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水回用工艺作为我国减排水资源回用技术技术,为我国水资源利用工作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本文将针对中水回用工艺内涵以及中水回用工艺应用创新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中水回用工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中水回用作为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电子、汽车制造、啤酒等几个典型行业中水回用技术,并对回用水质的评价标准如何制定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中水回用作为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电子、汽车制造、啤酒等几个典型行业中水回用技术,并对回用水质的评价标准如何制定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中水回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是良好的中水水源.秦皇岛市中水回用适合采用直接回用的方式.目前,中水回用技术比较成熟,确定中水回用方向和标准,解决好水源质量、技术保障、融资等问题,有计划地实施中水回用,有利于中水更好地服务于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水水量稳定,处理达标后的中水可回用于工业冷却、农业灌溉、城市杂用及河流景观补水等方面。中水回用对缓解城市干旱缺水具有一定作用。以近年来南宁市遭遇的干旱为依据,阐述了中水回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南宁市水资源及中水回用状况,分析中水回用存在问题,提出了南宁市中水回用对策。根据南宁市污水处理厂及潜在中水用户分布,结合南宁市各行业用水实际情况,南宁市中水宜就近回用作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也可由罐车输送用于道路冲洗及城市绿化灌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泰安市水资源和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现状,以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中水回用项目的工艺设计以及应用,探讨了实施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中水回用提出了几点措施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水回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并指出MBR工艺和CASS工艺因其独特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中水回用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生态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住宅小区雨水资源化利用与中水回用是建设节水型城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小区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将雨水收集、雨水分散处理、雨水集中利用、雨水渗透等技术进行集成优化,具有处理效果好、雨水利用率高、管理方便的优点。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属于封闭式污水再生回用系统,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作为小区中水回用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少、工艺流程短、处理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中水回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并指出MBR工艺和CASS工艺因其独特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中水回用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尤其需注意其生态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之下,中水回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分析了佛山市目前供水存在的问题和中水回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中水回用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园林水脉割断、水生生态系统不完善,水体自净能力降低,苏州园林的水环境状况受到很大影响。通过对苏州园林传统水环境保护手法的梳理,提出通过改造河池护坡,修复水生生态系统等师法自然的方法,开发纳米气泡法、生态基法等生态新技术,以及加强园林水循环,重塑优美的园林水景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南地区40多个供水厂原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供水厂原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1)中南地区供水系统原水水质稳定性现状调查;(2)腐蚀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3)原水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变化规律;(4)供水系统水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水质化学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稳定指数和饱和指数配合使用来综合评价水质化学稳定性,并综合考虑pH值、钙离子含量、侵蚀性二氧化碳的影响,研究发现,饱和指数IL小于-0.6、稳定指数IR大于8以及含高浓度侵蚀性二氧化碳会增加水的腐蚀倾向,可根据不同的作用机理选择相应的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现状。水源水的复杂性决定了所选用的强化混凝过程的复杂性。如何保证强化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混凝机理与动力学做出进一步研究,才能更好的对混凝过程进行系统的模拟和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强化混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放养鲢鱼预处理高藻原水的除藻效能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藻类对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净水效能的影响,在某水厂预沉池中进行了放养滤食性鲢鱼去除高藻水中藻类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水华微囊藻为优势种的高藻原水经过在水厂预沉池放养鲢鱼进行预处理之后,藻类总量、蓝藻和水华微囊藻含量分别下降了了61.8%、76.1%和78.2%.原水藻类含量的大幅降低有效减轻了后续常规工艺的藻类负荷,为水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认为鲢的滤食选择和不同的藻类规格是对蓝藻和绿藻不同去除效率的原因.试验表明,放养鲢鱼的生物控制技术适用于处理群体性蓝藻占优势地位的高藻原水.  相似文献   

15.
用GC/MS仪分析了某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和常规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原水中有机物53种,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总量的去除率为95%,常规工艺对有机物总量的去除率为86%。  相似文献   

16.
夏季同一时期3种长江原水浊度和氨氮较低,中央沙库区原水藻类和高锰酸盐指数较高。有机物图谱分析表明,3种原水中多以苯系物、酞酸酯类等小分子有机物为主,浓度均比较低。混凝剂硫酸铝、聚硫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铝铁对于同种原水浊度的去除效果比较接近,其中聚合硫酸铝铁略好。对于陈行水库原水和青草沙库区原水,硫酸铝的最佳投量为30 mg/L,对于中央沙库区原水,在增加硫酸铝投量或改变混凝剂种类的情况下均难以达到良好的混凝效果,而预加氯工艺可有效改善其混凝效果,提高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也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污染形势相当严峻。苏州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由69个自动监测点住组成的网络体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目前的自动监测体系亟需进一步发展提升。文章深入探讨了苏州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网络布局、监测能力、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改善设想,以期进一步完善自动预警监测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姚江水质为pH6.8~7.4、浊度9~20NTU、色度25~37度、NH+4-N1.0~9.0mg/L、NO-2-N0.075~0.25mg/L和CODMn8~18.9mg/L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除污染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池进水处填料层生物膜厚度为0.3~0.5mm,出水处填料层膜厚为0.1~0.3mm,仅为污水处理中普通生物膜厚的1/10左右.当水中溶解氧控制在7~9mg/L时,填料上生物膜全是好气层,无厌氧层存在.生物接触氧化法净水过程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好氧的生物作用过程,包括生物膜吸附,生物絮凝,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及氨氮的显著硝化等作用.生物膜上的细菌主要是高好氧贫营养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19.
严棋 《环境科学》2023,44(4):2136-2146
通过监测饮用水新型污染物从源头到龙头的分布情况,研究明确了藻毒素、内分泌干扰物和抗生素三类新型污染物在各供水环节中的浓度情况,并对各类新型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开展评价工作.结果表明,进厂水中的藻毒素主要以MC-RR和MC-LR为主,内分泌干扰物仅为双酚S和雌酮两种.经过水厂处水工艺后,上述污染物可得到有效的去除.监测期间,除2020年1月检出磺胺类抗生素,其余时段的抗生素类型主要以氟甲砜霉素(FF)为主.FF的去除效果对氯的形态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自由氯消毒相对于化合氯消毒,对FF的去除效果较为良好.藻毒素的风险度、内分泌干扰物的非致癌风险值和抗生素的风险商值均远小于1,尤其在二次供水环节,表明这三类饮用水新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均不构成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20.
水体质量评价已成为当前开展水环境规划管理,以及污染综合防治方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对河流水质现状评价系统的调研分析和对水质状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水质评价法的对比,采用一种全新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上海市苏州河支流之一彭越浦河1993~2003年10年间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综合指数评价法的应用进行的比较,水质标识指数法反映的河流水质信息更多、更客观,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