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以三峡工程为例,建立了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环境受影响程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标准,提出多级线性加权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动力学综合环境试验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主要介绍了振动、温度和湿度综合,振动、温度、湿度和高度综合,噪声、振动和温度综合,多维振动,热和振动综合,热和噪声综合,振动和过载综合等,提出了综合环境试验技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开县小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开县基本情况和环境现状,分析研究了开县小江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从以人为本,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开县小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基本思路、根本目标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综合效益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共同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发挥其强大的综合效益。然而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违反经济规律办事、社会效益不显著、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提出了从实现投资方式多样化、运营对象商品化、运营主体多元化、运营方式契约化等5个方面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综合效益的建议,使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最大化,创造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5.
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机制及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政策综合调控系统由环境问题、不良环境行为等成分构成,各成分的相互作用及环境政策调控主体与政策对象的博弈影响环境政策效率。使用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模型,准确调控位置、调控对象、利用综合调控工具能为环境政策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海环境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分析了在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上海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提出了应以环境规划入手,加快环境法制建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环境管理,切实有效工业污染,以及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市民的环境参与意识等方面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战略环境评价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加强宏观环境管理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其中战略环境评价(SEA)是重要工具,回顾了SEA的概念及发展,从技术支持,运行框架和长远效益几方面论述了SEA所能发挥的核心作用。划分SEA的不同工作模式,阐述其综合决策特征,归纳SEA的成功因素,提出我国开展SEA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综合分区是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落实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约束的重要手段.基于资源环境禀赋和压力的环境综合分区理论与方法,在生态功能分区和大气环境、水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分区基础上,提出城市环境综合分区二级区划方案,以大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综合分区方案,针对资源环境问题和发展现状,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及产业空间准入线,引导城市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是中央提出的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的新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政府决策方式的必然选择。在充分阐述亟待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综合决策对提高宏观决策水平,推动环境法制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了综合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纳入范畴和具体制度,提出了综合决策制度实施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环境管理综合决策信息系统是支持环境信息化的重要标志。该文通过对系统开发目标和主体思路的分析,提出研究开发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利用RS和GIS有关理论和技术,选择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AHP和Delphi法确定其权重系数,构造了区域数字环境模型,对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五个级别,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盘锦市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统计结果,以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为指标,计算出盘锦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为61.9,得出盘锦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物多棒巨较好,符合人居生态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健康遥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岸边带范围提取、生态系统高精度分类、生态结构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将景观结构指数纳入岸边带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从生态功能、生态结构和生态胁迫三个方面对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评价结果显示,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健康指数低于0.3,生态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较差水平,并具有明显的空间走向特征,从上游到中游呈现出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变差、再略有改善的趋势.通过对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认为人类开发强度大、植被覆盖率低、自然岸线保有率低、人为干扰强度大是造成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健康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动态评估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是我国南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作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剖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生态环境空间分异性的影响,分析鄱阳湖流域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不同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生态质量等级为差和较差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北部的低海拔平原与台地,质量等级为优和良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南部的丘陵山地区域;(2)近30年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整体呈改善趋势,改善地区主要位于低海拔平原区域;(3)人口密度是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中驱动力最大的影响因子,与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夜间灯光指数因子q值多年来呈升高趋势,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结果可为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SuperMap的长海海域生态环境评估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先对长海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以SuperMap为开发平台开发了长海县海域生态评环境评估信息系统,并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总体设计、功能设计和系统开发的思路和技术路线。本系统不仅实现了长海县生态环境分析功能,而且根据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实现了三维动态模拟功能,还利用不同时相、不同分辨率潮流场数据实现流场动态显示和查询功能。为长海县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结合野外调查资料,对2002年海拉尔区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并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从景观水平上对海拉尔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整体识别和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海拉尔区生态环境状况,并通过分析讨论该区生态环境受损原因、保护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石羊河流域武威、民勤绿洲为研究区域,在ArcGIS 10.0、ArcView 3.2 软件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技术支持下,采用干扰度指数、景观脆弱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等指数,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度之间的关系,将各景观指数进行栅格叠置运算,从而构建生态风险度,在此基础上,利用GIS局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绿洲区景观结构格局和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聚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 城乡用地快速扩展的同时,耕地和草地景观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优势景观类型由耕地、草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变;② 武威绿洲生态风险经历了从较高到中度的转变,生态风险整体趋于好转,而民勤绿洲生态风险从中/较高到较高/高变化,生态风险有所恶化;③ 武威绿洲主要为高于平均值的要素趋于聚集,表现为低生态风险小区高度聚集,且聚集度有上升的趋势,而民勤绿洲则主要为低于平均值的要素趋于聚集,高生态风险小区高度聚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面积增大、空间扩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以龙口市为例,在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应用面向对象的理论构建评价系统; 结合RS、GIS技术与数学模型方法提取评价因子,建立基于GIS栅格数据的空间模糊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龙口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优等级占总面积的24.75%,良等占41.78%,中等占5.29%,差等占28.18%,但与1996年相比有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明显,表现为从西北沿海到东南内陆逐渐好转; 3个典型分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各异,其变化趋势也有所差别; 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工业生产建设、人口迁移等因素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及演变起主要作用. 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并对比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可确定该方法合理有效, 是对当前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车尔臣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ArcGIS与ERDAS软件,以1990年、2000年、2010年遥感影像Landsat TM/ETM为数据源,提取3期车尔臣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利用图.在土地利用类型与区域生态风险之间的经验联系基础上,推求出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风险指数,进而获得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建立了车尔臣河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在空间尺度上将研究区分为若干特定研究单元,并对整体及局部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车尔臣河流域总体生态环境指数呈逐步升高趋势,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恶化两种趋势并存,并在特定研究单元上出现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盐碱地向耕地、林地及低覆盖度草地的转化,低覆盖度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和未利用地向耕地的转化是环境改善的主导因素,林地与中覆盖度草地向盐碱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化是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阜新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境学、生态学及矿区修复基础理论,从煤矿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环境评价因子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等级标准三大模块出发,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根据煤矿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RMMER(Regulation of Multitudinous Min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模式,建立自然禀赋维、生态环境维及人文指数维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确定煤矿生态环境两个层次三维体系下的16个指标因子;利用"多手段结合"的原则,确定煤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标准及相应等级阈值。分析辽西阜新矿区煤矿开采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采用信息提取技术定量指标因子;提出利用多次迭代法建立指标因子判断矩阵的方法;建立基于改进式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煤矿生态环境指标权重的阜新煤矿生态环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应用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进行分析,给出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