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种新型颗粒填料滴滤床处理VOC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陶粒与Hat Creek煤载体两种新型颗粒生物填料,应用于滴滤床处理有机废气的研究,分别进行了贫营养、富营养、高营养条件下,去除VOC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都是良好的生物填料,然而生物陶粒需要在循环液中投加营养,Hat Creek煤则在不另加营养的低容积负荷条件下,可取得较好去除效果;添加营养液可使Hat Creek煤填料滴滤床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且在贫营养条件下,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同样添加营养液的生物陶粒滴滤床;二者的最大去除能力和临界容积负荷均随着设置挡板数目的增加而得到提高,但煤填料滴滤床的变化与提高不如陶粒载体滴滤床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气十条"政策的出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废气污染治理日益受到重视。生物净化技术是目前可生化废气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填料在整个技术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理化性质直接影响着废气的净化效果。文章论述了生物法净化废气的机理,理想填料的基本特性要求,并分类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常用有机、无机、混合、复合填料的特征及其应用。针对现今废气处理用生物填料存在的易破碎、生物活性低及营养缓释性差等问题,提出未来新型填料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并为生物法净化废气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新型丝网填料滴滤器净化含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新型丝网填料滴滤器净化含苯废气的性能。研究表明该生物滴滤器能够有效的净化含苯废气 ,在入口负荷小于 6 0mg·L-1·h-1时 ,平均净化效率在 90 %以上。当进口负荷提高时 ,消除能力也逐渐提高 ,但净化效率有所下降 ,将进口负荷控制在 30~ 6 0mg·L-1·h-1之间 ,即可以达到高的净化效率 ,又可保持较高的消除能力。苯的净化效率随进气量增加而下降 ,对于净化高浓度苯废气 ,10~ 2 0m/h的气速是比较合适的。不锈钢丝网填料对循环液分布均匀性有较高要求 ,特别在生物膜的形成阶段。当喷淋系统不能保证布液均匀时 ,可采用阶梯环等化工填料作为最初的液体分配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过程机理研究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气体是一个以气膜控制为主的传质过程,其中甲苯的生化降解属于瞬时快速化学反应,即甲苯的生化降解反应速率远远超过甲苯在液膜中的扩散速率,甲苯的生化降解在气液相界面处即可发生,其宏观表现即为甲苯气体直接吸附在润湿的生物膜上后迅速被微生物生化降解。因此,可以从气体吸附理论的新角度去解释生物法净化废气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动力学过程。对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生物法净化装置的设计与操作而言,凡能改善传质条件、减少气膜阻力的措施均能强化这一生物吸收净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生物膜净化含苯废气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生物法净化废气装置中生物膜是设备的主体和关键.研究以净化含苯废气的生物滴滤塔为对象,采用静态反应器对塔内生物膜的净化性能进行研究,探索其过程机理,为生物滴滤器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生物滴滤器中单位体积生物膜的呼吸速率和苯去除速率都沿气流方向逐渐减小,但单位质量生物膜的苯去除速率却是塔中部高两边低.研究发现,当生物膜经过3d的闲置后,苯的消除能力提高了70%左右,但闲置时间超过5d后,生物净化性能开始下降.综合实验结果,推测在生物膜中同时存在苯的生物降解过程和生物储备能源的合成过程,在苯浓度越高的地方储备能源的量也越多,储备能源的存在降低了生物膜的净化能力但增强了生物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含甲苯和乙酸乙酯的基质溶液对接种污泥进行反复选择培养驯化,获得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优势菌种.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菌种固定化的最优条件.通过调整生物滴滤塔喷淋液的pH,确定处理有机废气的最优pH为7.0.试验分析了滴滤塔不同有机物进口浓度在填料层高度的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填料层下部的有机物降解速率大于上部的降解速率,说明在较低浓度下,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受传质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生物滴滤器净化甲苯气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研究开发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高性能生物滴滤器 ,以甲苯为唯一碳源筛选出对甲苯具有高生化降解能力的适宜微生物菌种 ,采用气液相同步驯化菌种 ,强化接种 ,投加营养改善挂膜的方法 ,挂膜周期由 2 3d左右缩短为 7d。甲苯气体的生物滴滤器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入口气体甲苯浓度范围为 0 4 2~ 4 71mg L和表观气速为 4 8~ 12 0m h(停留时间 10 5~ 2 6 7s)的条件下 ,该生物滴滤塔对废气中甲苯的最大去除能力为 6 2 6g m3·h ,稳定甲苯净化去除能力为 36 0g m3·h。  相似文献   

8.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有机废气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为在国内开展生物化学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工作,采用国内现有微生物菌种挂膜接种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结果表明,在入口气体甲苯浓度0.183~1.803mg/L及气体流量86.4~190.8L/h(停留时间6.2~13.6s)的实验范围内,增加入口气体甲苯浓度和气体流量,可使甲苯的生化去除量增大,每升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57.13mg/h。由实验结果推断,生物膜填料塔对废气中甲苯的净化去除过程属于传质控制过程。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动力学模式对实际过程有很好的适用性,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98。  相似文献   

