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球粒陨石全岩组成、球位和碳质球粒陨石难熔包体的元素丰度分布特征揭示的陨石母体早期化学分怕的证据,论述了太阳星云条件下球粒陨石母体经历的化学分馏过程,难熔元素、亲铁元素和挥发性元素各自的化学分馆特征,这些特征保存了母体早期形成过程——凝聚阶段的信息,说明凝聚作用是太阳系原始行星母体经历的主要化学分馏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是一个具有异常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小陨石群,由于它们形成于异常的母体环境而表现出许多明显不同于其他球粒陨石群的特殊性质,例如,对它们的母体物质来源、形成区域、氧化还原条件、吸积温度、变质作用以及母体数目、与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之间的成因联系等等,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3.
陨石母体间的高速碰撞会在陨石体中产生大量的冲击效应,它主要包括冲击变质和冲击角砾岩化。冲击变质基本上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发生的,而冲击角砾岩化是在开放体系中进行的,它包含了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冲击变质与冲击角砾岩化是普通球粒陨石冲击作用的两个重要效应。一般来说,冲击角砾岩含有受冲击变质的角砾或岩屑。本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冲击作用对普通球拉陨石的岩石学特征及物理与化学特性(矿物结构、热释光和稀有气体等)的影响,计算了主要陨石类型中特征冲击结构形成的最小碰撞速度,描述了不同规模球拉陨石母体之间的碰撞情形以及冲击变质与冲击用麻岩化形成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球粒陨石都遭受过热变质作用,结果其结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均发生了变化。这种热变质作用是由于太阳星云凝聚产物吸积形成的陨石母体或小行星受到迅速加热所致。热能来自吸积能、中短半衰期核素的衰变能、~(235)U的诱发裂变能和长寿命核素的衰变能。由于受热程度的不同,产生了具有不同热变质程度的产物,即不同岩石类型的陨石。本文对属于不同化学群和不同岩石类型的球粒陨石的热变质特征和物理化学条件作了专门的综述,同时还对几种球粒陨石母体可能的热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7个南极球粒陨石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讨论了这些陨石的元素丰度分配特征及南极陨石与非南极陨石的元素丰度差异,并划分了这7个南极陨石的化学群:Y791717(C3),Y74193(H5),ALH76006(H6),ALH77214(L3),Y75271(L5),ALH76001(L6),ALH76009(L6)陨石。  相似文献   

6.
<正> 众所周知,陨石象地球岩石一样,也是由矿物组成的。但是,由于生成条件和保存环境不同,陨石矿物的种类和共生组合与地球矿物就不尽相同。究竟现在发现了多少陨石矿物,它们有哪些特点,这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本文打算对这个问题作简单的介绍。 陨石矿物有原生的和次生的,不过有少数矿物既可是原生的,也可是次生的。原生陨石矿物是陨石到达地球以前陨石本身固有的矿物,它反映了陨石的生成条件和在地球外的保存环境,因此成为陨石矿物研究的重点;而次生陨石矿物则是陨石物质在地球风化  相似文献   

7.
太阳系内轨道相交的陨石母体间的高速碰撞,会在陨石体中产生大量的冲击效应,包括表土层和角砾的形成以及由冲击作用导致的冲击变质等。这些冲击效应在所有主要的陨石类型中几乎都可以观察到。因此,研究这些冲击效应,可以推测陨石母体碰撞碎裂时的动力学条件及其空间环境,揭示其早期的动力演化。介绍了陨石演化过程中冲击效应形成的主要阶段和陨石母体相互碰撞的4种基本形式,并给出了主要陨石矿物某些冲击特征出现的压力范围和冲击效应产生的最低碰撞速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8.
用裂变径迹法对岩庄陨石(H6)、寺巷口陨石(L6)和吉林陨石(H5)的铀含量和微观分布进行了测定,得到岩庄陨石钟含量为13.52±0.99PPb,寺巷口陨石铀含量为19.14±0.99PPb和吉林陨石钠含量为12.59±0.66PPb。吉林陨石球粒铀含量为6.74±0.83PPb,低于吉林陨石全岩铀含量。对吉林陨石进行了高温加热处理后发现:当加热超过一定温度后,球粒铀含量降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温度越高,球粒铀含量降低越快。根据测定结果,对陨石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中国的湖泊沉积年纹理,并通过这些年纹理的矿物组成、藻类种属、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年纹理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 1 前言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独特的还原矿物组合(包括陨硫钙矿、硫镁矿、陨硫铁、陨硫铁铜钾矿、陨硫铬铁矿等)和矿物化学组成特征(含Si铁纹石、富FeO硅酸盐等)表明,它们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玻璃陨石具有高的SiO2及低的CaO和MgO含量,主量元素的含量以及老石化学的特征与澳大利亚、印支、菲律宾和爪哇的玻璃陨石相近,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成因。海南岛玻璃陨石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它们的Th/Sc比值为1.03~1.17,Th/Sm比值为1.67~2.18、Th/U比值为4.95~87,Rb/Ba比值为0.316~0.364。REE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特征与北美页岩和东海大陆架沉积物极为相似,揭示了它们可能的源岩为较新的沉积物。  相似文献   

