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IS、RS、GPS、ES等技术已在环领域得到大量应用,但大多只有提供低层次的辅助决策功能,为支持环境领域的中高层决策,本文提出了环境支持系统的建议。文中介绍了环境系统的特点,GIS、RS、ES技术特点和其对EDSS的支持,阐述了当前软件技术和EDSS的开发模型,指出利用组件对象模型技术进行GIS、RS、E系统集成,是开发EDSS的简洁,实用的方案,最后介绍本模型简单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彩云 《福建环境》1998,15(6):17-17,30
该文探索了噪声功能区划中网格布点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电脑GIS)技术和可不地形图,在网格布点基础上,运用AutoCAD图形视窗主基在的操作功能,结合本区噪声功能区划,表面GIS地理信息系统可做为一处信息源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模式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刘勇  井文涌 《环境科学》1997,18(2):62-65
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分类等特性,重点介绍了GIS数据库设计模型的演变及GIS空间数据模型,阐述了GIS在环境学科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面源污染分析,水资源管理与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和管理,近海水域管理和分析,环境监测,减灾防灾及紧急事故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发展研究等,并介绍了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李本纲  陶澍 《环境科学》1998,19(3):87-90
结合国内外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实例,首先分析了GIS与环境模型研究结合的必要性和GIS在环境模型研究中潜在的应用范围,然后剖析了GIS与环境模型研究结合的三阶水平并介绍了GIS在环境模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GIS和环境模型研究结合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GIS、RS、ES与环境模型理想的结合框架。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领域,GIS虽然已经成为大家熟悉的术语,但是,很多人对GIS的功能性能了解不多。这限制了使用GIS解决研究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了解GIS的基本功能和性能 们用GIS解决好实际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结合环保中应用例子,说明GIS的基本功能。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对矿区灾害,环境综合评介的基本路线,讨论了用GIS评价环境质量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用GIS对矿区灾害环境预测作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公路环境地理信息系统(HEGIS)研究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晓林 《交通环保》2000,21(1):10-12,17
在对公路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HEGIS的可行性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趋势,初步探讨HEGIS在环境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功能研究其开发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THECENTREFORENVIRONMENTALSTUDIES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OBJECTIVESOvertheyears.populationgrowthandindustrialdevelopm...  相似文献   

9.
GIS的发展及其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培军  唐宏 《环境科技》1999,12(3):30-3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应用是环境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GIS可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与决策、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模拟与预测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工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THECENTREFORENVIRONMENTALSTUDIES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OBJECTIVESOvertheyears,populationgrowthandindustrialdevelopm...  相似文献   

11.
实时监测系统大多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图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并以直观的手段供监测以及决策人快速了解当前监测情况的变化.结合工作,总结了大气成分数据监测系统建设中应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具体介绍这些方法是如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图形设计与微机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形管理是REMIS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REMIS图形需求着手,概括图形功能,提出设计原则和实施环境,并介绍了在微机上实现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3.
在板料成形有限元模拟软件系统中 ,图形平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图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并重点阐述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实际应用 ,同时结合图形平台需要提供的功能 ,给出了图形平台各个类的继承关系和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实践表明 ,此平台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将GIS(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大气多源扩散研究领域,成功地解决了GIS与大气污染扩散数据的连接问题,实现了大气污染扩散数据的计算机图形可视化与计算机一次成图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带GIS图形处理和分析功能的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包,该软件包对传统的G-H面源模式进行了改进工作,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及计算精度。对线源模式进行了研究,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及计算精度,解决了在普通微机上实现线源污染扩散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的催化净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近年来汽车尾气催化剂的研究概况,总结了催化剂中常用助剂,特别是稀土助剂在汽车尾气催化剂中的作用。对有关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比较,并展望了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涉及十分复杂的矩阵运算和评价成果图绘制,用Excel加Visual Basic强有力的界面设计功能和MATLAB的强大的计算和图形处理功能,通过在MATLAB中提供的一个Excel Link插件,可以直接在Excel环境下实现环境质量评价中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图表的制作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淮南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淮南市为例 ,探讨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利用GIS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图形显示、输出功能 ,对大气环境进行多因素复合分析 ,建立了基于“变权”思想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污染指数模型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级标准 ,并以图表的形式输出了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利用GIS技术进行城市大气环境研究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所建立的大气环境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标准简单、客观、合理 ,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一般情况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胁迫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情境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特征,并以淮河流域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有胁迫作用,政府是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情境下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不同,表现为情境一(理想状态)<情境二(良性状态)<情境三(一般状态)<情境四(停滞状态)<情境五(糟糕状态);生态治理投资系数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系数的比值越大,则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越小. 实证结果通过有效性检验,表明该研究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可靠性. 当前淮南市生态治理投资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的比值为0.511,表明淮南市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和煤炭开采系统处于一般状态. 研究显示,政府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胁迫作用特征:当生态治理投资系数和煤炭开采技术投资系数的比值为0时,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和煤炭开采系统处于糟糕状态;当比值为(0,1)时,处于一般状态;当比值为1时,处于良性状态;当比值大于1时,两大系统进入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该系统具有信息查询、污染预测预报和系统维护等使用功能。对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研制全省地理信息系统和开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报子系统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The reduction of post-harvest food losses, which are particularly high in perishable crop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important not only from an obligation to avoid waste, but also because the cost of preventing food losses in general is considered to be less than producing a similar additional amount of food of the same quality. In perishable vegetatively propagated crops like the potato, appropriate post-harvest technology is not only required to reduce food losses, but also to maintain the perishable planting material from one growing season to the next.Extensive knowledge on basic post-harvest technologies and principles exists for potatoes. The future emphasis in tropical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be in their low-cost application to specific local problems. In attempting to use known technolog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lessons should be learnt from many past failures where attempts concentrated on the direct transfer of technologies which were successfully used in one location to a similar problem in another location. Basic technologies and principles are universal but their application is location-specific and requires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o-economic as well as technical needs of each location. The best use of limited resources in the transfer and application of known technologies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eams which involve their final client — farmer, merchant or consumer — in their efforts at an early stage, rather than relying on traditional 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xtension approaches.As an alternative to trying to copy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ountries which use high-input technologie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n effort to reduce post-harvest potato losses and to make potatoes available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ir peoples by the year 2000, should investigate alternative low-cost application of basic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