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本文用模拟废水进行了磷酸铵镁(MAP)沉淀法脱氮试验,着重分析了pH值对沉淀种类及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AP沉淀法废水脱氮的适宜pH值在9.0~10.5之间,在此范围内氨氮去除率和沉淀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生成MAP比较纯净。用污泥回流液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MAP沉淀法在处理实际废水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药废水由于制药原料化学纯度较高,废水中常含高浓度氮、磷污染物,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可同时回收两种元素不仅可以有效同时去除两种污染物,而且可以得到附加值较高的磷酸铵镁盐,因此本研究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小试实验处理制药废水,讨论了磷酸铵镁沉淀法pH、晶种、初始浓度对P0^3- 4和NI-14同时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镁盐,在pH=9.5的条件下,可去除90%PO^3- 4,同时可去除15%NH4,在Po^-3 4和NH4浓度较低时,投加晶种可使Po;一去除率提高20%,该法渴望为制药废水处理提供创造经济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pH对MAP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模拟废水进行了磷酸铵镁(MAP)沉淀法脱氮试验,着重分析了pH值对沉淀种类及晶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AP沉淀法废水脱氮的适宜pH值在9.0~10.5之间,在此范围内氨氮去除率和沉淀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生成MAP比较纯净。用污泥回流液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MAP沉淀法在处理实际废水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基本原理,分析了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了不同的镁盐及不同的反应时间对氨氮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率高,产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低。同时,氧化镁比氯化镁具有更好的氨氮去除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基本原理,分析了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了不同的镁盐及不同的反应时间对氨氮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MAP法对氨氮的去除效率高,产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低。同时,氧化镁比氯化镁具有更好的氨氮去除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渗滤液来源于生活垃圾的含水和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浸入。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与工业废物一起填埋的垃圾渗滤液中还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垃圾浸滤液一旦控制不当,将会污染地下水,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研究垃圾浸滤液的方法已经成为水处理研究的热点,但研究生活垃圾浸出液中氨氮的去除比较少。本文首先介绍研究磷酸铵镁沉淀去除氨氮的原理,接下来讨论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的各种因素,分析了各种最佳条件的形成。在去除氨氮同时,对重金属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氨氮同时形成的是一种重要复合肥料。MAP法可降低垃圾渗滤液中COD浓度,改善其可生化性,并具有对NH3-N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受温度影响很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简评了目前一些常用的和新研发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认为既能高效脱氮又能充分回收氨的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和可节能减耗的生物脱氮新工艺,将是未来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优先选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MAP法即磷酸铵镁沉淀法,是一种比较新颖有效的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化学沉淀的方式使废水中的氨氮浓度降到很低,其基木原理是向含NH^4^+废水中投加Mg^2+和PO4^3-使之和NH4^+生成难溶复盐MgNH。PO4·6H2O(简称MAP)结晶,然后通过重力沉淀,使MAP从废水中分离,而且沉淀反应不受温度、水中毒素的限制。文章介绍了MAP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反应机理,分析了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综合分析最终得出:pH在9左右、温度25℃-30℃、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在1:1:1左右氨氮去除率效果较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化学沉淀法去除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钙与高浓度氨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型稀土湿法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氨氮废水,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Ca2+,而Ca2+是影响磷酸铵镁沉淀法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向废水中投入Na2CO3固体生成CaCO3沉淀物,去除废水中的Ca2+,再利用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实验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中的中心复合设计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及最优反应条件下沉淀产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对最优反应条件下两种沉淀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n(Ca2+)∶n(CO23-)=1∶1.05,搅拌速率为1 500 r.min-1,反应时间为30 min时,Ca2+去除率接近100%;对除钙后废水进行磷酸铵镁法脱氮处理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H=9.03,n(Mg)∶n(N)=1.20,n(P)∶n(N)=1.1,反应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1,氨氮去除率达到95.40%,剩余总磷浓度为5.65 mg.L-1;沉淀物分别为纯净的CaCO3及MgNH4PO4.6H2O.  相似文献   

10.
化学药剂费用过高以及磷酸盐元素的消耗和化学污泥的利用问题是阻碍磷酸铵镁结晶技术应用推广的难题之一,磷酸铵镁热解产物循环技术可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叙述了磷酸铵镁热解产物沉氨机理,磷酸铵镁热解影响因素以及热解产物沉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并阐述了磷酸铵镁热解产物循环过程中带来的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验制备了林木废弃物铁磁性氧化镁生物炭(铁镁炭),并探索其对玉米加工废水中氮、磷的同步去除性能。铁镁炭去除氮、磷反应在120 h内可达到平衡;氮、磷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50.4,338.9 mg/g。生物炭表征结果表明:在铁镁炭表面生成了镁氧化物及铁氧化物,氨氮回收主要是化学吸附作用,而磷回收则决定于化学吸附与化学沉淀的共同作用。富集氮磷后的铁镁炭可作为氮磷缓释肥加以利用,且不存在显著的铁释放。  相似文献   

