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4,(15):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大气污染已从单纯的环境问题上升为民生问题。京津冀地区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2013年以来,国家多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要求全面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成为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14,(9):56
正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近期受到广泛关注,而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大背景下更有效地协调各部门解决大气污染与环境治理问题,如何将绿色发展转变为新一轮的投融资主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话题。2014年4月29日,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绿色经济研讨会——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专家讨论会在京召开,旨在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已造成京津冀形成大气污染"一体化",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中,如何突破行政区体制限制和固有的机制障碍,严格标准制度创新法治体系,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在深入分析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防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排放数据、财政投入、交通体系、机动车和油品管理、排放标准、环境立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跨区域补偿机制欠缺,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短板.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 2017年生产者负责原则与消费者负责原则下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虚拟治理成本,分析了空气质量补偿主体及资金规模.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具有较强的区域关联关系,说明治理大气污染不只要关注本地减排,还要加强不同地区间...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一体化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秋 《环境保护》2014,(17):30-33
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与公共性的特征,并从传统煤烟型污染转变为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的复合型大气污染,京津冀一体化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契机,同时,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与环境管理也有助于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文章指出应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同时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控中强调绿色善治,实现区域污染控制社会成本最小化、减排责任公平化、控制标准一体化、发展权益均等化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合作机制。京津冀空气质量管理需构建基于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多方参与决策的区域整体大气污染控制战略与规划,践行区域"受益者支付/补偿"原则,建立区域基金或者区域财政转移支付激励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赢。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联手治霾需系统深化联防联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桂敏 《环境保护》2014,(16):41-43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京津冀联手治霾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文章分析指出尽管目前三省市主要排放源存在较大差异,但三省市的大气污染均已呈现出多种污染物并存的复合型污染特征,亟需通过全面系统地深化区域联防联控的机制、目标、措施和手段,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出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纲要,明确了区域发展的目标、区域发展的定位、实施路径等重要问题。河北省作为重要生态支撑区,省内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河北省定位的实现,而大气污染的法律治理机制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在三地一体化协同发展下,实现依法治理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区域法治发展理论为研究特定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的法制需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区域法治发展理论有五个分析维度,包括国家法治发展的整体性分析、区域法治发展的个性化分析、区域法治的实证研究分析、区域的差异性分析以及区域法治发展的功能分析。基于此,对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展开研究,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发现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过程的内在机理、实际状况、现实需求、问题困境、背后成因等等,以探究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呼吸,共命运,面对京津冀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虽然政府间已采取措施,但仍需精进尤其是现行的属地管理的行政体制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京津冀区域发展失衡,更是加重了大气问题解决的难度,本文提出,形成制度联动,行为主体联动和机制联动的国家治理框架下的区域联动治理,是应对当前大气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机制和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动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0.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形势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旭颖  严刚  雷宇  宁淼 《环境保护》2020,48(17):45-48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点源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该区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要从深化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大气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重污染天气频发,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战场。该区域秋冬季细颗粒物(PM_(2.5))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是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和"蓝天保卫战"的决胜战役。为有效减轻大气污染,降低PM_(2.5)浓度,十部委和六省市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方案,分析了攻坚决胜的关键环节,包括巩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整治成果、减少散煤污染排放、实施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妥稳应对重污染天气和强化责任落实,并提出了要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区域协调、深化科技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需要改变属地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探寻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机制。本文论述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机制与作用,分析区域大气污染现状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探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府际间的合作博弈,研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应该从组建区域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加快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加快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等七个方面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措施的陆续落实和气象条件利好影响,74个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环保部数据显示,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平均达  相似文献   

14.
<正>自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以来,京津冀区域及三地各自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外界的关注,特别是以交通一体化与环保一体化为突破口,以产业一体化为重点的规划令人瞩目。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不仅明确了各自的产业格局及发展方向,同时将为区域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深化发展,协同创新,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客观理解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空气污染时空格局对于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遥感数据反演的PM2.5浓度产品,利用趋势分析法和重心分析法,揭示了京津冀城市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区2000~2015年大气污染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PM2.5平均浓度整体呈现出太行山脉区域较低,太行山脉以东较高的格局,城镇地区明显高于周边地区.(2)2000~2015年区域PM2.5年均浓度总体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在2000~2007年,呈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占全区的88.48%,之后呈稳定状态.(3)区域PM2.5污染重心位于衡水、邢台和德州3市交界处,区域北部大气污染较严重.本研究可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和措施实施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郑军  黄一彦 《环境保护》2016,(17):71-74
为应对首尔都市圈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韩国出台了《首尔都市圈空气质量改善特别法》,并据此以十年为期,于2005年和2014年两次出台有关首都圈大气环境管理计划,采取强力管控措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2017年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完成年和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制定年,建议借鉴韩国经验,研究制定"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法",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设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基金,探索大气环境治理激励机制,打造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平台,构建京津冀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明显改善。然而,每年进入采暖季后,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和气象因素的不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低于其年平均水平。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环保部等十部委和相关六省(市)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  相似文献   

18.
正"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北京的秋天在老舍的笔下如天堂一般,"天气正好不冷不热","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大气污染逐步加重,加之气象原因,秋冬季也成了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攻坚期。监测数据表明,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虽然呈持续改善趋势,但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显著。为切实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环保部近日相继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  相似文献   

19.
沈鹏  李保艳  武皓阳  赵慈  王琛 《环境保护》2020,48(15):64-67
"2+26"城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重污染源排放区,也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区域。鹤壁市作为"2+26"城市之一,通过基于污染特征所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施行,2016年以来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基于鹤壁市大气污染物的行业特征,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对策和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应通过进一步控制本地工业排放和区域联防联控相结合的方法,降低PM_(2.5)、PM_(10)的排放,同时,针对臭氧排放逐年增加的趋势,建议将重点控制臭氧前体物排放作为其治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现已进入攻坚阶段,总体呈现出以轻度污染为主、秋冬季重污染频袭为常态的特征。本文以减少重污染天数、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为目的,通过梳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执法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比分析大气污染治理不同阶段的污染特征、污染来源,结合近年典型的重污染实例,探讨现阶段京津冀地区创新环境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以及落实区域协同治理的具体举措。以深化、细化、实化区域协同、环境监督检查机制为主线,提出了落实五步法环保督察、全面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稳固小散乱污企业监查整治结果等具体执行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