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首都伦敦历史上曾以“雾都”闻名。还在1952年12月5日,伦敦烟雾延续4天不散,全市交通停顿,4000多人因烟雾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丧生。英国环境专家指出,伦敦毒雾事件与英国森林,特别是泰晤士河两岸的森林被毁有关。从5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议会先  相似文献   

2.
吴兑 《环境》2012,(2):10-12
1980年以后中国东部灰霾天气大幅增加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将伦敦称为"雾都",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上的误区,按今天的认识水平来看,当年的伦敦就是"霾都",即灰霾之都.  相似文献   

3.
顾小成 《环境》2013,(3):54-57
从去年11月至今,全国各大城市频频遭遇雾霾天气袭击。24日元宵夜,首都北京35个空气监测站中有26个显示空气质量级别达到5级"重度污染"或6级"严重污染"。其实,早在上世纪中叶,英国首都伦敦就曾一度遭受雾霾侵扰,情况相比北京甚至更为严重,"雾都"由此得名。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夺走了英国首都伦敦超过12000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Seuly 《环境》2005,(3):94-97
在大多人印象中,伦敦多雨多雾,冠以雾都之名实在不为过。但那是过去的事情.对于现在居住在伦敦的人来说,已是灰飞烟灭的往事了。想要看到传说中的浓雾,或许只有钻到19世纪英国的文学世界里才可以寻觅到其踪影。  相似文献   

5.
张庸 《环境导报》2003,(21):26-26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 1952年12月3日,是英国伦敦一个可爱的冬日。风从北方吹来令人舒适,天空中点缀着绒毛状积云,这是英格兰有名的在天气晴朗的片刻才有的云彩。伦敦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反气旋,也就是高气压地区的东南边缘。风围绕这一高压中心以顺时针方向吹着。 12月4日,这个反气旋沿着通常的路径移向东南方,其中心在伦敦以西几百公里,此时风向已稍转,从西北偏北的方向吹来,风速比原来慢了。几层阴云几乎遮蔽了天空,它们把太阳和天空统统遮住。空气中开始充满烟味。成千上万个烟筒排出的煤烟和灰粒悄悄飘进大气中。大的颗粒落在屋顶、街道上,落在帽子和衣服上,较小的烟尘随着空气而飘动。烟雾甚至自己有办法进入门窗都关闭着的房子;当室内外气温变化时,房屋“吸入”污染的外面空气,“呼出”了室内较清洁的空气。  相似文献   

6.
科技快讯     
<正>国外在防治雾霾上的经验借鉴(一)一、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像一记重锤,使得英国痛下决心开始整顿空气污染,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80年代后,伦敦的汽车数量激增,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英国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控制车辆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从1993年1月开始,英国强制所有在国境内出售的新车都  相似文献   

7.
Xsl 9402191英国的大气污染控制/张守任(四川省重庆市环保局)刀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保局厂1993,15(6)一36一39环情X一70 由重庆市科委和市环保局组团,于1993年5月赴英国考察大气污染控制情况。英国伦敦从雾都到清洁城,是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沦敦除了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CO超标外,其他多项空气污染物质都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值。他们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①调整能源结构;②烟气脱硫,脱氮;③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主要经验:①十分重视环境立法工作;②建立和完善了环境监测体系;③强化和实行分级管理体制;④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对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伦敦工厂里一排排烟囱排放出浓黑的煤烟,曾经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座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当时整天天空灰蒙蒙,被戏称为"雾都"。煤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伦敦市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如何看待煤烟、又该如何治理空气污染,英国社会的各利益阶层为此展开过漫长的博弈。工业革命是煤炭"烧"出来的当今世界,有30亿人生活在城市中,相当于世界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事组织(IMO)环境保护委员会第45届会议( MEPC45)于2000年10月2日至6日在英国 伦敦IMO总部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世界环境》2013,(1):72-73
1952年12月5日的星期五,一场浓厚的黄色雾霾让英国首都伦敦陷入了4天的停摆.英国有13000人、伦敦4000人因这起空气污染事件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今天伦敦的空气看起来似乎干净了许多,但污染仍然严重.当时引发臭名昭著的"pea souper"黄色大雾的煤炭污染如今已被无形的交通废气污染取代.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世界“雾都”在伦敦,今天已经东移到了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冬季来到安卡拉,早晨推窗往外观望,全城蒙在灰褐色的云雾当中,一股异味扑鼻而来,行人都用头巾、围巾紧紧捂着口鼻,汽车因为看不清前方好像蜗牛慢慢蠕动。傍晚时分雾色更浓,5米以外认不出人形。冬雾最严重时,市民难以忍受废气的刺激,大多躲在室内不去上班。1982年1月11日寒潮袭来,空气中污染物高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30倍,中午  相似文献   

