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含尘烟气净化问题,选取6种耐高温袋式除尘滤料,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分析6种滤料(1号为PPS滤料1,2号为PPS滤料2,3号为PSA滤料,4号为PI+PPS混纺滤料,5号为PPS滤料3,6号为PI滤料)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方面,6种滤料纬向断裂强力,6号滤料>1号滤料>5号滤料>2号滤料>3号滤料>4号滤料,其值在1 079~2 219 N;经向断裂强力相当,其值在799~1 122 N。耐温性能方面,分别在温度为180,200,220℃,24 h的实验条件下,2号、3号、5号、6号滤料的经、纬向断裂强力保持率均≥100%,其他2种滤料均有所下降;过滤效率方面,不同风速下6种滤料对PM_(2.5)的过滤效率排序为6号滤料>3号滤料>4号滤料>5号滤料>1号滤料>2号滤料,其值在33.20%~74.12%。试验表明,PPS类滤料采用PI纤维后可以提高滤料的过滤性能和强力。  相似文献   

2.
刘侃  赵毅 《环境工程》2017,35(6):69-72
介绍了高温除尘无机滤料的主要种类和组成成分。依据不同的孔隙率,高温除尘无机滤料可分为无机低密度滤料和无机高密度滤料。无机低密度滤料主要可由玻璃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玄武岩纤维等构成,而无机高密度滤料主要包括高密度陶瓷滤料和高密度金属滤料。并分别对无机低密度滤料和无机高密度滤料的理化性质、稳定运行温度,以及国外内的应用与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选用四种不同织物构造的聚苯硫醚覆膜滤料、超细纤维面层滤料、异形纤维面层滤料和常规滤料,采用氧化铝标准粉尘Pural NF在VDI测试装置进行除尘滤料冷动态除尘性能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织物特性对滤料阻力有较大影响,虽然清洁阶段覆膜滤料阻力最大,接近200 Pa,但稳定和老化阶段阻力最小,仅有300 Pa,而常规滤料阻力在稳定阶段最大,高达790 Pa;织物特性的差异对滤料平均清灰周期也有较大影响,覆膜滤料、超细纤维层滤料、三叶纤维层滤料和常规滤料清洁阶段滤料的平均清灰周期分别为380,241,223,177 s,其他阶段滤料清灰周期长短顺序与清洁阶段相同,覆膜滤料清灰周期最长,寿命也最长;织物特性的不同对滤料过滤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超细滤料、覆膜滤料、三叶形滤料和常规滤料清洁阶段过滤效率达到99.9%以上,穿透率分别为0.0261%、0.004%、0.0321%、0.0322%;稳定阶段的过滤效率除常规滤料外都可以达到99.99%以上,穿透率分别为0.0027%、0.0003%、0.0014%和0.4765%。  相似文献   

4.
单层石英砂滤料滤池虽然其过滤效率不如双层滤料、混合滤料高,但由于它有滤料不易流失和滤料易得的优点,所以目前在工业污水中的使用仍很普遍,特别在炼油污水处理方面。单层石英砂滤料滤池可根据反冲洗后滤料孔隙率的分布分为单层分层滤池和单层不分层滤池(见图1)。  相似文献   

5.
郑晓盼 《环境工程》2018,36(1):92-96
采用典型的合金滤料和化纤滤料进行脉冲喷吹清灰性能对比实验研究,选取过滤精度接近的合金滤料和化纤滤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尺寸脉冲喷吹实验台,对由合金和化纤两种滤料制成的相同规格长滤袋进行脉冲喷吹实验,测量滤袋侧壁的压力峰值及其分布、正反向加速度峰值及其分布;同时,采用VDI过滤性能实验平台对滤料进行压降、粉尘剥离率等参数的测试。最后,综合分析对比合金滤料与化纤滤料的脉冲喷吹清灰效果与性能,探索合金滤料的脉冲喷吹清灰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崔勇  樊越胜  张鑫  王欢  薛可欣  李明  干唯康 《环境工程》2023,(7):201-205+240
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探究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过滤材料。对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功能性过滤材料与常用驻极体过滤材料(PTFE)进行过滤特性、抗菌等性能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首次实验时,rGO滤料的过滤效率与滤速的变化呈正相关,PTFE滤料的过滤效率的趋势相反,且过滤效率整体上优于rGO滤料。但后续实验中在0.25 m/s滤速下,rGO滤料对PM2.5的过滤效率比PTFE滤料高3.6百分点,但rGO滤料的过滤阻力约为PTFE滤料的2倍。当过滤风速为0.05 m/s时,相比于PTFE滤料,rGO滤料容尘量约为其7倍。此外发现由于rGO具有包裹与纳米刀作用,使得rGO滤料同时兼有一定抗菌抑菌性。该成果为后疫情时代中空气净化器的选择以及rGO滤料性能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后续的复合滤料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缩短滤料成熟期的问题,提出对两个过滤柱的滤料进行接种与未接种的对比。本文对未接种的滤料与接种的滤料的处理效果相比较,同时验证未接种滤料的成熟期。试验中的滤料是粒径为0.6~1.2mm的石英砂,试验结果证明,在低负荷运行条件下,未接种与接种的石英砂滤料相比,接种的石英砂在初期比未接种的石英砂除铁除锰的效果稍好,待未接种的石英砂成熟后,处理效果相近。因此,适当接种可以缩短滤料的成熟周期,对降低成本和提高铁除锰效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玻纤覆膜滤料是一种新兴工程滤料,以其特有的表面过滤性能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从玻纤覆膜滤料的制备技术出发,重点阐述了ePTFE薄膜的制备技术,总结了国内覆膜滤料的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9.
