置方式及对人体健康、环境危害等情况,它比较科学、客观地表示出有毒有害废物存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医疗废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丢弃的废弃物即称为医疗废物,通常有毒有害.如果管理上出现疏漏往往造成废物外泄,进而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危及人体健康.在巴塞尔国际公约中,医疗废物被划入有害废物类.医疗废物的有毒有害性经常被人们忽视而酿成污染事故,对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构成直接危害.针对这种状况,英国环境保护部制订了产废者责任制.根据这项制度,所有产废单位均应对其所产废物承担法律责任,确保所产废物得到妥善处置.贯彻此项制度的根本途径是制订全面废物管理规划,有关部门总结认为医疗废物管理规划应包括废物的产生、包  相似文献   

8.
硫化氢气体的监测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易产生有毒有害的硫化氢气体,用简便的方法对硫化氢气体进行快速监测及有效防范,对城市排水作业工人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医疗废物焚烧残余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化验分析结果,确定焚烧残余物中有毒有害成分含量仍较高,部分指标超出标准值,必须对其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避免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本文阐述了稳定化/固化处理原理及处理工艺,使医疗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原则得以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树木和绿色植物对大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指标作用.列出各类树种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和杀菌功能.提醒人们要提高对绿色植物的认识,指出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命和生存的重要性,从而要保护和发展森林和一切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业固体废物如何进行容量总量控制的问题,在研究工业固体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工业固体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地表水体、地下水和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相对容量总量控制概念,并探讨了城市或区域工业固体废物容量总量控制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为活动产生温室气体的来源之一是城市废弃物处理。参考《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结合城市废弃物处置状况,研究新疆2010年废弃物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2010年新疆城市废弃物处置过程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3 570 230.74 t(eq.CO2),其中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是重点排放源,排放量约为2 744 006.79 t,废弃物焚烧处置过程排放量最少,仅为179.67 t,废水处置过程排放量为826 044.28 t。研究结果为新疆碳减排工作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城市的碳排放清单核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昊  宗志敏  张赣道 《环境工程》2017,35(5):103-106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降解厨余垃圾的机理,通过采用复合微生物降解各类厨余垃圾的降解温度、代谢气体成分以及对残余代谢物中的氮及磷含量的分析,得出复合微生物降解生活垃圾的温度在高温期稳定在48~52℃,有利于杀灭垃圾中的病原菌;微生物降解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主要成分为CH_4、CO_2、H_2S、NH_3等,是垃圾减量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降解产物中富含氮和磷速效成分,可作为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14.
医疗垃圾是一类危害极大的特殊废物。自20世纪50年代起,医疗垃圾的处理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医疗垃圾处理技术特别是医疗垃圾焚烧炉的研究日益丰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比较机械炉床水墙式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控气式焚烧炉、流化床式焚烧炉等几种医疗垃圾焚烧炉,综合评定了各种焚烧炉的处理能力及优缺点。最后分析得出了该专利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更适合处理医疗垃圾。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碳足迹核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PAS2050规范》的指导,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方法和LandGEM模型,对苏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的生命周期过程进行了碳足迹核查. 详细列出了垃圾处理过程中可能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计算各排放源的电耗或能耗,并通过与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相乘最终转化为苏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 结果表明:苏州市填埋处理1 t生活垃圾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CO2当量计)为1 942.47 kg,焚烧处理为-180.87 kg. 按照目前苏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权重进行分配,可得苏州市处理1 t生活垃圾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CO2当量计)为880.80 kg. 在整个核查过程中,考虑了在填埋和焚烧处理时发电对温室气体带来的减量效应.   相似文献   

16.
印染污泥特性及其掺煤焚烧处置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佛山6家印染厂污泥的基本性质和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印染污泥有机质含量较高;对照农用污泥污染物限值和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标准,Cr、Ni、Cu、Zn不同程度超标,说明印染污泥既不能农用,也不能混合填埋。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远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限值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单独焚烧用泥质的污染物限值。污泥与煤掺混焚烧烟道气中二恶英浓度在0.0125~0.022 ngTEQ/Nm3,远低于GB 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限值和GB/T 24602—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限值。  相似文献   

17.
稻壳热解发电含酚废水是稻壳热解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的集合,它是一种有毒、有害废水,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本文在微波条件下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和单因素实验研究,发现pH值、反应时间、H2O2浓度、FeSO4浓度等因素对反应有影响,而且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pH值、FeSO4浓度、H2O2浓度、反应时间。实验得出了最佳条件:pH值为3,反应时间为7min,H2O2浓度为1500mg/L,FeSO4浓度为120mg/L,微波功率为400W。处理后水样的COD去除率超过81%,挥发酚去除率超过99%。  相似文献   

18.
以泰乐菌素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药渣为研究对象,探讨酸、碱或氧化剂对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OH、HCl、H2SO4或NaClO溶液均未对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产生显著的降解作用,但6.0mol/L HCl、60%H2SO4和10%NaClO溶液分别能使药渣中51.70%、81.64%和38.40%的泰乐菌素予以降解。  相似文献   

19.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特性,随意倾倒、利用、处置不当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通过数据统计、对比等方式,研究近年来黑龙江省危险废物实际情况,分析黑龙江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现状.针对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建议,从而进一步减少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风险隐患,使危险废物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处置.妥善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既是防范环境风险的客观要求,又是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感染性,如果长期暴露于环境之中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所以安全而有效地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意义极为重大。安全填埋是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填埋的过程中,危险废物容易产生渗滤液等有毒有害液体,对填埋场周围地下水又造成了污染,所以填埋场的防渗层设计建造和渗滤液的处理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与研究,着重论述了在对危险废物的填埋过程中防渗层的设计和渗滤液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