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伟利 《环境》2007,(10):54-57
在东莞"创模"过程中,水环境治理是重中之重.东莞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投身其中,为换取一江清流,做了大量工作.本期我们将记录东莞水环境治理过程,寻求破解水环境治理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之所以愿意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沙坪坝区是重庆主城核心区、科教文卫大区,党委政府在领衔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之初,便确定了"民意是创模最大追求"的人本理念,注重改善环境民生,开展多元创模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携手100万沙区人凝心聚力,同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共染科教文卫大区天地绿.七大专项行动改善民生维护民益"创模是为我们老百姓办的一件民生大事!"沙坪坝区都市花园片区的居民说,"油烟问题解决了,我们终于不受其害了,通过参与餐馆油烟整治,我们对环保和创模工作更了解了.  相似文献   

3.
莞宣 《环境》2009,(12):32-33
东莞创模?当许多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以加工制造业闻名的经济强市时,2002年勇于创新的东莞人却大步踏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创模)道路,在发展经济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打造宜居生态新城。  相似文献   

4.
郝未宁  武婷 《环境保护》2013,41(10):47-49
"公众对环境保护满意程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城考、创模以及生态省(市、县)创建中担当着特殊的角色,但研究和实践表明,该指标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确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将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开展多年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和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下简称创模)、生态省(市、县)工作,也设计了"公众对环境保护满意率"指  相似文献   

5.
杨伟利 《环境》2007,(12):58-61
2005年6月,东莞市成立了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李毓全为首的创模领导小组,开始"创模"筹备工作.自此始,东莞市创模领导小组以"创模"为目标,以莞人福祉为出发点,引领东莞开始了"创模"征程.  相似文献   

6.
作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会客厅,渝中区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坚持把创模工作作为优化城市环境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创建成为市级环保模范城区后,明确了"12456"工作思路,全力攻坚创模难点、重点,创模工作深入有序推进,城市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渝中区居住区和商业区混杂,燃煤、油烟、噪声污染突出,背街小巷市容市貌环境较差,市民投诉较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导向,通过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创模带来的变化,享受到创模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巴南区在成功创建重庆市环境保护模范区后,乘势而上,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巴南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与魄力,出重拳、用实招,强力推进次级河流综合整治、"蓝天行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等创模重点工程,构建起了部门、镇街联动的齐抓共管格局;人民群众对于创模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形成了"联防联控、共创共享"的浓厚氛围."环境保护关系全局、不抓环保就是失职"的理念已经在巴南区各级党政机关干部中广泛传播.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已经成为巴南区"打造江南新城,建设幸福家园"的战略举措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泰州市创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指导思想、差距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创模中的重点工程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创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1997年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综合布局,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国模")称号的地区必须进一步巩固"创模"成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工业园区管理,完善属地管理制度、强化部门协调作战,从而实现由"创建模范城市"到"巩固模范城市"的战略转变;必须构建"后创模时代"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创建,从而实现由"环保模范城市"到"生态示范城市"的战略提升。  相似文献   

10.
作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会客厅,渝中区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坚持把创模工作作为优化城市环境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创建成为市级环保模范城区后,明确了12456工作思路,全力攻坚创模难点、重点,创模工作深入有序推进,城市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渝中区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