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化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善、建设生态城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化城市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态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并对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框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迈向21世纪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陈涛(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本文概略介绍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基本概念、条件,以及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步骤,供决策者参考.1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基本内涵与条件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的多功能子系统协调运行,从而使...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国内先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考核指标体系,分析了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提出广州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并对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可达性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全面完成“小变”、“中变”任务和“大变”工作的初步启动,广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已初步展现出基于“云山珠水”上形成的“山、城、田、海”生态城市的迷人魅力。但是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仍然是偏重于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的单一子系统的单一性建设,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必须采取行政、法制、技术等多种手段,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经济手段,以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向着生态化方向转化,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循环经济已成为政府追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战略选择,本文试图结合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际,谈谈广州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如何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广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在于要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工业和大力发展高素质的第三产业。论述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和工业布局是广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顾传辉  陈桂珠 《环境保护》2001,(11):24-25,38
本文在探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构模式,从人口、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指标四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标准,构建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环境》2023,(6):36-47
<正>广州市6月5日,广州市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2023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主场活动展示了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就,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并通过在广州塔投放环保宣传标语,在“今日广州发布”投放公益宣传片等方式,引导公众关注环保问题,进一步增强公众环境意识;11个分局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5,(6):32
惠州,这座岭南名郡,漫长的历史长河演绎着她昔日的繁华,东坡文化的兴起又给这个粤东门户染上了一种浓重的文化气息。今日的惠州人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延续着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惠州市正走在从文化名城到生态名城的路上。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管理决策者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不久前,上海的5位管理决策者应邀畅谈了他们是如何看待全球“生态城市”建设这股热潮,同时又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积极有效地推进上海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现将他们精彩的论述整理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增城区为研究案例,从广州市增城区生态管理背景与现状入手,讨论了应该如何通过适应性管理目标、管理原则以及明确不确定因素来构建生态适应性管理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广州市增城区城市复合生态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广州市增城区,乃至全国的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起到相应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都市型经济开发区的类型和特点,重点分析了都市化经济开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制约性因素,提出了从产业生态化建设、土地利用生态化建设、信息现代化建设以及区域环境健康保障体系四个角度分析了生态化建设的路径体系和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沈阳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可以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来衡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沈阳市2002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2002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21hm^2,其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城市发展正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代价。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有必要界定“都市生态农地”概念。都市生态农地是指在都市系统中由农用地构成的生态性空间,一般仅限于都市区内,以较大规模和连片的空间形态融入都市功能组团。论文根据城市空间重构过程,推演出两个假设:1)都市生态农地存在圈层分布模式;2)都市生态农地生态价值与农地丰度、区位表征的供需关系相关。以广州的镇街为空间单元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从区位上看,广州都市生态农地基本可分为核心圈层、过渡圈层和外围圈层,验证了假设;2)基于区位和丰度差异,将都市生态农地分为三大类12级,为制定保护政策提供分类指导;3)农地生态功能是公共产品,但在政府与市场双失效下产生了租值消散。论文在总结核心圈层的国有化模式、外围圈层的区域协调模式后,建议在过渡圈层通过设立农地发展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生态承载力的三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出发,构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并以资源型重工业城市抚顺市2000~2009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市的生态压力参数和生态弹性力参数的变化情况,评价了抚顺市的生态承载力水平。结果表明:抚顺市生态承载力变化分为3个阶段,平稳期(2000~2002年)、起伏期(2002~2007年)和递增期(2007~2009年);生态承载力水平由2000年的-0.311增长到2009年的-0.017,抚顺市一直处于重载状态,属于高耗损型,强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但有趋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冲突与生态安全隐患情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安全隐患区域的空间检测和获取对城市生态安全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利用智能计算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广州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冲突与生态安全隐患进行了多情景模拟和分析。研究表明:① 空间冲突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在城市生态用地占广州市总面积的15%、30%和50%情景下,分别占空间冲突总面积的95.40%、86.28%和77.45%,白云、花都、天河和番禺是空间冲突发生的主要区域。与之相反,城市核心区冲突区域面积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在50%情景时,空间冲突区域面积急剧增加,广州市城市生态用地控制指标面临着巨大的空间冲突压力。② 城市生态安全隐患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在50%情景时,城市边缘区的隐患区域面积占隐患区域总面积的74.13%,白云区和花都区是生态安全隐患区域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而位于城市核心区的隐患区域,面临着更大的生态安全压力。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态安全的监控和预警提供参考,为城市生态保护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7.
臧漫丹  高易  李金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201-3216
基于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抽样Bootstrap法,使用2015—2018年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行政等级、城市规模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分析城市规模在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中的路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整体均值不高,但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且近年来增速逐渐加快;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均对生态福利绩效起显著正向影响,技术进步显著提升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外资依存度显著降低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城市规模是城市行政等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的重要路径,行政等级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越高。基于以上结论,为协调经济、环境、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用地的迅速扩张以及生态用地的快速减少.如此的生态赤字将会成为珠三角长期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生态用地萎缩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开采,资源已近枯竭,即将陷入可持续发展危机,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为了研究生态规划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抚顺市为例,通过分析其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及近年的规划举措,得出了城市生态规划是推进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这一结论,并分析了该结论的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分析认为绿色信贷制度将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消费信贷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而防控污染,保护资源环境,建设美丽幸福中国,保障国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