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北京地区土壤重金属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重金属对农作物、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影响试验,探索了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并以土壤生产力(农作物产量)的降低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的主要标志拟定土壤容量。 在建立土壤容量的数学模式上,利用图论工具建立了土壤容量的结构模型,将已有的等比级数的模型作为一个特例包括在内,为土壤容量模型的研究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本文以As为重点,提出了北京地区农田土壤中As、Hg、Cd、Cr的土壤容量范围值,并对污染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北京地区环境质量的控制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土壤环境容量的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根据对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提出一种关于土壤环境容量的结构模型,为容量模型研究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该模型的特点是考虑到污染物对系统中各组分的影响及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模型研究开始涉及容量问题的实质。本模型并把已有的关于土壤环境容量的等比级数模型作为一种特例包括在内。 本文还列举了在北京东南郊土壤系统实际研究中应用该模型的计算过程及所得的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3.
辽河下游草甸棕壤重金属环境容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壤生态为研究中心,以污水灌溉为研究对象,基于草甸棕壤基本性质,通过污染现状调查,敏感作物盆栽试验,依据土壤-植物、土壤-微生物、土壤-水体系各项指标,提出了汞、镉、铅、砷、铬的土壤临界含量。结合田间物质平衡试验,建立土壤容量数学模型,综合计算出草甸棕壤五种重金属环境容量。根据土壤容量,在污灌地区,制定了水质标准和污泥施用量,并进行了土壤环境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马妍  王童  周生坤  张美娟  张亚茹  张泽仁  吴翠平 《环境工程》2021,39(10):191-196,156
土壤作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源与汇,研究污染物在其中的吸附行为对探明污染物环境归趋和生态风险意义深远。以苯胺为代表性污染物,在综合分析我国12种地带性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基础上,探讨苯胺在土壤-水界面分配规律以及该吸附行为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2种地带性土壤对于苯胺的吸附能力差异明显,其中,黑龙江黑土吸附苯胺能力最强,理论饱和吸附量最大;2)考虑到部分土样的吸附等温线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土壤吸附苯胺的等温线;3)12种地带性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4)有机质含量对苯胺土-水界面吸附行为影响最为显著: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对于苯胺的吸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5.
红壤性水稻土铅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湖南省桃林铅锌矿区为试验区,通过水稻盆栽、田间小区、大田、农田地表径流和淋溶等试验以及土壤酶和微生物试验,研究土壤铅对土壤-作物(水稻)、土壤-微生物和酶、土壤-水体三体系的各种效应,得到各单体系中铅的临界含量并确定了红壤性水稻土中铅的临界含量,通过铅的平衡试验,建立了土壤铅环境容量数学模型,得出红壤性水稻土的铅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6.
孔健健  张阳  张江山 《环境工程》2012,30(1):100-102,115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其他环境要素评价中已有所应用,现将其应用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该法能较好地把握土壤环境质量各级标准界限的模糊性,并继承了模糊数学方法本身在评价领域应用的优点,实际操作较为简便。为较客观地反映评价因子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型中引入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概念与传统权重系数确定法相结合构造各指标权重。该模型评价结果基本上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相一致,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0,自引:3,他引:80  
以安徽采石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模型,观察分析旅游活动对地被植物、土壤的外部形态,种群的高度、丰度、密度,土壤理化性状等影响;引入风景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概念,据此提出风景区生态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导出模拟土壤污染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可用于估算土壤环境容量、分析土壤污染动态和预测土壤超容年限.以测定残留率为基础的一类模型是本文提出的模型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9.
工业废弃地(棕地)可能受原生产活动遗留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因此,棕地再开发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污染调查分析和环境风险评价,判断其是否需要进行土壤修复。用理化分析对首钢搬迁场址进行了土壤污染调查,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土壤环境风险,分析了污染来源,并提出采用基于环境风险的土壤污染治理模式及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水化合物是土壤中最活跃的有机质成分之一 ,其在土壤中的行为要受到诸如土壤密度和颗粒粒度、季节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碳水化合物与粘土、各种离子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作用 ,它能稳定土壤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及有用物质的流失 ,保持土壤环境的稳定。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行为规律较为明显 ,并且来源差异能反映在单糖组分上 ,正因为如此 ,碳水化合物可以作为指示剂和参照物来反映有机质在土壤的降解与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