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哈尔滨发生雾霾现状、危害、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治雾霾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即限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煤炭使用、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排放、降低生活源排放及农业秸秆的综合利用等措施,为指导科学防霾治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哈尔滨发生雾霾现状、危害、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治雾霾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即限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煤炭使用、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排放、降低生活源排放及农业秸秆的综合利用等措施,为指导科学防霾治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中国持续发生大范围雾霾污染,包括北京在内的众多城市均受到雾霾的侵袭,雾霾的出现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密切相关.尽管雾霾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目前仍然存在处罚力度偏轻等诸多问题.结合雾霾污染出现的原因以及中国雾霾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雾霾防治的建议:将PM2.5纳入雾霾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扩大环保部门在机动车尾气监管方面的权限以及扩大对违法排污主体的处罚范围,加大处罚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4.
雾霾是雾与霾的组合词,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其中,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以及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雾霾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发生。2014年黑龙江省的达标天数平均比例为89.7%,PM10浓度均值为68μg/m3,较2013年下降了1.4%,取得了积极成就。但进入冬季供暖季节后,包括哈尔滨在内多地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多地PM2.5达到爆表(超过1000),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雾霾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发生。雾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需要采取长效机制,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雾霾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以东营市城区为例,利用近年来空气质量和城市发展统计资料,分析了东营市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东营市防治雾霾天气的对策及建议.目前,导致东营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主要来自建筑扬尘、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在继续做好工业污染源控制的基础上,东营市应采取增加绿化面积、加快淘汰黄标车、开展区域性合作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考核政府治霾效果。文章针对我国雾霾污染和治理现状,构建了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涵盖治霾资金运用的合规性、政府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公众在雾霾治理中的参与度等;最后提出保障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5,43(3)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考核政府治霾效果.文章针对我国雾霾污染和治理现状,构建了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涵盖治霾资金运用的合规性、政府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公众在雾霾治理中的参与度等;最后提出保障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北京市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到市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霾是主要由人类不合理的社会活动造成的细粒子气溶胶污染(主要指PM2.5),雾霾天气除主要受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外,同时亦受众多气象因子的影响,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等等。当源排放达到最不利扩散气象条件的容量限值时,开始出现霾天气;当源排放达到一般扩散气象条件的容量限值时,霾天气频发;源排放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大气灰霾成因及关键污染因子预防控制研究》经研究认为机动车尾气是杭州PM2.5的主要来源。这个结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尚有待实践证实。不过,学术界和社会舆情对此多有不同意见。为此,本文结合杭州市实施限牌政策这一契机对杭州市霾的成因和防治对策进行验证性研究,以期能获得更加客观、科学的结论,并为制定雾霾天气专项整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郑秀亮 《环境》2013,(11):18-21
一边是不断加大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另一边则是北京、湖南、东三省等地持续多日雾霾围城,事实再一次向公众警示,雾霾这个顽疾仍在持续恶化,除霾之路道阻且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对雾霾天气时空气成分的研究以及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的分析,可知雾霾的主要成分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雾霾的成因不仅仅是人为的因素,它还与自然因素有关.另外针对雾霾的特点列出了一些雾霾天人体的防护措施和治理雾霾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给现已生活在雾霾天气下,且深受雾霾迫害的人们带来一点儿帮助.同时能够起到警醒环保意识差的人来共同治理和防治雾霾.  相似文献   

12.
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3  
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霾现象或者是灰霾天气日趋严重,霾与雾的区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在平面时已达到饱和的水汽压,对相当于球面的云雾滴来讲就是未饱和的,那样云雾滴就会蒸发;在水汽条件不变时,云雾滴由于蒸发而变小,导致它的平衡水汽压升高,则更易蒸发掉。在不饱和大气中小于数微米的云雾滴必然蒸发,而且伴随着蒸发云雾滴尺度会进一步变小,导致曲率越来越大,蒸发速率越来越快。过去错误认为凝结核可以在低相对湿度情况下产生凝结生成雾滴的观点,是忽视了粒子曲率作用的结果,将实验室大颗粒(常常达毫米量级)的吸湿性特征,延用至次微米粒子造成的。降温是达到饱和形成雾滴的即重要又主要的物理过程,云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可见标志。在云雾中必然存在凝结或凝华过程,因而必然伴随着潜热释放,这就使云雾内的温度高于环境,在云雾内必然盛行微弱的上升气流,不可能是下沉气流,这些宏观过程在霾层内是不存在的,因而成为识别霾与雾的重要的宏观动力条件。在对历史资料进行统计时,在排除降水、吹雪、雪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等等视程障碍现象的情况下,通过调试相对湿度,使得雾与轻雾反映自然的年际与年代际气候波动,而霾反映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趋势性变化,其限值大体在90%左右,与美国和英国讨论霾影响能见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中使用的相对湿度限值相同,他们都去除了相对湿度>90%的资料,只研究了相对湿度<90%时的能见度变化趋势。进行相对湿度订正才能确保资料的高质量。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1980年代以来大幅增加的霾日,绝大部分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气溶胶细粒子污染造成的。依据本文和以前的研究,给出了霾与雾区分的概念模型,霾与雾观测的标准,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雾霾天气对户外跳舞人员呼吸系统损伤极大.为了确定雾霾天气对人体呼吸系统影响的严重程度,文章研究雾霾污染对户外跳舞人员呼吸系统的急慢性危害,通过采集呼吸系统主观感受指标、确定户外跳舞人员痰液中炎性因子含量,建立了雾霾对机体呼吸系统损伤效应研究优化模型.设计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能确定雾霾对人体呼吸系统损伤的严重程度,帮助人们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余洋  杨军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7):2305-2313
2007年南京冬季雾外场综合试验期间,雾、霾交替持续的最长时间达100 h以上。利用大气气溶胶粒子和雾滴数浓度尺度谱分布、能见度、相对湿度等同步观测资料,从Mie散射理论出发,研究了雾、霾不同阶段大气消光特征,重点分析了大气气溶胶粒子和雾滴在雾、霾持续和转化过程中的消光作用。结果表明,雾、霾过程不同阶段平均能见度的大小关系为:雾<湿霾<霾~轻雾。平均而言,雾阶段雾滴和气溶胶粒子的消光作用相当,其中,雾滴消光波动幅度大于气溶胶粒子消光,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主要由雾滴的消光决定。湿霾、霾和轻雾阶段的消光主要由气溶胶粒子造成。湿霾阶段的低能见度是由于大量积聚模态的气溶胶粒子在较高相对湿度环境中吸湿增长所致。霾阶段气溶胶粒子数浓度达到最大,核模态粒子占总数浓度的80%左右,是导致该阶段能见度较低的主要原因。轻雾阶段气溶胶粒子的消光系数最小,但雾滴可提供10%~15%的消光贡献,导致能见度与霾阶段相当。  相似文献   