12.
辛慧敏  林建伟  詹艳慧 《环境科学》2021,42(4):1847-1860
本文考察了基于反硝化细菌、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的组合技术(CN+DB+ZZ)对底泥中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技术的硝态氮释放风险.结果发现,单一的硝酸钙处理(CN)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但是会造成上覆水体的氨氮和硝态氮污染.硝酸钙和反硝化细菌联合处理(CN+DB)尽管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并降低上覆水体的硝态氮二次污染风险,可是却无法有效地控制底泥中氨氮的释放.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联合处理(CN+ZZ)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底泥中磷和氨氮向上覆水体的释放,但却会造成上覆水体硝态氮的二次污染.CN+DB+ZZ组合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的释放,而且可有效降低底泥中氨氮的释放速率,并且与CN和CN+ZZ技术相比还可降低上覆水的硝态氮二次污染风险.CN+DB+ZZ组合技术对底泥中磷与铁同步释放的抑制、对底泥中氧化还原敏感态磷的削减、以及对底泥吸附磷酸盐和氨氮能力的增强,对于其控制底泥中磷和氨氮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以上结果说明,CN+DB+ZZ组合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用于控制水体底泥中磷和氨氮释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磷酸铵镁同时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了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MAP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值,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兼顾处理液的含盐量尽量低,以及满足处理液中的磷含量<10mg/L,氨氮含量在20mg/L左右的条件下,优化出了处理氨氮浓度为0.1mol/L(1400mg/L)及磷酸盐为相应浓度的废水的最佳pH为9.5,最佳摩尔配比为n(Mg):n(P):n(N)=1.2:1.03:1.0。  相似文献   

14.
化学沉淀法除去废水中的氨氮及其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氨氮废水,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如溶液pH值、沉淀剂种类和配比、废水中的初始氨浓度等对氨的处理效率的影响,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除去废水中的氨高达99%,处理后残液中氨浓度小于1mg/L(1ppm),探讨了化学沉淀反应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含铬废水的排放,对环境会造成巨大的危害,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具有反应速度快、工艺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对几种常见的化学除铬法进行特点比较和经济分析,并对一些处理中的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胡德秀  张艳  张聪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4):1611-1618
探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添加对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磷释放及后续鸟粪石(MAP)法磷回收的影响.根据EDTA添加量对污泥上清液中总磷(TP)、蛋白质、多糖、DNA和SCOD的影响确定了最优释磷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构建MAP磷回收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EDTA添加量为5mmol/L,厌氧5d时预处理效果最佳.污泥SCOD破解度(DD)和TP、DNA、蛋白质及多糖均有显著相关,其中TP相关性最强,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66.MAP磷回收的最佳工艺参数是:pH=9.5,n(Mg):n(P)=1.6,搅拌时间22min,此时磷回收率可达95.68%,形成晶体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MgNH4PO4·6H2O),纯度为79.19%.  相似文献   

17.
针对磷酸铵镁热解过程中,生成焦磷酸镁的问题,开展了热解产物中焦磷酸镁的酸解研究,考察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焦磷酸镁酸解行为的影响,得到焦磷酸根向正磷酸根的转化规律。研究表明通过酸解能有效地使不具备氨氮沉淀能力的焦磷酸镁转化为对氨氮具有高效沉淀作用的磷酸镁,从而实现磷酸铵镁的循环利用。研究还考察酸解产物的氨氮沉淀性能,包括pH值、投加量等对氨氮沉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热解与酸解条件下,磷酸铵镁循环使用5次仍具有90%以上的氨氮脱出性能。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强化脱氮的A/O工艺对具有我国南部城市河道水典型特征的深圳布吉河道水进行处理,通过添加外碳源(甲醇)提高TN去除效果,并向二沉池出水添加PAC(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沉淀以降低TP和SS。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A/O工艺处理河道水,二沉池的出水COD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TN达到二级标准,TP和SS不达标。通过向缺氧段添加甲醇调节C/N可有效降低出水TN,比较C/N分别为2、4、6时的水处理效果,当C/N=4时的二沉池出水TN即可达到一级标准,且C/N=4时的性价比最佳。二沉池出水如再经PAC化学沉淀后,TP、SS均可达到一级标准,TN和COD也较化学沉淀前有所下降。通过添加外碳源强化脱氮的A/O工艺结合化学沉淀法是一种高效、易于维护和管理的河道水异地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何瑾 《环境科技》2004,17(2):28-29
采用化学沉淀/酸化破乳 物化处理组合工艺处理重金属有机废液和乳化油废液。为获得较好的效果,在处理过程中,将两种废水分别在不同的构筑物中进行预处理,而后由于处理工艺流程类似共用一套工艺。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