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江南造山带东端北缘皖赣相邻的鄣公山地区广泛分布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新元古代早期火山-沉积岩系。区内自晋宁主造山期以来历经多期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本文着重对鄣公山地区陆内造山阶段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进行讨论,区内北东-北东东向展布的、自北向南多层次中高角度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为最显著的构造变形,由瑶里-鄣源-江潭为主逆冲-推覆断层的北部平里-凫峰逆冲-推覆系和以清华-官坑-五城断裂为主逆冲-推覆断层的南部鄣公山-漳前逆冲-推覆系,以及它们内部次级叠瓦状逆冲断层组合而成。逆冲-推覆构造主体形成于早燕山期。逆冲-推覆体自北向南增生,具前展式扩展方式,推覆体属未脱离"母体怀抱"的短距离运移。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印支-南海板块向北强烈推挤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下。  相似文献   

2.
江西九岭地体南缘武功山地体北侧以及其间的萍乐盆地内,有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分布。逆冲推覆构造的类型有两种──逆冲推覆型和重力滑覆型。逆冲推覆构造具有横向上对冲挤压,纵向上多层滑动的特征,据此笔者建立了一个可能的多层滑动──对冲挤压模式,并根据地质和同位素年龄资料讨论了逆冲推覆构造的演化历史,指出区内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间为中生代晚期(119.6Ma)。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的临河-集宁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北缘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它主要由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等构成.推覆构造自南向北可分为叠瓦逆冲推覆构造带、紧闭褶皱-逆冲断层变形带、宽缓褶皱-断层转折褶皱带、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带等4个变形带.断裂带从韧性到脆性表示了其出露深度不同,并有由南到北活动强度逐渐减弱的趋势.该区主要分布有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和以煤、大理岩为主的非金属矿床.区内金多金属矿床多与韧性剪切带有关,断裂构造为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空间,也是成矿物质的通道.研究指出了该地区的找矿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政和—大埔断裂带经历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不同地段的时空演化特征有所差异,总体上可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即:①前加里东期(?)—加里东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D_1),发生于中、下地壳,是顺层剪切(固态流变)的结果,为纯韧性变形,②印支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D_2)——政和—大埔断裂的形成,以平移型剪切为主,形成S——C糜棱岩,为半韧性变形环境;③印支末期—燕山早期逆冲—推覆作用(D_3),为多层次逆冲推覆,东部所谓的“天窗”部分为这一时期逆冲岩片的残留体,随着早燕山期花岗岩的侵入逐渐过渡到伸展拆离环境,同时西部推覆体后缘出现拉张,形成有限的火山岩盆地,为半脆性—脆性变形环境;④燕山期(—喜山期)伸展—拆离作用(D_4),在相对年轻的拆离断层之下出露变质核杂岩(如稻香组和熊山岩体),并形成裂陷盆地堆积(梨山组),东部部分“天窗”属这类成因,形成环境跨度大,为半韧性→半脆性→脆性。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万载县野猫冲铜矿床为中低温热液(成矿流体)沿构造破碎带蚀变-蚀变岩型铜矿床。在地表地质调查、钻孔岩芯考察及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野猫冲铜矿控矿构造进行详细研究,表明北东东向大型叠瓦状推(滑)覆构造控制矿区内各地质单元的延深与展布,北东向韧性剪切变形带控制矿区铜金矿体的展布,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韧性剪切断裂之间的次级层间破碎带和小断裂带内,带内发育较强的动热变质,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发育。矿石以黄铜矿为主,贫硫,成矿流体具有多期次的活动、叠加改造的特点。上栗-潭埠-宜丰断裂带自西至东已发现20余处铜多金属矿床(点),显示该带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部重要构造带,武夷——云开构造带北段的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古压力(静压力和差异应力),古温度及它们的演化。从变形构造动力学观点入手,划分了不同构造旋回的变形变质作用,测试了变质变形的压力,温度和差异应力,进而分析了变形变质特征反地质构造环境,讨论了本区中生代以来的三期推覆构造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皖南在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剧烈活动期间受到由南(东)向北(西)的应力挤压,形成近东西向的隆起。结品基底由南向北推覆,而隆起带中及南侧的部分浅变质岩系及其上沉积盖层沿基底及层间滑脱面产生由北向南的重力滑动,后缘形成褶皱。侏罗—白垩纪,皖南发生多次被动拉张的断陷盆地,前缘加厚并形成(倒转)褶皱。侏罗—白垩纪,皖南发生多次强度不同的多层次滑脱—逆冲推覆作用并伴随岩浆活动,到晚白垩世发生由南东向北西的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从而完成皖南中生代板内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59-164
江西新余式硅铁质沉积变质铁矿分布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北缘,扬子陆块东南缘的逆冲推覆变质岩带内。本文对以往勘查中涉及较少的铁矿床变质作用特征进行研究,介绍了新余式铁矿田含铁岩系变形特征、含铁岩段变质岩石特征、含铁岩系变形与变质作用的相关性以及铁矿形成的过程,认为其原始含铁岩层主要来源于晋宁期形成的古陆块,活动大陆边缘裂陷海槽复理石沉积及海底火山活动提供了部分铁质。原始含铁岩段的铁矿物由下而上随岩类的演变呈现由镜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相序及其变化,主要受沉积时水体深度不同所产生介质的Ph、Eh条件支配,形成从氧化至还原环境的制约所致。含铁岩段经区域变质形成强度规模不等的四期变形,产生多起褶皱叠加并伴随变质作用,低温动力变质变形形成的绿片岩相变质与铁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正> 阿尔纳博尔逆断层出露在本阿尔纳博尔的西侧,是一条大逆断层,其上盘是阿尔纳博尔推覆体中的刘易斯花岗片麻岩,下盘为寒武系下部叠瓦状构造体(图1)。刘易斯花岗片麻岩紧贴逆断层一面发生了强烈的糜棱岩化,而且塑性变形作用产生了一个宽约10m 的、由板岩组成的板状体。这条剪切带的宽度还不太清  相似文献   