9.
甲苯废气的生物膜法净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国内现有微生物菌种挂膜接种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口气体甲苯浓度和气体流量,同时减小循环液体喷淋量,可使甲苯的生经去除量增大,每L体积的生物膜填料对甲苯的生化去除量最大可达157.13mg/h。  相似文献   

10.
生物滴滤器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生物滴滤器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总结和讨论了填料、营养液、进气等诸多因素对生物滴滤器性能的影响。这些讨论结果有助于在生物滴滤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设计和操作条件,从而达到更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半干法烟道气脱硫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半干法烟气脱硫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以反应时间和液滴干燥时间为基础数据,优化出液滴在脱硫干燥塔内的停留时间,由停留时间确定脱硫塔高度,由处理的烟气流量确定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船舶烟气中SO2的处理工艺,根据烟气流量、烟气中SO2含量,从塔径、填料层类型和高度、液体喷嘴数量、除雾装置4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参数设计和计算,最终给出了在现有烟气流量和含硫量条件下的船舶用海水脱硫吸收塔的具体参数.同时考虑烟气中含硫量的变化,并保证能够完全脱除烟气中的SO2,设置四排液体喷嘴,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根据出口处含硫量、塔内压力分布和流速分布优化了不同含硫量条件下喷嘴的启停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研究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及其湿热羽对内陆核电厂气载流出物扩散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提供的k-ε湍流模型模拟了单一冷却塔的运行和停机对不同位置、不同释放高度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释放高度为10m,释放点位于停机冷却塔迎风侧时,释放点下风向的地面轴线弥散因子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降低1/3~1/2.当释放高度为75m,冷却塔运行时,若释放点位于冷却塔迎风侧时,轴线弥散因子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增大1~2倍;若释放点位于冷却塔背风侧,则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降低约1/2.当冷却塔停机时,无论75m高度释放点位于迎风侧还是背风侧,其轴线弥散因子均高于没有冷却塔时.当迎风侧释放高度达到150m时,在释放点下风向约800m的范围内,冷却塔湿热羽使得轴线弥散因子显著增大,但到了800m范围以外,冷却塔湿热羽使得轴线弥散因子减小.  相似文献   

14.
数值风洞与物理风洞对烟塔合一排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厂"烟塔合一"排烟技术因其初期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少,排烟效果好、SO2落地浓度低等优势,特别是在机场附近的净空限高和对景观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大气污染物预测模型——德国模式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的预测上尚存在许多问题,如大风下洗条件下,冷却塔附近空腔区的大小和范围、空腔区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等难以给出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准确预测烟塔合一排烟方式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情况,一种新的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测模式——数值风洞模型以及物理风洞实验被用于模拟烟塔合一的环境影响,分析数值风洞模式和物理风洞实验在大气环境预测领域应用的适用性和优缺点。2个预测方法的结果表明: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下,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随风速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冷却塔下风向存在负压区,污染物在该区域高浓度聚集。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物理风洞实验由于受到物质和气象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精确的预测结果以及无法直观地描述空腔区的产生和变化规律。而数值风洞模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预测出在夏季6 m/s风速下,冷却塔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峰值,属于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同时该方法可利用图形化手段实现对空腔区产生、变化、破碎至再生成的全过程描述,从而建立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计算冷却塔排放烟气抬升高度的S/P模式.利用S/P模式做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不同环境风速的烟气抬升对比计算;确定了同等条件下不同烟气排放速度对烟气抬升高度的影响.作为对比,计算了同样烟气排放量情况下通过烟囱排放烟气的抬升高度.计算结果表明,在弱风状况下从冷却塔排放的烟气由于热力作用其抬升高度比从烟囱排放显著提高.个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极不稳定状况下,当风速大于4.5m/s时,冷却塔排放烟气抬升高度低于烟囱排放烟气.   相似文献   

16.
论冷却塔的技术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冷却塔塔型优化和逆流冷却塔塔体优化的途径 ,提出了进水温度和填料高度对淋水填料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 ,确立了冷却塔优化的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17.
在内径200mm,高度1100mm的喷淋塔内,采用Na2CO3作为吸收剂进行SO2吸收实验,重点研究了液气比(L/G)、空塔气速、进口SO2质量浓度、吸收液pH及初始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该系统适宜操作条件:吸收液pH值在6.5~7.5之间,液气比在1~1.5之间,吸收液初始浓度5%,空塔气速1.6m/s,在此条件下,进口SO2质量浓度在3000mg/m3以内,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CFD方法模拟了三相填料塔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描述流场内固体及流体的运动情况。通过5种不同高径比填料塔的模拟结果表明,当高径比>8时,可将填料塔看作理想的平推流,为填料塔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CFD方法模拟了三相填料塔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描述流场内固体及流体的运动情况。通过5种不同高径比填料塔的模拟结果表明,当高径比〉8时,可将填料塔看作理想的平推流,为填料塔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烟塔合一技术特点和工程数据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剖析了德国烟塔合一技术特点和工程数据.烟塔合一技术可以提高能源效率,简化烟气系统设计,减少烟囱和GGH换热器,可以合并锅炉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降低电厂建设费用,有利于降低发电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烟塔合一技术可提高脱硫后净烟气的抬升高度,有利于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