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责无旁贷。在中国发展低碳排放经济和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全国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全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的报告结果,指出了气候变暖是事实,人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碳市场的渊源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各国普遍认同必须“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的目标。于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GHG)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上,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金涌院士提出的低碳经济理念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此后,伴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后京都谈判的开启、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责无旁贷。在中国发展低碳排放经济和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全国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的报告结果,指出了气候变暖是事实,人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春风 《环境》2004,(3):20-21
据英国《观察家》报道,美国政府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给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变得严峻起来。但气候变暖究竟会对美国产生怎样的影响?难道美国真的不担心这个问题吗?五角大楼最近出炉的一份秘密报告给出了一个惊人答案: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胜过恐怖主义。届时,因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升高,人类赖  相似文献   

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4):35-35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也是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气候,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建设“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是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和今后国家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建设高度文明、高度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8.
REDD+机制的提出低碳经济的理念始于英国2003年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一致,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钟伟青 《环境》2001,(6):4-7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老问题,然而最近,由于美国布什政府在《京都议定书》上开倒车,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性及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和环境是本世纪紧密关联的两个最重要问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寻求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在分析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两者的关系,它们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也存在紧密联系;其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融入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它和其他指标一起评价“两型社会”的建设成果,是判断“两型社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选择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主要包括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这些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还能进一步评价“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游活动涉及经济生活的诸多层面,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5年为例,整个旅游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3亿吨(主要源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占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4.9%,而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上,整个旅游部门占5%~14%,虽然这一比重目前并不大,但如果旅游业维持现有的发展方式和增长速度,到2035年旅游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152%,整个旅游部门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因此,低碳旅游是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践行,发展低碳旅游也是旅游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06,(6A):44-49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最高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为“两个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邹晶 《世界环境》2009,(4):42-43
自2008年12月世界瞩目的气候变化波兹南会议以来,联合国气候谈判就一直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以及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和6月,联合国又在德国波恩举行了两次全球气候谈判会议,但似乎都并未带来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即将到期,特别是全球肆虐的金融危机的“添乱”,将于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2009联合国气候变化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成为人们期待的“最后稻草”。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与中国现实 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国际性组织“气候集团”4月27日在伦敦成立。该组织得到英、德等国政府和汇丰银行、英国石油、壳牌公司等多个金融机构及国际知名企业的支持,将开展全球性合作,加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工霍华德向媒体介绍说,全球变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长期问题,它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各国政府,企业、组织机构以及个人都有责任为之努力。他说:“一些国家和企业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希望将他们团结在一起,为解决官方数据表明,全球温度在过去150年中升高了0.6摄氏度。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能源消费带来的CO2排放压力将制约所有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出现,意在不削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7.
一部反响巨大的纪录片正在美国火爆上映,本周全国总票房已逾2000万美元。 “我是戈尔,我曾经是美国的下一届总统。”在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幽默的开场白中,这部名为《一个不方便的真相》(An Inconvenlent Truth)的影片,开始了对全球气候变暖清晰和精炼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人,我对我们国家在处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缺乏领导作用感到惊讶、羞愧以及尴尬。有关气候变暖风险的科学证据与日俱增。最近,英国权威的斯特恩报告也作出了记载。但是,尽管在全球人造碳排放中美国占大约25%,美国人对改变他们的消费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意愿或倾向。尽管出于错误的理由,布什当局在第一个任期拒绝签署  相似文献   

19.
在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气候变暖形势严峻的今天。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而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低碳型社会,倡导低碳生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使低碳经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本刊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研究员,就公众普遍关注的低碳经济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20.
人类日益严重的"高碳"消费行为导致全球持续变暖,并引发的气候与环境恶化,成为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强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把握时机,利用地理教学的阵地,对学生进行低碳意识的培养与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