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和"耳目",是环境执法的"尖兵",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我国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必须加快环境监测法律体系的建立,提高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加强并规范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建设和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使环境监测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技术监督作用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所提供的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完整性的环境信息,有利于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环境监测仍存在监测管理体制不完善、监测设备落后、技术人才缺乏等系列问题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尤其是监测数据质量。新环保法、两高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出台为环保工作提供了有利武器,也对环境监测提出更高要求。作者分析了近年来与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梳理了环境监测面临的问题,对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建议,从而促进环境监测工作,以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4.
《环境》2017,(7)
<正>遥感监测是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环境监测的一把"利剑"。近年来,环境遥感监测能力建设阔步迈进,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环境监测由点上向面上发展、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由平面向立体发展。从2005年开始,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省监测中心")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只有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收集准确的环境质量信息,才能为后续的环境管理及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因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起步较晚,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而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才能促进环保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期对维护生态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我省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级财政的大力支持,通过环保专项资金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大大提升了我省环境监测的装备力量,为保持我省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主要考察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县级环境监测仪器装备能力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县级环境监测站的基础能力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开展环保工作,使其更具针对性,充分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及破坏情况,分析了环境监测内容、特点及其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性,为采取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提供事实依据,及时反馈环保工作落实情况.提出了环境监测实施对策:提高基础工作质量,创新监测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更好地控制污染源,增强环境治理效...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环保工作效果,促进环保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指出了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环保工作方向,为环保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分析了环境监测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中的具体实践,提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及时解决环境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强化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9.
柴启家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2,35(1):117-118,121
为保证环保工作的有效性,推动环保工作不断向好发展,分析了环境监测及其分类,指出环境监测对环保工作的影响.其可为环境评价的不断完善提供数据依据,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推动环保工作高效顺利开展.提出了进一步发挥环境监测对环保工作积极影响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环境监测专业队伍建设力度,确保环保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为人们...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测制度构建的重点与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昱 《环境保护》2011,(8):41-43
环境监测制度的总体问题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实践中存在着法律依据不充分、制度体系不健全、监测规范不统一、能力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环境监测制度已被列为<环境保护法>修订中需要完善的8项环保基本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公平、合理地分担外部性环境成本是实现道路交通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条件之一,而环境成本货币化评估是实现道路交通政策体现环境公平性的重要内容。介绍了在国内外对道路外部成本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环境成本主要分解为生态影响、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三类,并以借助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对给出的道路交通生态影响、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货币化方法估算模型分别进行了探讨。随后,以安徽省某高速公路为例,计算出道路建设及运营的环境成本占工程总投资的7.31%,结果表明环境成本货币化有利于明确道路建设的环境影响,并纳入成本核算中。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交通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道路交通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做以论述,并就公路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展望,以期早日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现代绿色环保交通。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ll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s)以下简称CEMS)是为环境执法机构提供数据,对企业的排污状况进行跟踪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环保技术部门参比方法(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是作为检验GEMS准确度的重要方法。2008年江苏省装机容量300MW以上火电厂GEMS比对监测的过程中,部分电厂CEMS与参比监测方法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用参比的手工监测方法进行校验、指导CEMS,以此提高CEMS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让CEMS更好的服务于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在处置石化企业及园区突发环境事件的现状,明确了消防部门在现场处置中的先锋、基础和保证的重要作用。经过分析石化行业所存在的火灾、爆炸和环境的风险,提出了在抢险救灾中的选择环保泡沫、采取控而不灭措施、妥善处理泄漏物和消防污水等要求。指出当前环保和消防部门应建立预案、信息、技术、出警等方面应急联动的机制,并在现场处置中强化防护与协同、调查与询情、监测与侦检、警戒与警示、救生与救护、控险与输转、关阀与堵漏、洗消与清理等具体联动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价值取向的观点,论述了环境监测管理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提出了环境监测管理职能的核心是规划与控制,并依赖组织与协调职能的发挥,为环境保护的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公路交通噪声的产生与变化同公路周围建设项目或是在原有公路上增加运营量有关,因此提出了应将建设项目因增加的运营量所引起的交通噪声的变化,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素之一。通过对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模式进行简化,获得用车流量表示的公路交通噪声增量的计算公式,通过现状监测值与投产后因运营量的增加而引起的噪声增量直接相加,可预测交通噪声的改变值。由此可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投产后,因运营量的增加而引起的交通声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生活效率,为适应这一发展,提高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就必须加快步伐,提高环境监测的相应速度,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加强环境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应用,这是时代发展和环境管理日趋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环境监测规范化的具体要求。在认识这种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认知目前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还必须理顺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建立健全一系列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保障措施,确保环境监测产品的利用最大化,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及时、科学的信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但当前农村乡镇基层环境保护机构缺位,管理薄弱,亟待加强。为落实农村环境质量属地监管责任,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环境问题,提高基层环境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农村公众环境监督网络体系建设,应强化乡镇一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设立乡镇基层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区(市)县环保部门、乡镇政府及乡镇环保机构、村组环保员三级环保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基层环境保护管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的环境权益.实现城乡环境协调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丁宏翔 《云南环境科学》2013,(2):137-138,141
通过总结西部某地级市“十一五”环境统计组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地级市环境监测站历史性转型期视野出发,提出地级市的环境统计组织建设应该依托于环境监测站的建设与发展,全力推进环境统计工作和环境监测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湖北省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分别开展全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选取土壤侵蚀、酸雨、水环境、旱涝等敏感性要素,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选取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生态系统产品提供等重要性要素。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依托,明确各项评价的空间分布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等级划分依据与命名原则,提出了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湖北省分为5个一级区(生态区),11个二级区(生态亚区),25个三级区(生态功能区),为不同地区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