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2019,(11)
<正>"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对标世界一流湾区,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粤港澳大湾区。"——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提出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暨南大学一周年前夕,10月17日,由民进中央指导,暨南大学、民进广东省委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届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  相似文献   

2.
国际三大湾区环境保护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道路,系统对比国内外湾区环境保护基础情况,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成效显著,但形势依然严峻,借鉴国际湾区环境保护经验十分必要。通过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国际湾区环境保护实施路径的梳理分析,对大湾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四点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与启示:重视规划引导作用、构建环境治理协作机制、发展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以及加快环境信息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也是我国深入推进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重要区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坚持将生态环境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与持续竞争力,高点定位、绿色发展、协同合作、共保共享,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美丽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打造绿色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涉及许多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  相似文献   

5.
正4月16日至17日,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在深圳举行。会议针对新形势下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通过了《湾区城市生态文明·鹏城倡议》,发布了《我国重点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绿皮书》。据悉,这也是国内首次专门针对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交流、研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6,(5)
正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深圳市政府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在美丽的大亚湾举办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一方面很切题,因为大亚湾本身就是典型的湾区,多年来中广核一直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会议在中广核大学长湾领导力发展中心召开,作为协办单位我们感到非  相似文献   

7.
多元共治视角下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湾区城市建设面临着多种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环境利益保障等既有问题也为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可以结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要求,从多元共治的角度寻求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傅京燕  刘玉丽 《环境保护》2020,48(12):24-29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产业绿色转型需要大量社会资本支持,发行绿色债券能有效缓解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融资难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绿色金融。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发行量持续上涨,绿色金融标准也逐步发展,同时香港市场也为绿色债券发行商带来便利,湾区具备发行绿色债券的政策和市场基础。但湾区在交易所信息披露(无专设绿色债券板块)、绿色债券标准不统一、募集投向较为集中、绿色债券指数起步晚等方面还需改善。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绿色债券助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的思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机制,并提高信息披露力度,构建统一的绿色标准,鼓励更具针对性的产业投向,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从而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9.
分析东京湾社会经济、水环境状况和治理历程,其水环境变化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历程.近几十年东京湾环境管理内容纳入行政管理范围,环境对策、措施随着主要环境问题的变化也经历了诸多变化,促进东京湾水环境逐步改善和恢复.结合东京湾环境管理历程和深圳湾区水环境主要问题,分析深圳湾区水环境治理存在的差距及经验借鉴,可从制度建设、体制机制、投融资渠道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完善,为深圳湾区水环境治理和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这对每个湾区城市来说,既是考验也是鞭策,中山市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目标,中山市始终不懈努力,今年上半年,中山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0,比去年同期进步1位;1月至8月,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3.0%。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土壤污染问题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宁  张盛  杨海超  张建通 《环境科学》2019,40(12):5581-5592
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一流湾区的桎梏,对标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世界一流湾区可以为应对大湾区土壤环境压力提供方向指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关键词突现检测的文献计量定量分析方法,对世界三大湾区土壤污染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世界湾区土壤污染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土壤污染物来源、空间分布、修复处理研究,以及土壤污染的生物可利用度、对海洋生物的不利影响、海洋生物指标在土壤污染评估的作用;土壤污染物研究的热点集中在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上,海洋生物关联研究则对土壤污染的毒性、引发的生物性畸变和生物标志物讨论较多.通过对比国内外湾区土壤污染研究状况,发现我国湾区土壤污染研究相比世界三大湾区起步较晚,且现有国内文献成果的研究区域和主题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在湾区土壤污染的海洋生物关联研究方面热度较低.因此,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一体化研究、扩展考察领域至土壤污染的相关海洋生物研究,对完善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土壤污染研究、应对大湾区土壤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绿色金融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跨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必要且可行。本文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以明确绿色金融发挥的重要作用,从绿色金融促进资本、人力和技术资源的充分配置方面来探索绿色金融促进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机制,并就政策保障机制、产业运营模式、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绿色产业的行业标准、联防联治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绿色金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为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粤港澳美丽大湾区,2019年11月19日下午,省生态环境厅在深圳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案研讨会。部、省、市三级生态环境监测、科研等部门就方案框架稿进行研讨。会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相似文献   

14.
对巢湖重污染汇流湾区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分布和累积特征及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受底泥分布影响,湾区沉积物重金属主要累积于距岸边约700m以上的低洼区,且表层沉积物(0~2cm)重金属含量大致随泥深增加而增大.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除Hg(Eri=325.5)和Cd(Eri=240.28)外,大多数重金属处于低风险状态,各金属元素污染顺序为Hg>Cd>Zn>Pb>Cu>As>Cr>Ni.其中,富集倍数最高的Hg和Cd具有同源性,污染等级均为3级.垂向分析表明,受Hg和Cd的影响,0~14cm沉积物已达严重生态风险程度(RI>525),14~34cm沉积物中Hg具有中度生态风险.建议亟须从流域角度对该汇流湾区重金属特别是Hg和Cd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郑慧玲  郑辉峰 《环境科学》2024,45(4):2321-23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会增加区域碳储量或引发碳损耗,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研究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进一步模拟预测了2030年3种发展情景(自然趋势情景、建设用地优先情景和生态优先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耕地(减少5.38%)和建设用地(增加8.68%)变化最显著,其余用地类型的变化较小.林地作为大湾区的主要用地类型,同样也是重要的碳库,空间上集中分布于东、北、西三面的台地和丘陵地区,碳储存低值区集中于中部平原,以建设用地为主.(2)受不同用地类型相互转化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碳损失了20.12×106 Mg.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碳损耗的主要原因.(3)模拟研究发现生态保护措施将有效提高区域碳储量.具体来说,当耕地、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减少20%,湿地和水体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减少30%时(生态优先情景),区域碳储量可增加2.58×106 Mg...  相似文献   

16.
发展湾区经济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在分析宁波湾区海洋环境问题及成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海洋环境改善策略与行动计划,为改善宁波湾区经济建设的环境基础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为主动回应社会各界保护公益的司法需求,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提出的"设立专门的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机构或办案组"要求,2018年9月以来,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东莞二区检")试点推行检察公益诉讼"三位一体"办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贡献检察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SPA-InVEST模型和连通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进而在构建生态阻力面基础上,运用MCR和重力模型提取潜在生态廊道,并利用产业集聚特征构建规划廊道,提出兼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案.结果表明:生态源地共35处,总面积约17165.85km2;基础生态廊道42条,长度2085.34km;源地及廊道存在明显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出"中心空洞型"分布特征;通过增加12个生态-产业战略节点和28条规划廊道,生态网络闭合度、连接度和连通率可提升150%、26.83%和28.57%,生态网络结构向"蜂巢状"转变;结合河流及海岸等天然廊道构建的综合生态网络连接了大湾区288个生态保护区,构成了山体、水体、湿地综合生态保护格局.总体来看,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视角构建的生态网络体系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格局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珠江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从珠江流域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出发,提出珠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分析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珠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格局、联合开展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科技攻关、建立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精准帮扶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度发达,区位优势特征明显,自然资源禀赋优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科技创新要素聚集。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腹地,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内外部条件。但长期高速粗放的发展方式也导致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历史欠账较多,重要生态空间和典型生态系统受到侵占与挤压,产业结构和布局亟待优化,生态环境共治共享机制不健全。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亟须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健全相关评价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在生态空间管控、绿色产业发展和联防联治方面创新有效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用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