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批量实验探讨了给水厂废弃铁铝泥(Ferric and Alum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s,FARs)对Cd2+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初的6 h内,FARs对Cd2+的吸附量已经达到其平衡吸附量的90%,吸附较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并且Langmuir (R2=0.99)和Freundlich (R2=0.90)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FARs对Cd2+的等温吸附过程,其Cd2+的饱和吸附量达35.39 mg·g-1.初始溶液pH由3.0增加到8.0时,FARs对Cd2+的吸附量缓慢增加,当pH升为9.0时,其对Cd2+去除率可达97%.FARs对Cd2+的吸附量随溶液体系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升高,FARs对Cd2+的吸附量显著降低,而水杨酸和酒石酸则微弱促进了对Cd2+的吸附.解吸实验证明,在pH为3.0时Cd2+的解吸率最高,但仅为11%左右.分级提取结果进一步表明,被吸附的Cd2+主要以酸溶态和残渣态存在.综合实验结果表明,FARs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吸附剂用于水体除镉.  相似文献   

2.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不同类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混凝机理、生产及应用,并指出了新型混凝剂的研制方向.  相似文献   

3.
吸附剂吸附除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镉离子主要来源于电镀、电池、合金制造、颜料、采矿与选矿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研究废水中去除镉离子的吸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吸附技术角度出发,对去除镉的离子交换、壳聚糖吸附、利用藻类物质的吸附、利用甘蔗渣吸附、利用电解铝的红泥吸附的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郎兴华  王瑾  郭平  高红杰  王梅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4):107-109,117
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对细菌进行包埋固定化,以吸附铅、镉能力为主要考察指标,同时从机械强度、传质性、耐酸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优化的固定化小球最佳配方。并按照最佳配方进行了验证实验,对铅的吸附量达到0.9820mg/g,对镉的吸附量达到0.4670mg/g,机械强度、传质性和耐酸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5.
镉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对番茄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镉(CdSO48H2O, Cd 200mg/L),从土壤中分离到3株具有很强的镉抗性细菌,经初步鉴定,它们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和芽胞杆菌属(编号分别为NJ3、NJ9、RJ16).将分离到的3株菌分别接种到添加镉(200mg/kg)的土壤并进行番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抗性菌株均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活化植株根际镉,接RJ16菌株处理的番茄地上部植株干重、根际有效镉含量及植株吸收的镉含量分别比不接菌对照增加64.2%,46.3%,107.8%,而接NJ3和NJ9菌株处理的番茄植株吸收的镉与对照植株吸收的镉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聚合氯化铝污泥吸附除磷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污泥(PACS)的酸和热改性及吸附动力学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在酸处理过程中,经0.075mol/L盐酸在20℃下改性12h后所得酸改性PACS对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7.0%;在热处理过程中,经300℃煅烧温度下改性1h后所得热改性PACS对磷的去除能最高可达97.8%;相同静态吸附条件下,两种改性后PACS比原PACS对磷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1.4%及22.2%;吸附动力学拟合数据显示,PACS及酸、热改性PACS对磷的吸附行为可以用Simple Elovich模型较好的进行描述(R2≥0.97).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浓度(1、5、10和15 mg·kg-1)及pH条件下(4、5、6、7和8)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0、5、10和20 g·kg-1)对土壤镉形态分布和CEC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施用量对大白菜生长、镉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可交换态镉(EX-F)含量和FDC(即土壤中镉的某种形态占总镉的质量分数),增加了碳酸盐结合态(CAB-F)、铁锰氧化态(FMO-F)、有机态(OM-F)和残渣态(RES-F)镉含量和FDC.培养结束时,沸石处理使可交换态镉FDC从0 d时的72.0%~88.0%降至2.4%~10.7%,各处理土壤镉主要以可交换态存在.土壤pH与土壤EX-F镉含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与FMO-F和OM-F镉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土壤CEC与土壤EX-F镉含量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施用沸石使大白菜植株各部位干重较对照增加了14.3%~131.4%,地上部和根镉含量分别降低了1.0%~75.0%和3.8%~53.2%.新晋菜三号各部位镉含量和镉积累量明显高于山东四号品种.与普通沸石相比,纳米沸石显著提高大白菜生物量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大白菜镉含量及镉积累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实际镉污染土壤(含镉0.08~1.89 mg/kg)进行盆栽试验,研究FeSO4、Fe(2SO4)3、EDTA.Na2Fe 3种铁肥和底施、追施2种施肥方式对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Fe(2SO4)3的印度芥菜生物量与对照非常接近,而施用FeSO4和EDTA.Na2Fe的印度芥菜生物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底施EDTA.Na2Fe时,印度芥菜地上部Cd含量最低,比对照低76%~85%;追施Fe(2SO4)3时,印度芥菜地上部Cd含量、吸Cd量、对土壤中Cd的净化率均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48%~236%、52%~63%、110%~260%。研究认为底施EDTA.Na2Fe等络合态亚铁肥,可用于改善食用印度芥菜的品质;追施Fe(2SO4)3时,可用于强化印度芥菜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为铁基复合肥生产及其在镉污染土壤修复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涂铁砂吸附镉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0℃,20℃,40℃的温度下,涂铁砂(Iron oxide coated sand,简称IOCS)对镉的吸附动力学。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反应的前60min为快速吸附阶段,60min后,吸附速率明显变慢。温度升高加快了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速率。用Elovich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反应模型,准二级反应模型,二级反应模型和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准二级反应模型能更好地描述镉在IOCS表面的吸附,各吸附模型的模拟优劣顺序为:准二级模型>二级模型>Elovich模型>准一级模型>粒内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从镉污染土壤中初筛得到了5株细菌和2株酵母菌,分别对这7株菌进行了耐镉性研究,通过对其生物量的比较,得到了2株(TLB-1和TLB-2)耐镉性较强的细菌。TLB-1和TLB-2在最佳条件下培养后,考察了TLB-1和TLB-2菌在不同吸附时间、pH值、Cd2+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2株细菌都能在有Cd2+的情况下存活,并且对Cd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其吸附率可分别达到79.85%和89.04%。  相似文献   