12.
一、绪言 现在所采用的各种球粒陨石分类体系和命名法,没有一种是十分令人满意的。问题在于这些分类体系几乎完全是根据球粒陨石化学上的差别,而没有考虑到球粒陨石的特性不单单取决于其化学成分这个事实。许多球粒陨石尽管其在矿物、结构和成因方面是不同的,但在化学成分上却是相同的。这些差别的重要性在地质学中一向是公认的,于是不同的岩石分类法便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3.
陨石中的天然辐射损伤径迹,对研究陨石的辐射历史,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本文讨论Pu~(244)裂变径迹的鉴别以及托路卡陨石母体的冷却速度。 我们用已知的蚀刻剂对托路卡铁陨石包裹体中五个不同的硅酸盐矿物的天然径迹进行了研究。结果列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已确证陨石是保留原始成分和结构特征最多的太阳星云凝聚物,而小行星带又是陨石的源区。因此,本研究在对陨石的化学成分、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以及目前对太阳星云压力密度的计算和蒸发-凝聚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陨石的凝聚成因,从而为建立小行星区乃至整个类地行星区的星云凝聚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月球研究者长期以来感兴趣的是在月球演化历史中关于火山作用的一系列问题:1)月球上有没有火山岩?如果有,其熔体是由大的陨石撞击产生的呢?还是如地球熔岩一样是由其内部作用过程产生的,它们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又是什么;2)有没有花岗状岩石;3)构成月壳的主要岩石类型在月海及高地的分布如何;4)不同岩石类型的同位素年龄有多大等等。此外,地球化学工作者还提出能否通过月球物质的研究导致在月球上发现矿床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没有获得月球样品以前是难以解决的。1967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宇宙航行员首次从月球采集了样品,为直接测定月岩的同位素年龄、研究月球样品的物质组成(岩石类型、矿物成分、主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究绿泥石对CO2-水-岩石相互作用的影响,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层的黏土矿物组成,利用先进的数值模拟软件TOUGHREACT,研究了绿泥石缺失条件下盖层封闭性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封闭性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绿泥石缺失使盖层中的地球化学反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矿物体积分数的变化量减小,盖层的自溶蚀效应减弱;矿物的化学行为(由沉淀为主转化为以溶解为主或由溶解为主转化为以沉淀为主)发生了逆转;CO2-水-岩石的地球化学进程大幅减缓;CO2的矿化捕集作用明显减弱,且CO2矿化捕集量一直小于0,不利于CO2地质封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建立了断面域兴安、松嫩地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岩石组成模型,估算了地壳—上地促各结构层的元素丰度(地壳53种,地幔34种)。根据不同结构层的元素丰度,建立了兴安、松嫩地块地壳—上地幔垂向地球化学分带。兴安、松嫩地块化学组成的横向对比表明每个地块都有其独立演化历史。与华北地台南缘化学组成对比表明两地块与华北地台无明显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8.
ODP 184航次 114 4孔位于南海北部陆缘 (2 0°3.18′N ,117°2 5 .14′E ,水深 2 0 37m) ,在岩心样品中发现的微玻璃陨石主要赋存于 386 .17~ 386 .2 7mcd处 ,这些玻璃陨石主要以球形和椭球形为主 ,可见泪滴状、马鞍形、扁豆形、圆盘形、哑铃形、翼形、异形等形态和不规则状碎片。通过微玻璃陨石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 ,并用Harker图解讨论了主量元素氧化物之间的相关性 ,同时结合Niggli参数进一步深入探讨微玻璃陨石的母源物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ODP114 4孔微玻璃陨石属于澳亚散落区内的普通型微玻璃陨石 ,其母源物质成分复杂 ,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一种可能是化学成分没有太大变化的碎屑沉积岩 ,另一种可能是粘土及杂砂岩等。  相似文献   

19.
广西玻璃陨石分布于桂南、桂西一带,用裂变径迹法测得其绝对年龄为0.65~0.69Ma,化学成分与印度支那玻璃陨石相近。广西玻璃陨石的分市属于澳亚撤布区,这使澳亚撤布区玻璃陨石溅落范围的北界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另外,分考古工作者感兴趣的是,在百色盆地发现了与玻璃陨石同产于同一层位的旧石器,用玻璃陨石的年龄作为佐证,为解决20多年来一直困惑着考古学界的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和古人类活动年代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岩石冲击变质作用的研究很受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与地下核爆炸和空间计划紧密联系的。 地下核爆炸是在岩体中产生特征冲击效应的最好方法,其规模和矿物变形程度可以与陨石撞击相比。为了搞清岩石经受陨石撞击或核爆炸冲击所产生的永久变形的性质和程度,有一些学者进行了一系列人工冲击试验,进一步丰富了有关岩石冲击变质作用的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