利用凹土分别与硅藻土及粉煤灰制备了两种复合生物滤料,对制备的两种复合滤料进行了孔径分布分析,复合滤料同时进行了挂膜实验,并对挂膜前后SEM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滤料对COD和氨氮去除率及DO值进行了测试,所制备的两种复合生物滤料性能良好,硅藻土与凹土制备的复合生物滤料挂膜及水处理性能优于粉煤灰与凹土制备的复合生物滤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滤料床工艺,对受污染的新沂河水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粒径的滤料床对NH3-N和CODMn的去除能力大小不同,依次为细滤料床>中滤料床>粗滤料床,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8%,70%和47%,对CODMn的去除能力较低,分别为22%,15%和12%,但均可以去除其中的可生化有机物。在25~35℃时,3种滤料床对NH3-H的去除效果最好,同时细滤料床抗温度的变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两种润湿性相反的特殊润湿性滤料的耦合作用,将超疏水超亲油石英砂滤料和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石英砂滤料均匀混合,研究了混合滤料的润湿性以及过滤除油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滤料混合组成的固体表面润湿性不满足每种滤料润湿性的加权平均关系,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决定系数高达0.9992;交替润湿性对过滤除油效率具有耦合增强作用.混合滤料的疏水亲油性越强,其除油效率、归一化附着效率和渗透系数都越大,反之亦然.滤料粒径越小,归一化附着效率的变化斜率越大,而滤速和床深对归一化附着效率的变化斜率影响不明显.滤料的疏水性具有增阻的效应,流速的增加有助于增大滤层的渗透系数.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特殊润湿性混合滤料过滤处理含油废水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滤料层高度对曝气生物滤池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针对仙女河污水处理厂2008年开始出现的生物滤池滤料板结现象,对滤料板结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滤料板结的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为强化地下水处理中催化氧化除氨氮/锰活性滤料表面膜负载强度,系统研究了风干温度对锰氧化物滤料氧化膜的活性、负载强度及负载量的影响,将不同温度风干的生产性滤料填充滤柱,检测沿滤柱深度的氨氮、锰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分析风干温度对生产滤料活性恢复期、除氨氮锰能力和膜负载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滤料经风干处理可以明显缩短滤柱除氨氮/锰的恢复期,其中除氨氮活性最先恢复的是自然风干和60℃风干滤柱;经过风干处理的滤料氨氮/锰的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出水氨氮浓度更稳定,不同风干温度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滤料风干能显著增强膜负载强度;滤料在运行过程中,表面膜负载量呈现先减少后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未风干处理滤料的运行初期膜量下降明显.利用XRD测定滤料样品表面锰氧化物的晶体结构,比较不同温度风干的初始滤料发现它们具有相同复杂的晶型.  相似文献   

14.
