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晋陕蒙接壤区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生态环境具有波动性、脆弱性和敏感性。笔者采用2个时期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形状指数、景观破碎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树该区的景观要素转换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1998~2000年期间,该区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景观趋于破碎化。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Arc/Info和ERDAS等软件的支持下,以1995,2000和2005年三期呼伦贝尔地区的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为基础数据,解译提取了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信息,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取景观斑块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分析了该区1995—2005年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同时,利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该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在以人类活动为主的一系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到2020年,草地和林地面积减少最多,其中草地面积所占比例将由1995年的41.200%下降到32.529%,主要转变成为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占交错区总面积比例将分别达到7.573%和6.132%.   相似文献   

3.
以海南万泉河口博鳌镇(亚洲论坛会址)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生态基本特点,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及生态风险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分析,讨论了该区域开发建设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开发建设的强弱是导致博鳌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景观格局决定了陆域污染物的源汇过程,是影响河流水质状况的关键因素.由于尺度效应,不同尺度下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然而,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影响的尺度效应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收集了国内外4 041条研究数据,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尺度下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作用特征,识别了影响河流水质的关键时间和空间尺度以及景观指数.结果表明,相对于降水事件、平水期和年际尺度,丰水期下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最大;相对于流域尺度,缓冲区尺度的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更大;丰水期-缓冲区尺度是景观格局影响河流水质的关键时空耦合尺度.与耕地、水域、草地以及流域整体景观相比,林地和城镇用地的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更大;破碎度是影响河流水质最重要的景观格局因子.在河流水质治理中,应重点考虑缓冲区的景观配置,增加缓冲区林地面积、减少林地和水域的斑块密度和减少城镇用地的面积占比和聚集度,以有效保护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5.
辽宁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LS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和景观优势度,均匀性,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大伙房上游地区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内景观空间格局基本构型以森林为主的景观结构,景观生态体系功能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6.
流域景观格局对土壤保持服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子流域为空间单元,应用生态系统服务和交易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进行土壤保持服务评估,并借助景观指数计算软件(FRAGSTATS)表征景观格局特征,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探讨土壤保持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关联关系,同时从景观格局角度出发,开展土壤保持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土壤保持服务较高的子流域具有景观类型组成相对单一、景观各类型间非均匀分布、存在优势斑块、景观分离度低的格局特征; 2014年甘肃白龙江14个子流域表现出土壤保持服务与景观格局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占子流域总数量的37.84%;模型对比方面,空间滞后模型(SLM)优于非空间线性模型(OLS),表明甘肃白龙江各子流域的土壤保持量在空间上具有实质性的空间依赖.景观类型多样性及其均匀程度是影响甘肃白龙江子流域土壤保持量的重要景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探究最佳尺度下景观格局脆弱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功能优化.选择沿海资源富集区招远市为研究区,以2008年、2013年、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借助信息损失评价模型和半变异函数确定最佳空间粒度和幅度,构建了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度评价模型;运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得到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度分布图;利用...  相似文献   