15.
北京雾霾天气的成因存在争议。政府公布的结论是,20-30%的污染是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但这是与事实相冲突的。本文主要讨论机动车尾气排放在雾霾成因中的实际比例,及可能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一次典型雾霾天气气溶胶光学特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太阳光度计测得的直射太阳辐射和天空扫描数据,对南京北郊2010年冬季一次雾霾天气过程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进行了反演研究.研究表明,雾霾影响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明显增加,在1020,870,675,440nm四个波段上,雾霾前AOD为0.16~0.43,雾霾影响期间为0.31~0.84,雾霾后为0.19~0.48;本次雾霾天气的局地气溶胶散射能力增强,单次散射反照率(SSA)由发生前的0.8~0.86增大到发生时的0.89~0.91,而复折射指数的虚部降低,气溶胶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雾霾过程伴随了大尺度气溶胶的导入,同时也有人为排放的贡献.其中雾霾影响期间粗粒子模态的体积浓度是发生前的2.5倍,细粒子浓度也比发生前增长了90%.  相似文献   

17.
沈阳地区霾与雾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利用2009年6月1日-2010年5月31日沈阳大气成分站能见度和大气细粒子的小时观测数据,结合沈阳自动气象站相对湿度的小时观测数据以及天气现象资料,根据<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和雾的定义,从沈阳1年的资料中判识出霾与雾的出现时次,对沈阳霾与雾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沈阳全年霾和雾的出现时次分别占总观测时次...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0~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对长江三角洲区域雾和霾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雾、霾分布不均匀,雾日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盐城中部沿海地区、安徽省黄山地区、浙江东部沿海地区,霾日大值区主要分布在以南京、杭州、合肥、衢州为中心的周边城市.时间变化上,城市化水平高的大城市年雾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呈增加趋势,之后呈减少趋势;城市化水平低的小城市年雾日数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下降时间滞后于大城市.大城市雾日月平均分布冬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少,小城市雾日月平均分布呈双峰型特征,即春季和冬季较多.大城市和小城市年平均霾日数一直呈增加趋势且20世纪90年代之后差距变大.区域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导致的温度上升,空气污染加剧导致的气溶胶增加,是造成长江三角洲雾日、霾日不同变化特征的原因,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复杂,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颗粒物造成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灰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污染事件。简要概述了灰霾天气定义分级、分布特征与雾霾比较,深入研究了灰霾天气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与存在危害,系统探讨了灰霾天气控制措施、监测方法与治理对策。指出在现有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状况下,加强理念宣贯,建立预报预警,开展PM2.5防治,推进城区绿化,科学布设规划,可有效解决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灰霾天气防控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三种霾日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大致是1:0.54:0.45的关系,但区域分布趋势比较相似.典型城市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大都十分相似.而轻雾(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表明,用单次值法统计的明显偏多,且有长期下降趋势;而用日均值法与14时值法统计的轻雾(雾)日无大差别,且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映了年季和年代季的气候波动.从长期季节变化趋势来看,3种统计方法的结果除日数的差别外,季节分布特征比较类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除去采暖季有较多的霾日外,在盛夏季节霾日也明显多,集中出现在6~9月,尤其是7~8月,与桑拿天同期出现,这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是华北地区的特有现象.用单次值法统计霾日,将包括所有的霾过程,即大范围持续时间长,且与一定天气系统与近地层扩散条件相关连的霾,及在稳定的晴朗夜间由于辐射降温,使相对湿度升高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形成的霾.用日均值法,则可能更多的显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而使用14时法,则对早晚因湿度增加降低能见度出现的霾天气漏记,突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