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拓生态环境监测 服务生态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生态省与生态示范区建设现状生态省与生态示范区的概念生态示范区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示范性行政区域。1995年国家环保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共有农业生态、乡镇工业、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恢复、防止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徐震 《环境保护》2013,(17):52-54
生态省建设是在省域水平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举措。在综合考虑当前浙江省生态省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协同推进"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建设提出了具体推进部署。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最早实施生态省建设的海南省10a建设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规划先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群众为主体,生态省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参与发展新型工业,创建文明生态村改善农村环境等生态省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省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汇合,它在产生背景与理论针对性、具体内容、指导思想等方面超越了以往的生态观。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创建生态省,需要具有世界意识、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前瞻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创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省”,不仅是应对危机、调整结构、保持增长的现实需要,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6.
关于在生态省建设中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已有近半数的省份开展了生态省创建工作.实践证明,生态省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的一种经济手段,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生态省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起到重要的资源调控作用,从而推动生态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阐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与途径,并结合生态省建设工作实际,就如何强化生态补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先后对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决策和部署,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很多地方积极开展了生态省(市县)创建活动,现在又进一步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努力把建设生态文明变成有目标、有组织的系统化行动,这是令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主张"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是科学发展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是引导我国开创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根据生态学原理,在国家环保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基础上,结合包头市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提出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及实施途径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步骤,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明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需要政府强有力地推功和引导,更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2008年生态文明暨第五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上,安徽省林业厅、水利厅、捉业委员会、气象局、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分别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本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本刊摘编了部分重要内容,试图以安徽省为例来说明各部门是如何共同配合生态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示范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有生 《环境保护》2003,(10):22-26
生态示范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概述了建设规划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时限,以及建设规划编制的程序、方法手段,同时还介绍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编制规划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为了更好地指导和规范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编制而制定了本导则,以供编制和审定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规划、检查和考核建设成效时使用。  相似文献   

11.
郝未宁  武婷 《环境保护》2013,41(10):47-49
"公众对环境保护满意程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城考、创模以及生态省(市、县)创建中担当着特殊的角色,但研究和实践表明,该指标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确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将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开展多年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和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创模)、生态省(市、县)工作,也设计了"公众对环境保护满意率"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建设生态省是实现这一目标,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选择和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07,(3A):1-1
从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上的10省市,到2006中国·海南生态省建设论坛上的15省市,生态省建设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品牌影响更加深远,越来越多的省份关注和投入生态省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孙晓芳 《陕西环境》2003,10(4):48-49
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各地生态示范区建设基础条件不同。尤其对于西部落后地区建设生态县、市。其经济目标的设定必须切合实际。该文结合汉中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实际。就《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中经济发展指标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合理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举办以来,一年一度的生态省建设论坛已成为大家进行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区域协作的平台。海南是第一个提出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经验。因此,在海南省举办生态省建设论坛具有特殊意义。本次论坛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结合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研讨和交流。这对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省建设的内涵,丰富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快生态省建设步伐,保护和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促进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做如下决定: 1 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做好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举办以来,一年一度的生态省建设论坛已成为大家进行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区域协作的平台.海南是第一个提出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8.
扬州可持续发展生态市能力建设构想(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我国政府提出了若干保护环境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扬州市将建设生态市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从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社会三方面编制了《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扬州可持续发展生态市能力建设构想》一文从能力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了扬州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市需制定的具体实施策略、管理途径、技术手段和保障措施。本刊分两部分编发该文,以探索江苏省生态市乃至生态省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发挥比较优势建设生态安徽--访安徽省副省长田唯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骞  方芳 《世界环境》2004,(1):7-10
安徽是我国中西部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如何在建设生态省过程中统筹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体系协调发展?如何处理生态省建设和污染治理关系?其近远期目标又是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副省长、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田唯谦。  相似文献   

20.
全力推进江苏生态省建设,通过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行为和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核心要素的建设,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先进生态文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