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分析2013年大气降水pH值及近10年历史演变的方法分析丹东市酸雨污染现状、特征,并从污染源和气候条件解释酸雨形成的原因,确定酸雨的形成受外来空气污染物影响较大,而酸雨强度的大小具有本地环境条件和环境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气降水pH值历史演变和pH值分段分析的方法分析丹东市酸雨污染现状,并从污染源和气候条件解释酸雨形成的原因,确定酸雨的形成受外来空气污染物影响较大,而酸雨强度的大小具有本地环境条件和环境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降雨PH值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夷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2):34-34,44
随着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酸雨出现的频率增加。我国把酸雨研究列入了“八五”科研工作重点,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以上海市南市区1985年至1994年的降雨资料,对连续性降雨pH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1 时间、地点及方法 于1985年至1994年间,用国家环境保护局编写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测定了上海市南市区降雨的pH值及降雨  相似文献   

4.
空气冷凝水与降雨的化学成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空气冷凝水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离子色谱仪等对冷凝水与降雨中化学成份的分析 ,并考察降雨前后空气冷凝水中可溶性化学成份的对比 ,发现空气冷凝水与降雨的化学成份显著相关 ,且冷凝水中大部分阴阳离子的含量比雨水低 1个数量级 ,降雨过程中的水汽冷凝水化学成份与降雨前相比有些成份下降 ,而有些则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气降水pH值历史演变和pH值分段分析的方法分析丹东市酸雨污染现状,并从污染源和气候条件解释酸雨形成的原因,确定酸雨的形成受外来空气污染影响较大,而酸雨强度的大小具有本地环境条件和环境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6.
长江沿线城市酸雨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江沿线六城市的酸雨现状比较分析,论述了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天气系统对酸雨形成的影响,并对沿江城市酸雨强度及分布进行了划分,提出了我国自东向西第一、二级阶梯地形的分界线即为长江沿线二个不同酸雨区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阜新市“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酸雨的变化规律,用监测数据的方法说明酸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变化规律,阐述了阜新市政府防治酸雨的具体措施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酸雨污染与防治:浙江区域酸雨趋势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浙江省的酸雨现状,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浙江省酸雨的相应技术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和平 《陕西环境》1997,4(1):11-14
本文对陕西省酸雨特征与燃料结构特点、大气污染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酸雨的危害;提出了陕西省防治酸雨的对策,抗酸雨的技术指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湖南省“十五”期间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角度研究了全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通过预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酸雨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湖北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对我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的防治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省“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控制规划,并从工业点源治理、城市清洁能源两大方面安排了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十五”期间全省共安排重点项目45项,计划投资960282万元,项目完成后削减二氧化硫19.19万t/a,实现“十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局地污染源对大连地区酸雨形成的影响,在市区及县级市布设监测点对酸雨进行监测,并获取酸雨点位附近局地污染源的酸性污染物排放量,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分析局地源对大连地区酸雨点位分布和频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距离大污染源较近的点位受局地源影响较明显,但市区酸雨频率高低与局地源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大连地区酸雨的形成除了受本地源的影响外,还应存在其它更复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酸雨防治迫切性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芝英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9):46-47,50
文章从水体,植物,建筑群,人体健康等几个方面,详细讨论了酸雨防治的迫切性,通过对宜宾,桂林,宁波等几个的酸 雨调查监测进行综合分析,对我国,尤其是宁波地区的酸雨污染现状提出了看法,并结合地形各种因素对酸雨的防治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浩波  司蔚 《环境科技》2000,13(4):22-23
依据江苏省部分城市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八五”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不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湖北省环境监测网所采用的三种监测方法所得的大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及“五日制”监测法和“2 4小时连续监测”法的特征 ,提出了用综合污染系数法 ,分析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同时 ,对这种新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证 ,并运用该方法分析各城市空气中主要、次要污染物及其变化趋势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酸雨对金属材料料危害的规律性,重庆市环保局组织了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开展了“模拟酸雨对金属材料的危害研究”课题,一年来他们成功的将塔费尔直线外推法电化学测视技术和盐雾腐蚀法对六种常用金属材料:碳素钢、桥梁钢、镀锌件、镀铬件、工业纯钢、工业铝等在不同模拟酸雨介质中进行大量的系统的测视工作,用定量的数据反映了酸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规律性。1985年7月重庆市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课题进行技术鉴定,一致认为:该研究所选定的材料有代表性,应用上述两种方法研究模拟酸雨的危害是科学的、成功的,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相符,说明数据是可靠的;该研究是全国最早完成的模拟酸雨对金属材料的危害研究课题,测得六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模拟酸雨介质中的腐蚀速度,定量地反映了酸雨对金属材料的危害的严重性和规律性,这对于酸雨的科学研究与防治,对于金属材料的选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具有现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酸雨状况有发展严重的趋势,酸雨的面积有增加的倾向.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酸雨的基本情况,解释了酸雨的危害情况,对酸雨的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江苏省的具体情况,着重分析江苏省的酸雨状况,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表面冷凝法收集深圳市6个不同区域的空气冷凝水样品,研究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对周边环境空气冷凝水化学组分的影响程度,并测量分析在不同时段,由于工业生产等人为活动,空气冷凝水中重金属及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区样品的Cu浓度最高可达261.9μg/L,其Pb浓度为居民区的7倍。工业生产、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冷凝水的化学组分,施工的建筑粉尘导致居民区区域样品中Ca2+浓度(3.49 mg/L)比道路周边(1.98 mg/L)高76.3%。工业环境对空气冷凝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在交通高峰期17:00—21:00各指标明显上升,非高峰期时段冷凝水中SO2-4、NH+4及NO-3的浓度分别为1.82,3.10,0.73 mg/L,而交通高峰期为3.67,6.12,2.27 mg/L。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酸雨的变化趋势及来源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大连市的酸雨污染呈波动趋势,2009年的酸雨污染最为严重,酸雨频率达到40.3%,pH均值4.84,属于中酸雨污染。大连市酸雨的来源受外来地区输送的影响较大,大连市本地源排放对硫和氮的湿沉降的贡献仅在10—20%之间;外来源中,山东排放的贡献占30~40%,辽宁其他区域的贡献10%左右,同时日本、朝鲜和韩...  相似文献   

20.
酸雨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酸雨的形成机理、形成要素、危害及酸雨的分析、监测和预测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指出目前酸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酸雨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