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心理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宏  江红 《山东环境》2001,(1):23-25
对“环境心理学”作为用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人与各种环境关系和行为的学科产生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环境心理学”中“环境”的内涵应是引起心理反应的各种周围属性的综合,是由人的种种社会集合(基于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往的人们形成的社会单位)以文化媒介形成的社会环境和围绕着个体和社会集合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组成。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是“环境污染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是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并以之作为环境污染物转移、 积累对人的心理 学指示指标;探索人类生活、工作时所需气候、饮食等最佳心理学感受时的条件以及文化媒介在提高人类环境意识和生存文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俞国良 《环境保护》1989,(11):27-28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中最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联系并分析人类经验和活动与其社会——物理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与发展的规律。1978年,以比尔(Par L.A.BeLL)为首的三人合著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环境工程》2021,39(1)
<正>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旨在发展人工环境设计人性化,改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类理论与实践研究。从学科性质上来讲,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社会心理学范畴,并且与工业心理学等学科颇有渊源。此外,环境心理学还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性,不只涉及建筑学、环境科学,而且与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有密切联系。环境心理学中关于回归人本、地域空间文化、边界效应等理论的应用,可以研究作为环境主体的人在不同环境中活动对环境的心理反应,有利于创建回归人本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安全心理学理论在HSE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了解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发生事故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复杂心理现象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人的心理过程包括反映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和对待以及改造客观现实的意向过程.认识过程主要包括人的感知和思维过程,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心理活动.意向过程包括人们的情感、意识和注意等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商业资源中环境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缺少合理利用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环境资源商业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分析了从众心理在其中的应用。建立从众心理——环境资源理论模型,模型中自变量为不同时期投资者对环境资源的投资力度,因变量为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实证研究表明:在对其他一系列自变量进行控制后,投资者的投资力度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有很大影响,投资人越多、投资力度越大,环境资源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各门学科、各个部门都十分重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出现了心理学的不同分支,几乎遍布各个领域。而在环境科学领域建立自身的心理学科,无疑将给环境科学研究及环境施政注入新的活力。已有的报道表明,环境科学的心理学研究仅限于揭示  相似文献   

7.
《环境心理学的体系及其应用研究》是由程麟老师主编,于2019年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一本关于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著作.本书共有九个章节,本书是由从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环境压力与环境危害、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噪声以及控制等的几方面构建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对环境心理学在居住环境设计、教育环境设计以及公共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8.
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人们必须立即改变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多种危害环境的行为模式。因此,对处于社会不同角色的环境行为个体,探讨影响群体中个人环境行为的各方面因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和策略来影响人们的环境行为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不仅在宏观的层面上分析了我国环境管理中政府、企业、公众三大主体的行动现状与不足,还结合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在微观的层面上探讨了个人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如:环保意识、从众心理、习惯)及干预方法(如:环境教育、提示、强化技术、强制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国内环境心理学对于环境保护行为研究的不足,更好地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确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的解决,继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心理社团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社团的发展却受到各种问题的制约。文章试图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从积极心理学基本内涵的三个层次来探讨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寻找心理社团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通过视觉从外界获得信息的效率和质量与照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而且人维持基本的视觉功能也依赖于照明,因此照明条件是作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分析光环境中影响人的工作效率与心理舒适度的因素的各种可能状态与光环境质量的关系,参照建筑行业的光环境指数综合评价法对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照明环境进行了评价,从而确立了两个工作面照明环境的质量等级,并据此提出了改善井下照明环境的措施。该研究可对煤矿井下其他作业地点的光照环境评价与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论,归根结底是网民的一种情绪上的理性表达或是非理性宣泄。从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对网络舆论进行研究,可谓是对其本源式的探索。《心理学视野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作为学术著作,曹茹教授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的视角系统研究了网民心理与网络舆论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引导网络舆论的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一些企业学习国内外现代科学管理技术,这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作为心理学,研究人的情绪、心理规律与安全生产的密切关系,便是一个范畴。本文试从几种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现象,探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1 影响安全的主客观因素美国安全管理专家塔兰茨给事故下了一个定义,即事故是一种意外,但未必是致伤的或造成破坏的事件。这种事件会妨碍任务的完成。事故发生前一定会有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条件;或既有不安全行为又有不安全条件。影响安全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客观的,即物的因素(如机器设备、工…  相似文献   

13.
尘肺病系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一种职业病。由于它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患病,康复十分困难,它给患者带来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不言而喻。人具有非常丰富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尘肺病人是职业有害因素的受害者,其心理活动比健康人群更为复杂和多样。因此,如何治愈尘肺病人的心理创伤,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使其早日康复,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任务。几年来,我们运用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对472例尘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992~1998年…  相似文献   

14.
环境有各种形态,如生态、政治以及学习环境等等,都是人们赖以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场所,关系极为密切。它能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反应,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情绪的变化按其发生的强弱和持续长短,其基本形状有以下四种: 1.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研究环境美感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进而探讨这种作用对人们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因此,环境美学的研究涉及到声学、色彩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态学、工效学、造林与园艺、建筑学及城乡规划等许多学科。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督人员优化组合是环境监测行业体制改革中探索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环境监测人员优化组合中几个方面的心理关系,分析了影响心理相容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心理相容素质,搞好优化组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别是对以实际操作活动和直接经验为心理发展基础的幼儿来说,受环境的影响更大。这正如当代幼儿心理研究所提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班级的室内环境是幼儿教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环境噪声主观评价的调查研究和环境噪声的测量调查,是研究环境噪声污染的二种主要方法。为了正确反映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人产生的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应把噪声的主观评价调查结果同客观测量的物理量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杭州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城市之一。据统计,杭州市每年接  相似文献   

19.
谭新伦 《环境》1994,(6):26-27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把加强环境保护列为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一。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转变将通过各个环节对环境管理产生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管理的对策和方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一、明确环境资源的商品属性,建立和培育环境市场自然环境既是人类获取各种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又是具有自净化功能的环境容量资源。环境资源中既有维护自然环境系统正常运转功能的自维持性资源(如生物多样性),又有具有为人类提供精神和心理享等功能和舒适性资源(如旅游景  相似文献   

20.
对电视记者而言,如何让那些不愿面对镜头的人开口说话,接受记者的采访?与采访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在采访活动中给予对方心理支持、善用心理学中的示弱定律、转移受访者的注意力,这些都是在采访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