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到2010年底总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在4万亿的投资中,预计有2万多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增长阶段的转化导致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由此推动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金融结构"三只靴子"的转化,中国经济触底并保持中速增长的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减少收入差距。本文提出了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六大新动力,并建议要确立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双高"目标,才能充分释放新增长动能,推动中国经济有活力、有韧性、可持续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话人物:季昆森,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九届、十届副主任,第二届中华环境奖获得者,研究员。现任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季昆森:在正确看待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同记者: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世界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淖,美国、欧盟经济增长乏力,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时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债务危机。新兴经济体由于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发展迟滞。在这种形势下,您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4.
重要启事     
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有关专家指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会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由于社会生产的无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无节制索取,使得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赐予,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纷纷加入低碳环境计划的行业中。各国加强了对人民低碳环保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公民的环保意识,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将就低碳经济环境下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及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将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在世界环保产业市场的角逐中发达国家占有绝对的优势。我国环保产业跻身国际市场,首先要解决技术起点低,实力差的问题,并要扩大生产规模,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加大环保产业投入,选择好环境技术、设备的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7.
粗放型增长模式严峻挑战中国科学发展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0%;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83立方米)的12%;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目前我国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片面追求GDP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中国的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2,(24):2
隆冬岁末,备受瞩目的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会议明确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思路,为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端,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因此,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会议强调了实现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发出了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信号,表明新领导层将愿意通过经济增速的放缓来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9.
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全球金融和经济形势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为稳定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各国相继或联合推出了激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制定了上万亿的大规模救市方案。与此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挑战又促使各国相继提出以发展低碳产业和技术为重点的绿色复兴计划。如何权衡经济发展的短期阵痛与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之间关系,成为对各国战略智慧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0.
娄勤俭副部长指出,去年以来,国际经济危机日益加剧,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工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工业增长明显放缓。在严峻形势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差、产业集中度低、能耗物耗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新特点、新方向为出发点,分析了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等对资源环境的新影响以及环境管理的新需求,并从释放政策潜力、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创新能力3方面,提出了我国环境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30年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跨越式的增长,但随着世界和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目前外贸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正处于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阶段。检验检疫部门作为中央驻地方的对外贸易领域的技术执法管理部门,如何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转型,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是检验检疫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际就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发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给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入手,分析了其危害和处理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底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也向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严峻的污染减排形势提出了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明确要求:要把应对这场危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要当成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机遇,保持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GDP与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是不严谨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江苏省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极不合理。因此,降低耕地减少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践行科学发展观 全力推进污染减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减排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进入了小康社会.2007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外贸总额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从经济结构发展来看,尽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但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所占比例较高,钢铁、水泥、煤炭等基础原材料生产均居世界前列.从资源消耗来看,200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5.5%,然而却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和15%的能源,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粗放型经济增长不仅使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资源环境也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06,(6):3-3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盘点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有那么多数字令我们欢欣。我国外汇储备超过一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总量稳居全球第三;经济总量已上升为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商务部预测,今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7万亿  相似文献   

18.
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和“加速器”,从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乃至对世界经济的推动,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许多传统行业增长放缓,而节能环保产业等发展速度却不减反增。国家"绿色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正催生一个约10万亿的巨大节能环保市场。  相似文献   

20.
限期治理立法具有深远的经济社会背景 <办法>的山台是以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加强环保工作为背景的.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牛活义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和新任务,"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已成为党和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