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主要论述了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理化性质、大气化学过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并从流行病学方面讨论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 ,也指出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工作的薄弱环节 ,很多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分析,并对工业燃烧源和小型燃烧源的排放因子、排放测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燃烧源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未来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邵龙义  时宗波  黄勤 《环境保护》2000,(1):24-26,29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PM10和PM2.5研究现状,主要围绕这些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特征、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的一般特性,其主要物理性质大多数取决于粒径;城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组成是可溶性无机盐、矿物颗粒、有机化合物和元素碳四大类。同时,详细阐述了国外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现状,确认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程度与死亡率增加之间的关系。以上海为例,介绍了我国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广一 《城市环境》2002,16(6):21-23
本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研究进展,主要围绕可吸入颗粒物的基本特性、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对其研究动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孙瑛  程学丰 《能源环境保护》2007,21(3):53-56,62
由于可吸入颗粒物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对其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我国北京、南京、重庆等城市对可吸入颗粒物均做过系统的研究,而目前在淮南市仍是空白.总结近年来可吸入颗粒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淮南市在此方面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议,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办公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初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普通办公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分析了粒径分布,并考察了吸烟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办公室内可吸入颗粒以细颗粒为主,PM〈7.0μm的颗粒物占95%以主,PM〈1.1μm的颗粒物占50 ̄70%,吸烟和室外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是普通办公室内窃据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可吸入颗粒物是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以煤炭为燃料的锅炉是主要污染源,燃煤过程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及控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大气颗粒物的分布、危害、来源以及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可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中,68%都存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实证分析,总结了近五年全省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变化趋势,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μm)的研究进展 ,主要围绕可吸入颗粒物的基本特性、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 ,对其研究动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ELPI的南京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对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分布和质量浓度进行连续在线测量,得到了南京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变化特征,表明其呈现双峰、双谷分布,夜间高,白天低,上午高,下午低;结合气象参数,研究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此外,对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也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南京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PM2.5),粒径在0.028~2.31μm的颗粒物占可吸入颗粒物的98%~99%。  相似文献   

12.
城市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在可吸入颗粒物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为人们关注。而对城市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在可吸入颗粒物上的分布研究尤为注目。可吸入颗粒物能部分沉积于呼吸系统,其中1微米左右沉积于肺胞达80%,对人类健康及生物体产生危害。故研究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对防治、控制大气污染,探索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等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气颗粒物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已经成为我国北京等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分析北京市采暖期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气象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0.3,PM3.0,PM5.0为研究对象,于2007~2009年采暖期间在北京市城区设立了93个采样点进行定点采样监测,利用地统计分析工具和指示克里格方法,模拟分析了北京市城区2007~2009年采暖期PM0.3、PM3.0、PM5.0的时空变异性,并建立起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气象条件(风力、温度、湿度)的对应关系,由此分析气象因素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实验半变异函数符合具有块金值的球状模型;北京城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水平自2007年以来污染程度与污染面积均呈减小趋势,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西北次之,近郊区污染重于城区;气象条件是影响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年份不同气象因子对颗粒物的影响是不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污染原因季节冷暖程度的不同,气象条件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有不确定的一面,但仍可找到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4.
可吸入颗粒物是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以煤炭为燃料的锅炉是主要污染源,燃煤过程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及控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大气颗粒物的分布、危害、来源以及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可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丽  朱彤 《上海环境科学》2004,23(6):270-272
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在2.5um以下的粒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极大,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炱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阐述了烟炱生成与排放方面研究的新进展;通过对碳氢燃料在空气中燃烧时烟炱的生成和氧化进行分析,讨论了火焰温度,流场结构等因素对烟炱的生成和排放的影响,为减少高温空气燃烧过程中的烟炱排放量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褐煤与烟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对燃烧褐煤与烟煤两个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显微结构及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煤种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态都以球形颗粒为主,表面比较光滑,同原状飞灰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以实心结构为主,多孔和空心结构较少;随着可吸入颗粒物粒径的减小,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褐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总量要高于烟煤燃烧排放重金属总量,尤其是褐煤燃烧排放As含量明显高于烟煤燃烧排放As含量,原因是由于褐煤中As含量大于烟煤中As含量;褐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总量要高于烟煤燃烧排放多环芳烃总量与煤种的挥发份有很大的关系。研究旨在为大气颗粒物的源识别、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控制与资源综合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影响人类健康的可呼吸性和可吸人颗粒物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归国 《福建环境》2003,20(3):43-45
可呼吸性(粒径小于2.5μm)和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该文将近几年来在可呼吸性和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健康效应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原发和继发性损害,决定这些损害程度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质量浓度、微观形貌和粒径、颗粒物的成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及健康效应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近两年沈阳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的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大量资料,分析总结可吸入颗粒物的 污染现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阐述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来源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与源解析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国内外在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集中在排放特性的研究、模型的建立、内聚力/分离力的研究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上,国内主要进行了有关可吸入颗粒物基本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