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阐明了绿色食品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客观原因,以及发展绿色食品对保障食品安全性、解决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实现农业可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回顾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生发展历程,目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生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着重强调要注重保护和发送生态环境,加强生产为基地建设,建设为龙头企业、加强市场开拓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食品污染的现状和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邓红 《陕西环境》2002,9(3):29-30
1绿色食品的提出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在全球范围内,绿色食品产业蒸蒸日上。据资料显示,1994年,美国绿色食品农场总数已发展到2.4万个,绿色食品销售额达25亿美元,1996年接近40亿美元,自1989年以来销售额平均增长速度为23%。阿根廷绿色食品的出口额1991…  相似文献   

4.
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防治水污染的角度,为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水质保证.  相似文献   

5.
绿色意识与绿色食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蓬勃兴起的绿色热潮,这是绿色(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的结果,并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绿色意识的兴起与环境污染及破坏密切相关,而免受污染、安全、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正在风糜世界,这是时代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要把握方向,按“里约宣言”去建设美好的地球环境。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国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对辽宁省辽南地区,瓦房店市老虎屯经济开发区蔬菜生产基地生态环境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该蔬菜生产基地大气,水质,土壤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可以作为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利用废弃物氧化塘底泥,制造有机肥料,既可解决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所面临的肥源问题,也可开发利用氧化塘底泥使之资源化,解决氧化塘沉积问题;即可解决底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解决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所面临的有机肥料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对黑龙江省五常市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并得出其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优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其"三片一线"的绿色食品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9.
《环境导报》2003,(1):21-21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不少城市居民开始钟情绿色食品。然而,我们生活中的绿色食品却并不常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源头”缺少“活水”我国发展绿色食品也有10多年了,但至今仅有不到2000种食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原因之一就在于不少食品生产厂家眼下日子过得还不错,他们不屑于申报绿色食品。他们还未认识到,我国加入WTO后,食品业未来的竞争就在食品“绿”的成色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积极追赶绿色消费的时尚。市场门槛太高现有绿色食品的生产厂家多处于偏远地区,费尽力气也很难寻找到经…  相似文献   

10.
《沿海环境》2003,(9):33-35
绿色食品系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一)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质量。(二)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并制定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生产技术规程,用以规范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三)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四)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绿色食品定义绿色食品所具备的…  相似文献   

11.
依兰航电枢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乃至松花江流域的航运条件、旅游环境,而且促进了松花江航道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项目的建设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施工期作业区水文条件的改变对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造成了影响.营运期库区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发生变化,鱼类组成将由复杂变为简单.因此,本文提出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在连续三年监测数据基础上,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分担率及历史数据均值偏差估算等方法,对五个监测断面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3.
产业帮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贫困识别及精准帮扶对扶贫产业效率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基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534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分析框架检验了贫困识别和精准帮扶后村域之间及农户之间的种植业产业效率差异,并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贫困识别及精准帮扶显著促进了种植业产业效率的提高,贫困村的效率绝对值高于非贫困村,脱贫户的效率绝对值高于贫困户;(2)政策因素是造成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脱贫户之间种植业效率差异显著的关键因素,其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种植业对贫困村、脱贫户的影响尤为突出;(3)年龄对贫困地区种植业产业效率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55~60岁属于产业效率提升的拐点;(4)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会促进种植业产业效率的提高,但农户仅具有不等年限的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水平对其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建议继续实施产业帮扶政策并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缓解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及贫困户与非贫困户间发展失衡的矛盾;提升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提高扶贫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苹果为主的黄土高原经济林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耗水量不断增多,潜在的水安全风险增大。量化苹果生产水足迹,讨论苹果生产扩张带来的水安全风险,对科学指导未来黄土高原苹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rcGIS和CROPWAT软件,选取2000—2019年黄土高原44个市(州),探究了苹果水足迹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水安全风险。结果表明:2000—2019年,黄土高原苹果种植面积增长了1.3倍,产量增长了3.1倍,呈“北移西扩”的发展趋势;苹果绿水足迹占比的空间分布与降雨量基本一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蓝水足迹空间分布正好相反;苹果水足迹总量从74.42亿m3增长到108.04亿m3,占农业耗水量的比例由42.78%提升至65.63%,灰水足迹占比高达13.88%,黄土高原苹果生产面临严峻的水安全风险。因此,应适度控制黄土高原苹果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本文可为评价黄土高原苹果种植规模扩张背后的水安全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约束地区种植结构优化研究——以华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除了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栽培技术之外,调整种植结构也是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论文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节水高效种植结构调整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克服了以往模型研究中存在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局限性。并应用该模型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华北地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该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定量分析运算,提出了该区2010年和2030年的节水高效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该方案重点压缩了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扩大了低耗水作物种植比例,种植业用水效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全球三大黑土地之一,富饶美丽的黑土地是发展有机农业最好的地方。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和基础条件,划分了各类种植区域,探讨了有机农业发展方向,为黑龙江省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秸秆、粪污污染重,严重制约了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成为流域污染治理的重要难题.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发展、废弃物协同消纳循环,能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筛选美国、荷兰、丹麦等优势国家,在此基础上开展种养平衡综述研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指出我国种养平衡缺乏统筹规划、区域适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种养废弃物污染防控与高质利用衔接不足等瓶颈问题,并提出顶层设计流域内种植与养殖污染协同控制体系、科学计算种植养殖比例和规模、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种养废弃物绿色循环市场化应用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种养循环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藏东南地区发展烟草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种植业对藏东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就该区发展烟草种植的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性、发展规模和战略对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旨在引起有关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以促进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初步分析新疆有机水稻种植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情况,为今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水稻有机种植方式下,重金属、农残含量要低于常规种植方式,而有机质明显要高于常规。有机水稻种植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有利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发展历程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种植业对农业面源污染贡献不容小觑.已有治理技术并不在少数,但受技术参数模糊和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朗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技术应用和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对此,本研究基于近20年国内外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发表论文,明确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体系框架,梳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不同方向技术对生产投入、产量及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效果,对新时期下我国植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发展前沿趋势作出预判.本研究构建了源头削减、过程拦截和养分回用这3个领域以及栽培、生态沟渠和尾/废水等14个方向的技术体系.结果发现,源头削减领域获得了最高关注度,研究方向多且热度仍在不断提升;我国对其中肥料方向技术的研究集中度较高.相比之下,过程拦截和养分回用领域的技术较为单一和欠缺.养分利用效率提升、转运过程调控和土壤添加剂使用将是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未来的主要着力点和抓手.农田基础设施的配套及后端净化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集成、耦合多领域技术,进一步确保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