10.
<正> 喀尔巴阡内侧凹槽(Ciscarpathian tro-ugh)包括内带和外带,两者为斯泰布尼克区域性逆掩断层所分隔。内带分为鲍里斯拉夫-波库特和桑博尔两个推覆体,钾盐矿床分布于内带。在鲍里斯拉夫-波库特推覆体,钾盐集中于沃罗特沙含盐岩系中,在桑博尔推覆体则  相似文献   

11.
江西北部成矿地质环境与成矿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江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沿海前陆推覆冲断带,与扬子、华夏古板块结合带叠加部位。有色金属矿床的形成、演化,具有“多次成矿叠加、燕山期最强”;“块、带”成矿分区,块体边缘深断裂带聚矿,沿前陆推覆冲断带“向洋”分带;走滑剪切、扭动与推覆构造复合控岩控矿;岩浆多层次造浆、多层次就位成矿;大型矿集区产布环境的偏在性等成矿特征。具有较大的矿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2.
闽东南长乐—南澳构造带沿线出露大面积白垩纪花岗岩岩基,普遍存在岩浆混合现象,肖厝侵入岩是其中的代表性岩体。野外观察和化学分析表明,肖厝侵入岩由二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以及该两种混合端员岩浆混合形成的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过渡岩类组成;岩石总体富碱、富LREE和LILE、贫HFSE;A/CNK=0.82~1.05,属准铝质-微过铝质钙碱性系列,部分受流体交代的岩石A/CNK值可升高至1.69;岩浆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元素的选择性富集/亏损和同位素组成的均一化,(87 Sr/86 Sr)i为0.7055~0.7061,εNd(t)为-1.9~-3.0。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肖厝侵入岩的岩浆混合开始于约136Ma,于121Ma时初始侵位于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了肖厝侵入岩的成岩机制,提出岩体侵位早于长乐—南澳构造带的变质变形作用,两者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118~100Ma时该构造带曾发生过深层次地壳逆冲推覆,使形成于中—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和肖厝侵入岩共同快速上升至地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活动冲断层带的热构造,我们建立了一个在变形过程中冲掩岩片之间传导热传递的数值模式。我们采用的差分法使小增量的瞬间位移和等温线平移与受扰等温线的传导热衰减交替进行。在每一数值模拟步骤中,传导热传递都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等于位移增量除以冲掩速度。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1)变形过程中的传导热传递显著;2)在距离冲断层面达10km的范围内,上盘岩石温度下降,而下盘岩石温度上升。当内热的影响也都加以考虑时,下盘岩石的加热作用超过上盘岩石的冷却作用。位于两个冲掩岩片之间的岩石,经历了早期加热作用和随后的冷却作用的一段复合的温度-时间轨迹。这些模式有助于解释在最新沉积物沉积之后不久在新英格兰地区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的塔科尼冲断层带发生的岩石快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张八岭地区的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动力学有不同解释。通过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从地层、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岩浆岩、构造变形和变质等研究认为.该区从中新元古代起,经历了成谷、沉积.下沉、顺层剪切、深部熔融、塑性流动、层间褶皱.叠加折劈、宽缓褶曲、逆掩推覆,壳层滑动、熔融成浆、聚浆热隆、侵入或喷发.剥蚀夷平、堆积充填等铸成现今地貌景观.引起上述构造特征和演化的动力源自重力、热力和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惯性离心力等的结合与转化,它们在每个阶段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就产生不同构造特征,推动区域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5.
克尔艾迪生——阿伯蒂比带中的一个大型太古代脉金矿床,位于紧靠区域性构造破裂——柯克兰莱克-拉尔德莱克断层带南面的一个滑石-碳酸盐和绿泥石-碳酸盐岩带中。残余的火山结构连同活动性比较低的特征元素的比值表明,矿体的围岩原来大多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及其派生的碎屑岩。 CO_2与碱金属饱和指数移动平均值的投影与金丰度变化的惊人一致,说明金的富集作用与热液蚀变有成因联系。就大范围来说,金富集在柯克兰莱克-拉尔德莱克断层带以南,就细部来说,富集在碳酸盐-白云母型蚀变和碳酸盐-钠长石型蚀变之间的过渡带中。 金富集在柯克兰莱克断层带的一侧被认为是由氧化态梯度变化产生的交代分带所造成的,贵金属富集在还原的一侧。柯克兰莱克-拉尔德莱克断层带南面的蚀变类型分带代表了与外生流体的成分相适应的、连续而逐渐加深的岩石变化过程的不同阶段。连续产生的断裂组合和矿脉有着相同的蚀变型式,因此,流入的热液流体的成分看来在整个时期中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克尔艾迪生矿山的金矿化及其邻近的蚀变晕被解释为周期性出现的水力压裂、流体渗透及其与岩石的局部反应所造成的结果。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使流体的成分发生了侧向变化,导致了金的富集(这可能是由于pH值梯度变化的缘故),使金优先富集在?  相似文献   