11.
徐永利  刘斌  赵逢念 《环境工程》2012,(Z2):23-25,78
选用两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与传统混凝剂Al2(SO4)3处理微污染地表水。以浊度和CODMn去除率为主要指标,考察投药量和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通过考察沉淀时间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实验现象,讨论三种混凝剂生成矾花的大小和沉降性能。结果发现,PAC和PAFC在5mg/L的投药量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混凝效果,出水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三种混凝剂的最佳pH为6,PAFC受pH影响较小,当pH为5~8时可取得较好的CODMn去除效果。PAFC生成的矾花体积较大,沉降性能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可缩短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2.
羟基聚合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转化规律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 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酸滴定实验研究了典型羟基聚合铝铁(nAl/nFe=9∶1,5∶5)溶液的形态转化 .结果表明 ,羟基聚合铝铁的形态转化主要由 nAl/nFe值、碱化度和熟化等因素决定 ;羟基聚合铝铁的形态转化特征是优势形态之间的转变 ;当nAl/nFe>5∶5,随碱化度的升高 ,[Al+Fe]a和 [Al+Fe]b 2类形态逐渐占优势 ;随nAl/nFe值的减小 ,[Al+Fe]a和 [Al+Fe]c增加 ,而 [Al+Fe]b 减少 .讨论了羟基聚合铝铁的形态转化规律 .  相似文献   

13.
聚合氯化铝与三氯化铁混凝剂在常规水处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聚合氯化铅与三氯化铁在常规水处理的生产性实验,从经济成本、水质指标和实际使用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并比较了两种混凝剂在常规水处理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潘碌亭  董恒杰  王九成 《环境工程》2016,34(11):108-112
采用催化热水解分离城市污水厂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将无机物制备成了聚合氯化铝铁。研究结果表明:在盐酸质量浓度为20%,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90℃,固液比1∶3条件下,制备的液体聚合氯化铝铁的Al_2O_3含量为9.34%,Fe_2O_3含量为2.11%,盐基度为47.8%;制备的产品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取得了较好处理效果。同时采用红外光谱(IR)技术对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铁的聚合形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5.
羟基聚合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定量研究了HPAFC的形态分布, 结合酸解聚实验和酸反滴定实验结果, 描述了其形态分布特征.在碱化度B为10-20内, nAl/nFe=9∶1时, 单体和二聚体[Al+Fe]a达20%-60%;nAl/nFe=5∶5时达30%-50%.nAl/nFe=9∶1时, 中间多核羟基络合物[Al+Fe]b达20%-55%;nAl/nFe=5∶5时达5%-20%.nAl/nFe=9∶1时, 溶胶[Al+Fe]c达15%-35%;nAl/nFe=5∶5时达30%-50%.HPAFC的形态是间断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从钢铁酸洗废液制备聚合氯化铁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钢铁酸洗废液和废铁屑为原料,测定了Fe^3 和Fe^2 含量,把过量的废铁屑加入钢铁酸洗废液中,使整个溶液还原成氯化亚铁溶液。采用氯酸钠氧化法,在(60~70)℃范围内经氧化、水解、聚合,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制得聚合氯化铁(PFC)溶液,讨论了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对炼油厂废水进行处理,合成的聚合氯化铁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市售聚合硫酸铁和三氯化铁。  相似文献   

17.
在焚烧法被广泛用来处理医疗垃圾的同时,焚烧时产生的HCl对受热面及人体的危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HCl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概括了温度、粒径、CO2以及水蒸气对HCl脱除的影响;对未来垃圾焚烧炉脱氯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印染废水处理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机铝盐混凝剂,并对其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凝剂具有良好的去除COD、浊度和色度的性能。用该混凝剂对改良AAO工艺出水处理后,COD、浊度和色度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湖泊水浊度及TOC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烧杯混凝试验和动态连续混凝试验,就混凝剂种类、投药量、pH值、水温等因素,研究强化混凝对水中浊度和TOC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AC最佳投量为30mg/L,浊度去除率为90.19%,TOC去除率为38.2%,水温高于20℃时,聚合氯化铝对浊度和TOC去除率分别高达84.95%、33.18%以上。虽然pH值是影响有机物去除的主要参数,动态连续混凝试验表明,不改变pH值,强化混凝工艺依然能极大地改善出水水质,滤后水质浊度为0.1NTU,TOC为6.23mg/L。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择12种土类共57个不同土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pH、有机质、速效磷、阳离子代换量和粘粒含量)和土壤中铜、镉全量.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预测了土壤铜、镉的植物可利用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模型,发现土壤中镉的植物可利用态含量与土壤中全镉、有机质、速效磷和阳离子代换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