8.
陈晨  徐威杰  张彦  周滨  柴曼  刘晗  冯宇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9):1464-1474
尺度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正确理解和感知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针对GI(绿色基础设施)进行空间格局与景观连通性分析具有强烈的尺度依赖性的问题,以天津市独流减河流域为例,利用ArcGIS 10.1、ENVI 5.3和eCognition 8.9软件进行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基于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借助GuidosToolbox 2.6和Conefor 2.6软件,通过设置不同的粒度、边缘宽度和扩散距离,对2016年研究区GI的粒度效应、边缘效应和距离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①MSP(形态学空间格局)类型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和边缘效应,较小的粒度和边缘宽度会得到更为详细的空间格局信息.②粒度效应改变GI像元的空间分布,会导致GI空间信息的丢失或增加,直接影响MSP类型的空间配置和量化关系;而边缘效应不会改变GI像元的空间分布,使得GI空间信息不发生改变,但对MSP类型的影响更为显著.③景观连通性与扩散距离具有直接关系,扩散距离越大,GI核心区景观连通性越高,当扩散距离增至一定程度时,所有核心区会连接成一个网络整体,景观连通性达到最大,研究区GI核心区的扩散距离关键值在2.5~4.5 km之间.研究显示,独流减河流域GI要素尺度效应明显但机理不同,基于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各景观类型和网络组分的空间变化特征和数值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城市景观格局对热环境影响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城市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影响,在遥感及景观理论的支持下,对长春市1993年、2005年的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清理围墙院落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影响下,研究区"封闭式"的景观状态得以改变,向着离散、多样、均匀的方向发展;热环境也有所改善,特别是高温区面积减少了6.2%;城市热环境不仅与下垫面的景观类型密切联系,还与景观类型的空间组合格局有关系。对该区地表温度与景观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二次抛物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景观破碎化表现为景观由单一、均质、连续趋于复杂、异化离散状态.空间异质性是空间景观格局产生的原因.不同尺度下景观破碎化空间异质性表现为不同的特征.遵循"尺度——格局——过程"的思路,以长沙市2005年、2010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针对都市区空间异质性对不同粒度和幅度水平的响应得到合适的分析尺度,进而对长沙市景观破碎化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异质性展开研究,最后剖析了景观破碎化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耦合过程.研究表明:(1)长沙都市区研究中,60 m粒度是一个本征观测尺度,1200 m幅度是理想特征尺度;(2)都市区景观破碎化空间格局复杂;(3)景观破碎化空间异质性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大,随经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湿地景观镶嵌结构演变的数量特征与分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国内湿地研究对象大多为块状湿地。而对狭长形湿地鲜有研究,本文利用1990年和2003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长江口狭长湿地,建立长江口湿地植被空间数据库。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等指标,研究区域景观的数量特征动态变化;运用分形理论建立各种景观类型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探讨控制和影响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1990—2003年期间,在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作用下该地区的湿地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景观趋于破碎化。植物群落的演替由于人为的原因加速,一些地区景观呈自然变化趋势。一些地区由于围垦的原因。人为扰动大。呈现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牛栏江流域云南段,基于遥感监测所获得的植被覆盖斑块信息,就该地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景观类型丰富,不同景观类型斑块大小的平均水平,以及斑块密度差异明显;流域内景观受人为干扰较大,说明了流域内生态环境较脆弱。  相似文献   

13.
裂变径迹方法在大地构造学中的一些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地学工作者利用锆石、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技术在造山带、构造盆地、大型断裂方面的研究成果。裂变径迹技术可给出岩石冷却年龄、时间 -温度演化轨迹 ,并用之探讨不同构造区的构造隆升时间、强度、活动分布模式以及演化规律。所列事实说明裂变径迹技术能为重塑上地壳大地构造活动模式、演化历史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应用景观格局指数法,以1980年盐城海岸带植被图和4期(1991年,2000年,2008年,2018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5个时期的湿地景观信息,通过计算能够准确反映景观结构变化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形维数、破碎化指数和廊道密度指数等,分析了研究区近40年的湿地景观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1959年及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基本维持了原宏观景观格局。但在小尺度上,人类通过调控水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格局,影响了水在景观格局发展中的生态作用,进而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人工渠、水库、居民地、农耕区等人为景观的出现及增多越来越影响着区域内的景观格局。这说明人类活动虽不是区域内景观格局发展的主导因素,但它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力度与影响范围却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选取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满都胡宝拉格草甸草原为研究区,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撑下,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该地区近15年来四个时期景观类型的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和变化规律,从景观视角挖掘出格局信息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运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未来草原景观格局变化的趋势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并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为科学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威远江水电站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空间结构研究是生态研究的核心之一,号观功能的性质和发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特征,进而影响该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卫星遥感图片和区域特点,确定了景观分类系统,选取了多样性、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案观格局指数,系统分析了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纹理特征。结果表明:该工程建设将导致区域景观多样性降低,优势度升高,破碎度和分离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