16.
向家滑坡形成于南秦岭北大巴山构造带紫阳-平利滑脱逆冲推覆带。该滑坡位于局部南东倾向韧性剪切带之中。韧性剪切带以压扭性和张扭性为特征,经历了多期(次)活动,形成了二长岩脉和多期(次)石英脉的生成,韧性剪切带后期转化为脆性断层。因此,洪山镇向家滑坡的发生、发展与韧性剪切带和寒武系多期变形密切相关,高剪切应变带主要表现为岩石发生了强烈塑性变形,形成塑性流动构造;岩脉侵位,致使局部构造应力场中主应力方位σ1近于垂直,加上绢云母石英片糜岩中片理构造非常发育,绢云母和石英两类岩石力学性质差别很大的矿物均沿片理面集中分布,在雨水侵蚀过程中极易产生滑动而生成滑坡。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东山苏峰山地区亲营山岩组含石榴石、黑云母和白云母。亲营山岩组原岩为泥质岩,经历了岩片俯冲、深埋挤压和逆冲3个构造-变质作用阶段,分别形成俯冲岩片(Ⅰ)、深埋挤压岩片(Ⅱ)和逆冲岩片(Ⅲ)。俯冲阶段为中温低压变质作用,深埋挤压阶段为高温中压进变质作用,逆冲阶段为高温低压退变质作用。石榴石、黑云母和白云母为主要变质矿物,均为无环带的均一矿物。选取相邻石榴石和黑云母矿物对作为地质温度计,结合白云母地质压力计,估算俯冲阶段温度为594~622℃,压力为0. 28~0. 52 GPa;深埋挤压阶段温度为629~655℃,压力为0. 6~0. 7 GPa;逆冲阶段温度为476~495℃,压力为0. 09~0. 1 GPa。  相似文献   

1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59-265
通过分析皖南休宁天井山金矿床和小贺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因素,认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和北东向断裂是安徽休宁—歙县东南部地区金多金属矿形成最重要的控矿因素。歙县南源口和休宁桃溪两个地段的构造分析表明,该区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四期构造变形,其中早期向北西的逆冲推覆和北—北东向左行平移断层是成矿前构造;燕山晚期北东向高角度正断层控制燕山晚期花岗岩类侵入和成矿,是成矿期构造;随后的右行平移断层为成矿后构造。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天山地块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并结合Google Earth遥感影像验证了柯坪地区内逆冲推覆构造带发震断裂的走向。讨论了喀什地区地震空区的形变特征和区域应力场,同时根据Google Earth遥感影像中地震空区的地貌类型,分析了地震空区周围的形变特征,推断地震空区附近薄弱介质区域的地震危险性较高。此外,还根据天山地区的地震震源机制在Google Earth遥感影像上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地质信息分析了震源机制分区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和造成这种差异的背景应力场。  相似文献   

20.
江西九岭南坡韧性剪切带与推覆构造成因联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基本构造特征与运动机制、变形变质作用与构造层次及形成时代等方面,阐述了江西九岭南坡韧性剪切带与推覆构造的各自特征及其关系。指出:两者无直接的成因联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根带,它们是不同运动机制、不同构造层次、不同地质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