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前言煤矿地表沉陷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其评价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在煤矿地表沉陷对建筑物的影响评价方面作一初步探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发生地表沉陷,常使地面一些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目前,在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往往受矿井开采条件等的限制,难以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作出准确的预测,但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是要预测未来环境发展趋向,为加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满足评价  相似文献   

2.
西部煤矿区规划环评地表沉陷专题问题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沉陷专题是煤矿区规划环评的核心之一,而专题评价中由于受煤矿区勘探程度、规划方案阶段其设计深度不足、实测参数缺失、预测参数选取困难等因素限制,地表沉陷评价结论往往有失偏颇。本文收集了目前已经通过审查的西部典型煤矿区规划环评地表沉陷专题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西部典型煤矿区(榆横矿区南区)为例进行了剖析,探讨了矿区规划阶段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矿区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梅  曾勇 《环境科技》2005,18(3):29-32
分析了开采沉陷地质灾害的成因,着重研究了开采沉陷地质灾害的危害状况,最后提出了应积极进行开采沉陷监测预报、综合采用减轻地表沉降技术、全面治理塌陷区域环境灾害等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吕伟才  杨世清 《环境科技》2006,19(Z1):57-59
以某矿的一、二采区为例,介绍了评价开采沉陷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基本方法和过程.重点以土地作为评价因素,据地表沉陷预测结果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塌陷区内的土地损害形式进行了总结,对塌陷引起的土地损害这一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塌陷区的影响程度和区域.  相似文献   

5.
煤炭开采形成的地表沉陷是煤矿区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以新疆奇台县某煤矿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矿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积分法对其地表沉陷进行预测,划定沉陷范围,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为矿井后续开发建设提供环境保护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炭资源大多分布在中国的生态脆弱区或粮食生产区,煤矿开采沉陷导致大量的土地遭受破坏,根据煤矿区地表沉陷的特点,利用采煤沉陷地复垦方法,对沉陷区进行综合整治及生态恢复,使受轻度影响的耕地经过简单整治全部可以恢复原有生产力;受中度影响的耕地经过复垦整治可恢复生产能力;受重度影响的耕地采用铲运机械分层剥离分层回填工艺,可恢复耕地功能.  相似文献   

7.
地表形变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灾害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危害,尤其在采煤区。针对传统地表沉陷监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获取地表沉降面状信息、难以进行地表沉陷灾害评估的不足,基于高分辨率SAR卫星影像,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山西省晋城市晋城矿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地表沉陷进行监测,分析获取了该地区地表连续形变情况,并利用该技术获取的海量PS点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对晋城矿区周边居民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识别和预测。结果表明:晋城矿区10个煤矿及其周边区域存在较大的地表形变;晋城矿区平均LOS向年平均地表形变速率范围为-37~30.3 mm/a; PS-InSAR技术在晋城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可行性,且可以实现矿区地质灾害风险综合识别和预警。  相似文献   

8.
该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结合遥感(RS)监测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成果,指出:相比传统监测技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和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能够对矿区地表沉陷进行高覆盖、高分辨率、高精度、实时动态的监测,但在实际应用中,D-InSAR技术会受系统本身因素、大气条件、地面植被、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随后发展起来的PS-InSAR、CR-InSAR及SBAS技术克服了D-InSAR技术的不足,却仍存在缺陷。随着RS技术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将传统监测手段与遥测技术进行优势互补,同时把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和表达优势的GIS技术与RS技术相互融合,可对矿区地表沉陷做出全新、快速、有效的监测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对地源煤矿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了预测,最大下沉值为3000mm,全井田开采后地表沉陷面积为0.173 km2。在此基础上,对地表沉陷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屯矿区徐庄煤矿地表沉陷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徐庄煤矿塌陷区面积、塌陷率、地表沉陷深度及积水面积等做了概述,分析了徐庄煤矿地表沉陷的三大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体质量的综合评价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引用模糊评价法。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对锦州市小凌河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凌河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饮马河2014年汛期七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饮马河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方法、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饮马河流域上游水质明显优于下游水质,其中,靠山屯断面处水质已达Ⅳ类水质标准,应着重进行治理.三种评价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保持与单因子、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正相关的基础上,既避免了单因子水质评价方法对于水质过于片面评价的弊端,又克服了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难以评价水质因子之间重要程度的缺点,得出的水质评价结果,体现了水体水质的变化情况,更切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评价的结构涂层腐蚀综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模糊评价理论应用于涂层腐蚀的综合评定,分析了影响涂层腐蚀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评价的涂层腐蚀分析模型,对涂层腐蚀进行了二级综合评价。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与工程实际符合程度较好,能更好地考虑全部指标信息,具有更加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LNG接收站的安全评价方法,根据LNG接收站工艺、环境等特点,建立LNG接收站安全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间的关系构造指标的判断矩阵,求出对应指标系统的权重,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对国内某接收站的安全评价,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对真空自耗电弧炉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选用MLS法对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危险性评价,提出了事故防范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6.
粗糙集综合评价法在绿色制造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高产品零件制造工艺绿色度评价的客观性,根据军品零件绿色制造的特点和绿色制造评价的要求,应用粗糙集原理,提出了粗糙集综合绿色度评价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及运用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模糊评价法对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在模糊算子的选择上采用加权平均模型,评价研究表明:加权平均模型充分考虑了每个因子的影响,评价结果更客观。  相似文献   

18.
从评价类型、评价程序、评价方法以及政府监管等多方面对职业病危害评价与安全评价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评价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将简化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与时间成本,减少职业卫生评价服务机构与安全评价服务机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前炼化一体化项目尚无相应的清洁生产标准。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某1 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乙烯一体化项目进行了清洁生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属于国内先进水平,但仍可以在降低原料含硫量,降低能耗等方面入手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模糊数学评价法全面地评价影响项目清洁水平的所有因素,能将比较复杂、不够确定的多因素问题转化为有数字依据的简单易行的评价模式,为炼化一体化项目清洁生产的定量考核和指标化管理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当前国内外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熵值法相结合,选取了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最大相对高差、主沟纵坡降、泥石流最大冲出量、松散物储量、植被覆盖率、24h最大降雨量8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岷县的8条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度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