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发起,并联合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举行的“当前土地资源研究热点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于2002-11-06~08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倪绍祥教授主持,来自全国27个单位的50位代表到会,提交论文40篇。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石玉林院士在开幕式上对研讨会召开表示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谢俊奇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沈健教授以及夏少杰教授代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周荣汉院士应邀出席了大会。32位代表作了大会学术报告,主要论题可归  相似文献   

2.
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作为“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项目的牵头单位,已经着手与参加单位一起进行该项目的准备工作,并为此在1986年9月下旬召集了工作会议讨论有关事项。 该研究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应用资源系统综合平衡的研究方法,在三个层次(各类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农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关系,单产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项目研究方法概论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土地资源能否生产足够的食物供养未来人口的问题益发受到关注,作为回答这一问题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委托主持了“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分解为5个基本层次,确定2000年和2025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并探讨了无具体时间尺度的理想承载力。该项研究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划分的9个土地潜力区为基础,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原理为指导,以综合、协调、持续性原则为特色,力图从PRED(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回答我国土地资源在不同时期可以供养多少人口,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可能性与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界资源(World Resources),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le for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组织了精干的编辑部,还聘请了一批具有国际威望的学者组成咨询委员会所创办的“世界资源”年鉴性刊物,其创刊号于1986年与世界广大读者见面。该书是由李文华同志参加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会议带回国,并组织译成中文,1986年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财贸学院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承办的“2004’全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1~23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正式代表120人,提交学术论文135篇。联合国大学梁洛辉博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JayGao博士也应邀参会。会议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彦随研究员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倪绍祥教授致开幕词,云南财贸学院院长姚大金教授致欢迎词,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王万茂教授致贺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刘纪远先生对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2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中国植物资源发展中的三个重大问题何关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者按:《中国植物资源发展中的三个重大问题》是由本刊编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一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植物资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何关福先生参加中国科协199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学科发展与科技进...  相似文献   

7.
资源地理与水土资源研究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地理与水土资源是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资源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是中国资源地理与水土资源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辛勤努力,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在地理资源所建所70周年、综合科学考察55周年之际,对地理资源所在资源地理和水土资源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资纪念和鼓舞!  相似文献   

8.
春天是万物更新的季节。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牵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国土地区司、中国农业部农业区划办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组织的、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同志主持下撰写的《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最近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她不仅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也为新千年自然科学宝库增添新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资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 :资源短缺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  相似文献   

9.
董文茂 《环境》2006,(7):56-57
“到2020年,深圳本地水资源可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7%提高到45%,新增雨洪资源利用量达4.9亿立方米。”这是不久前通过专家鉴定的《深圳雨洪资源利用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中央关于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精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等七家单位,于2000年4月18~20日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召开了“中国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4个省(区、市)40余家单位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开幕式由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周新远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致开幕词并作了重要报告。四川省常委甘道明,省人大副主任卢铁城,省政府副省长李进,省科协副主席聂秀香、曾祥炜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甘道明常委、李进副省长在大会上作了重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8):1444-144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根据中国科学院和地理资源研究所创新2020需求和长期发展规划而设立的由地理资源所直接领导和负责的非法人研究机构。中心于2012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现有正式职工近20人,博士后和研究生10多名。  相似文献   

12.
因此,做好建筑物的鉴定和检测工作,为建筑加工工作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延长老旧建筑的使用寿命,提升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本溪建筑鉴定检测基本流程基础上,就资源高效利用下的建筑鉴定检测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刻阐述,对于提升鉴定检测工作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土地资源研究与学术交流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随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479-1487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6月,石玉林院士担任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肖笃宁研究员担任第二届主任,倪绍祥教授担任第三届主任,刘彦随研究员担任第四届主任至今。在创始人石玉林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在各届专业委员会的精诚团结与共同努力下,中国土地资源研究及其学术交流活动卓有成效,对推进我国土地资源科学研究、学科发展、规划管理和决策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值中国自然资源学会30周年庆典之际,论文侧重梳理近10多年来,在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与协调下,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特点及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的进展情况,浅谈推进土地资源研究与学术交流的认识和主要体会,简要分析土地资源学科发展前景和亟需深入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4.
1980年10月17日—20日,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和文化部电影局,在京组织各方面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对超滤技术回收电影显影废液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研制,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上海冶金所、上海硅酸盐所、广州化学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501室等共10个单位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定值分析工作的“贻贝标准物质”,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环委会共同主持,于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八一十九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组成以地矿部矿床所金秉慧研究员为主任等十名专家的鉴定委员会,具体负责领导该项标准物质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 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份(含港台地区)的正式代表共16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学术论文115篇。会议开幕式由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卓玛措教授主持,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索端智教授致欢迎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7.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随着人口迅速增长、消费的增加和人类对地球影响的规模空前加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的矛盾,引起了人们忧虑与不安。1972年在斯...  相似文献   

18.
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生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1002-1002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协办的“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21~23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正式代表212人,提交学术论173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黄宇副厅长、自治区科协谢林城副主席应邀出席了此次学术盛会。会议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百明研究员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彦随研究员致开幕词,广西师范学院院长于琛教授致欢迎词,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倪绍祥教授和谢林城副主席致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叶苹主任代表学会对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石玉林院士发来贺信,对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和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西南大学等国内10个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向大会召开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相似文献   

19.
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承载力是描述地区发展受自然资源限制的重要工具,也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县级统计数据,定量计算水、土和生态等资源承载力,并根据定量评价结果构建资源承载力监测体系并应用于“一江两河”地区。研究结果表明:(1)“一江两河”地区人粮关系趋于紧张,部分地区人口—粮食—土地矛盾突出,76.5%的县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83.3%的县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增长;“一江两河”地区各县(市、区)水资源承载力远大于实际人口,承载指数均小于0.05,但77.8%的县水资源承载力下降,县域承载指数均增长;各县生态承载力增长,承载指数下降,部分县处于生态赤字状态。(2)“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由生态承载力转变为土地资源承载力。2000—2015年,在“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或超载的县中,对资源承载状态影响最大的资源承载力由生态承载力逐步转变为土地资源承载力。(3)“一江两河”地区资源承载力等级逐渐提升,可能带来的危害或负面影响程度降低。2000—2015年,资源承载力为三级(中度负载)及以下等级的县由15个(83.3%)降至3个(16.7%)。资源承载力长效监测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明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科学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编号:2007FY11030)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项目专家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恕研究员,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研究员。项目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