12.
浓雾随想     
入冬以来,北京已经多次被浓雾笼罩。 想起小时候看到的一则英文故事,“雾都”伦敦被浓雾笼罩,几乎伸手不见五指。“我”刚从外乡来到伦敦,下班后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候,一个人主动伸出援手,一路将“我”护送回家。因为雾太浓,“我”根本看不清这位好心人的面孔,真诚道谢后,“我”提出了一路上憋在心里的疑问——浓雾笼罩,能见度那么差,你怎么能找到我说的路呢。领路人平静地答:我是个盲人,在伦敦生活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和英国驻沪总领事馆联合举办的“上海-伦敦:奔向未来”文化交流系列活动日前在沪举行,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河流污染控制环境科学研讨会”于1997年12月3日在上海商城波特曼饭店召开。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跨世纪的重大工程现已被列为上海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在苏州河的整治中,如何借鉴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经验和技术,中英环保专家对此作了热列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那还是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五日,从清晨开始,英国首都伦敦就笼罩在一片溟濛的浓雾中:手执指挥棒的交通警察戴着防毒口罩,漂亮的小轿车光天化日之下被迫开着车灯,一边响着喇叭一边往前缓慢行驶。这时,按季节  相似文献   

15.
梅雪芹 《环境保护》2007,(7B):68-70
1983年8月31日,伦敦垂钓者拉塞尔·多伊格意外地获得了泰晤上河水务管理局颁发的一只银杯和一张190英镑的支票,奖励他从泰晤士河中钓到了一条鲑鱼。英国媒体纷纷报道此事,说这标志着泰晤士河在因污染死寂了150年之后复生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大卫&#183;拜拉米1933年1月出生于英国伦敦,他是著名的植物学家、畅销书作者、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环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拜拉米先后在萨顿郡文法学校高中部、切尔西科学技术学院(现在是伦敦国王学院)和贝德福德大学学习。在英国达勒姆大学学习期间,拜拉米接受了专门的植物学培训。以至于直到1982年,他一直在达勒姆大学担任植物学的高级讲师。  相似文献   

17.
正Forest For Change由400棵树木构筑而成2021年6月1日至27日,伦敦设计双年展(London Design Biennale)展场默塞特府(Somerset House)前院,参观者感受到伦敦市中心难见的绿意。这个由Burberry支持英国设计师Es Devlin创作的装置作品"变革之森"(Forest for Change)由400棵树木构成,传达了2015年签订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所关注的17项全球社会、环境议题。  相似文献   

18.
1983年国际水与卫生大会已基本筹备就绪,并定于7月12-15日在伦敦召开.大会分学术讨论会与有关设备、技术展览会两部分.这个会每三年举行一次,是由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及有关环境、水  相似文献   

19.
第7届防止海洋倾废污染协商会议于1983年2月14日至18日,在伦敦国际海事组织总部召开。 这次会议争论和分歧意见最大的,是审议Kiri bati和Nauru两国提出的建议:禁止向海洋倾倒任何放射性物质。该建议得到西班牙、北欧等国的支持,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反对,以致最后采取表决方式来结束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世界环境》2014,(1):7-7
<正>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英国史上比较严重的一次空气污染事件,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多达12000人丧生,被认为是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此事件的发生也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1952年12月5日至12月8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一连几日无风,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市中心一度连续48小时能见度不足50米。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