程丽杰  黄廷林  程亚  李埜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2):4524-4529
通过动力学和动态柱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挂膜方式成熟滤料去除地下水中As(Ⅲ)效能.并采用SEM-EDS?XRD及FTIR等表征手段对滤料形态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滤料的形貌具有较大差异.采用化学挂膜的滤料去除As(Ⅲ)性能更优.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两种滤料除As(Ⅲ)动力学过程,自然挂膜滤料和化学挂膜滤料拟合速率常数分别为8.568×10-6和14.248×10-6mg/(g·min).Yan模型对动态柱实验穿透曲线的拟合系数R2>0.999.通过脱附再生实验,发现0.5mol/L的NaHCO3作为脱附剂可使滤料有效再生.对比过滤前后滤料的XRD分析结果,滤料结构变化不大,除砷能力稳定.滤料表面铁锰氧化物含量直接影响滤料除As(Ⅲ)性能.两种滤料在除砷过程中均消耗了羟基.本研究为不同方法去除地下水中As(Ⅲ)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用钢铁行业袋式除尘用滤料,采用泡点法进行孔径及孔径分布测试,并进行了除尘滤料冷静态过滤性能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到:针刺滤料平均孔径为22.22~26.83μm,孔径分散程度较高;覆膜针刺过滤材料平均孔径仅为1.0μm左右,孔径分布较为集中;针刺滤料的孔径会影响到其透气性,透气性随着最大孔径的增加而增加;针刺滤料孔径及孔径分布对过滤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孔径越大,孔径分布分散程度越高,过滤效率越低,过滤阻力越小;过滤风速为1.0 m/min时覆膜滤料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达到80%左右,约为普通针刺毡滤料的2~4倍,阻力约为普通针刺毡滤料的14~32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滤料式过滤机。它采用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过的且资源丰富的新型滤料,兼有除油、滤掉杂质双重功能。现场实测对油分的去除率达98%。本过滤机对滤料的再生(反洗)采用的是与传统的逆向清水冲洗不同的方法--流态化再生(反洗)技术。这种反洗不耗清水,而是靠滤料在流态化时彼此之间的碰撞而达到清洗自身的目的,滤料得以重新使用。本机加有滤料阻隔装置,滤料在再生中没有任何流失。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过滤工艺运行条件对处理水中的抗生素抗性细菌去除效果的影响,该文设置不同滤料厚度、过滤停留时间和滤料粒径等工艺参数,分析处理后出水和滤料上残留的四环素抗性菌(TET)、诺氟沙星抗性菌(NOR)、磺胺甲恶唑抗性菌(SUL)及克林霉素抗性菌(CLI)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石英砂滤料厚度由1 cm增加到5 cm,过滤停留时间由0 min增加到80 min及粒径由6 mm减小到0.3 mm时,出水中4类抗性细菌数目分别下降了56%~65%、34%~54%及44%~64%。相对于滤料粒径,滤层厚度和停留时间对出水和滤料上残留的抗性细菌丰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调节石英砂厚度及粒径更利于TET的去除及CLI的滤料存留;调节石英砂厚度及停留时间更利于SUL和CLI的去除及TET的滤料存留;调节石英砂厚度对NOR的去除及滤料存留效果均为最佳;调节石英砂粒径更利于SUL的滤料存留。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实验室规模的雨水过滤装置进行了小试。结果表明,按最大降雨强度作为进水水量,选择以矿石滤料—改性型纤维球—石英砂作为雨水过滤的滤料,该滤料配置方案可达到雨水的最佳过滤效果;滤料厚度在20cm左右过滤效果最佳。在以上条件的配置下,该简易雨水过滤系统的最大连续工作时间为10h左右,超过10h必须对各层滤料进行清洗后方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对含铬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原状粉煤灰与粉煤灰滤料对Cr(Ⅵ)的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实验结果对比。实验确定粉煤灰滤料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在pH为3的条件下适于进行吸附实验;同时,粉煤灰滤料的吸附性能优于原状粉煤灰,六价铬溶液的初始浓度、滤料的投加量以及温度的改变对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且粉煤灰滤料吸附时所受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滤料使用中阻力增长快且膜易破损问题,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涤纶(PET)纳米纤维膜,通过直接覆膜法、热处理覆膜法及一步共纺覆膜法将PET纳米纤维膜作为表面膜与聚苯硫醚(PPS)针刺毡滤料进行复合,并对比研究3种覆膜方法制备的PET纳米纤维膜滤料、PPS滤料以及PTFE覆膜滤料的动态过滤性能,结果表明,与PTFE覆膜滤料相比,3种覆膜方法制备的PET纳米纤维膜滤料均表现出优异的过滤性能.稳定过滤阶段,一步共纺覆膜法制备的PET/TPU纳米纤维膜滤料完成单个周期所需时间是PTFE覆膜滤料的2倍,粉尘剥离率为99.79%,其阻力增长速率低、完成单个周期所需时间平稳,降低能耗并减少了气流对膜造成的磨损,在工业除尘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