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海域优先关注问题甄别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沿海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态损害、海洋灾害、海洋物理条件改变、海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存在。针对不同环境问题对食品安全、人群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系统健康、其他经济和社会价值(如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影响,通过采用表格法和权重法,甄别广西海洋优先关注问题,确定各类环境问题优先关注次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西沿海地区环境状况及其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五"期间广西沿海地区的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南宁市的环境空气、地表水、海水等常规监测资料及各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广西沿海地区的环境状况,分析广西沿海地区主要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公海保护区指的是对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等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及管理,在公海选定一部分的海域,通过使用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对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的活动进行约束。现阶段社会各种活动对海洋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有的国家毫无节制的开发海洋资源,如果长此以往,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海洋环境保护是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标准化,就是使用规范性的文件进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以此推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朝着更加标准规范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过去几十年,由于粗放式的开发利用,我国累积了严重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如海水水质下降、海岸线锐减、生物多样性和生境退化等,已严重影响到沿海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18年,海洋环境保护职能调整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进而"打通了陆地与海洋",为新形势下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洋强国夯实了基础。《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更是明晰了治理渤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地区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及海运业日益繁盛,入海河流普遍受到有机污染,近岸海域主要受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石油类污染,海洋生态保护已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根据大量调查和监测资料,对江苏省沿海地区水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评价,在指出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严峻形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各级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不牢固,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冲动过高以及沿海地区居民海洋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为了控制和减轻海洋环境污染,提高海洋环境质量,不仅应该控制各种途径的污染排海,还应从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海洋管理体制和执法队伍的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江苏省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从环境保护角度探讨了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沿海地区需根据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构建合理的生态空间新格局;实施保护式开发,明确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建立保护区与开发区之间的协调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开发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从而在开发的同时有效保护区域内的人居环境、重要的陆地生态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赵昕  赵锐  陈镐 《海洋环境科学》2018,37(2):175-181
在海洋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双重背景下,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为明晰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绿色经济效率的时空格局,文章应用NSBM-Malmquist模型评估海洋经济在绿色经济效率的效率值,然后运用空间计量分布图等方法,分别从一维和二维视角分析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绿色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我国海洋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海洋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海洋经济绿色效率增长幅度受限,海洋经济技术进步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术倒退现象;海洋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以"高中低效率增长更迭变化、中高增长区域占主导、由北向南逐步升高"为特征的时空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研究广西沿海地区环境质量状况基础上,分析现有环境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加快广西沿海地区建设步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并借助地域优势,吸引外资,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这对于带动内陆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呈现出来,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城市发展的重要负面因素,因此,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利用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当地政府纷纷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目前,已近取得了重大成效.本文就沿海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广西近海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伟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6):591-593
通过精心选择泛北部湾经济区广西近岸海域水环境与经济系统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水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996~2005年间,在区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维持原有较好的质量水平并有所改善;通过计算区域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年均协调系数,泛北部湾经济区广西近岸海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属于协调类型.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国日本一直致力于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日本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日本海洋环境监测的实施状况,分析了日本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构成,概述了其主要内容.目前日本的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由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标准限值、分析方法、监测方法、评价方法和表征方法等构成;并根据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不断调整,其监控要求、手段、监测频次和控制力度层次不同,体现了从防患于未然到国家严格控制的污染物监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以流域为单元实行的统一区域管理虽然已普遍被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接受,但在中国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统一职权和执行效力的跨区域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以流域水资源管理为例,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名义上受水利部与环境保护部的双重领导,但在编制上却是水利部的派出事业单位,负责具体水污染管理事宜的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权在实际中并不容易落实。同时水利部和环保部门相应的受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其财政权和人事任免权由地方政府掌控,这种地位的不独立性容易使其行为受地方政府意志的支配。另外,在晋升激励和财政分税制的制度背景下,各流域地方政府有意愿和能力干涉环保部门的行为,使各种水环境保护事物让位和屈就于更实惠的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此种跨区域水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现存的问题应当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环境问题是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深入探讨其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是城乡居民经济水平差距的日趋扩大使农村发展重经济轻环境、城乡环境权益的不平等使农村承担城市转嫁污染而得不到补偿,以及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未真正将农村与城市平等对待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大国,治水保土工作一直备受重视。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生存环境恶化,能源紧缺等问题也不断显现。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执法是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体现,因此,开拓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环境执法新局面,维护环境法制的尊严,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为基层环境行政执法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针对珠江口及毗邻海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本文从完善相关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现有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不足和缺陷,结合珠江口及毗邻海域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制定该区域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岸带管理条例、人海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以及修改<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部湾城市群七个沿海城市2005-2015年经济和环境数据,分析其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和协调系数评估指标,揭示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在北部湾城市群主要沿海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海洋环境状况总体上呈现恶化-改善-恶化的变化趋势;北部湾城市群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整体为正"N"型;协调系数显示北部湾城市群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整体失调,仅茂名市为协调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协调度分析结果均表明北部湾城市群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整体呈不协调发展关系,该区应结合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以实现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