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国家公园模式在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中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逐渐为旅游者和旅游从业者所广泛认同。但是,在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中,尤其是在以国家公园模式为主对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生态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和现行的国家公园模式中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发模式的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总结。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市海上田园湿地生态旅游区建设为例,探讨了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太理想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旅游区的可行性,实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简要总结了两种生态旅游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针对旅游地4个方面的限定,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要求,认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的社区旅游规划,更注重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与布局,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及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从生态旅游地的规划目标出发给出了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内容,探讨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施方略,指出功能分区、游客管理、形象策划及景观设计在生态旅游地开发及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生态旅游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现象.为了能在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就必须有一套有效的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本文对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及其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项目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较系统地探讨了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人文社会环境、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容量气氛等四个部分。同时,选取荆山生态旅游区为典型区,依据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游区(旅游点)质量等级特征值评分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对荆山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有效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6.
佟玉权 《环境保护》2007,(5A):33-36
近些年来,受市场需求拉动和追逐商业利益的驱动,我国各地的生态旅游活动迅猛发展。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的宏观调控,其过滥的规模与速度以及不适宜的发展策略巳严重威胁着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为保障旅游区的生态安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生态旅游的产业尺度、时空尺度、技术尺度和建筑尺度等领域,分层面严格规范我国各地的生态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思路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是珠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端生态度假旅游项目潜力巨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北部山区为重点、兼顾东部与南部地区,打造3个重点生态旅游区,研究开发与建设广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寒娥 《环境》1996,(5):37-37
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们更加渴望回归宁静的大自然。生态旅游适时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也同样适用于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寓环境教育于生态旅游全过程,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保护环境的意义,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游人的环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在低碳经济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共同选择。低碳旅游的兴起不仅为整个旅游业指明了方向,也为生态旅游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北京生态旅游区这一特殊区域为对象,阐述了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区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生态旅游区建设现状与低碳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北京生态旅游区实现低碳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环境工程》2021,39(1)
<正>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种新型的、主流的旅游方式之一,在旅游产业中大行其道。生态旅游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因为近年来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传统的旅游方式显然有众多设计与这一理念不一致,因此生态旅游的提出与实施是及时且重要的。而一旦将生态理念运用于乡村旅游区规划设计中,会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生态旅游也会产生影响。乡村旅游景区如何在坚守自身特色的同时探索生态规划与设计呢?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对当地居民的补偿,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植被生态建设赋予价格的行为,这种补偿不是恩赐,而是生态旅游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生态旅游服务提供者与其他受益主体之间,就生态服务的提供与受让而进行的交换。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受市场需求拉动和追逐商业利益的驱动,我国各地的生态旅游活动迅猛发展.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的宏观调控,其过滥的规模与速度以及不适宜的发展策略已严重威胁着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为保障旅游区的生态安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生态旅游的产业尺度、时空尺度、技术尺度和建筑尺度等领域,分层面严格规范我国各地的生态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和评价永兴县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种类,探索永兴县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实践证明,永兴县生态旅游重点是打造便江画廊生态旅游区、板梁一悦来乡村旅游区和中国银都旅游区等品牌产品,积极推广“千年银都和一江丹霞”的旅游形象,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优化旅游产品和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在永兴县的发展,有利于把永兴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意义的省级精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赵冬梅 《环境》2001,(9):12-13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潮流,在我国蓬勃兴起。如何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生态旅游有不同的认识。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旅游经济活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密切,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武汉的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让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充分利用武汉的城市自然资源优势,进行环境治理改革,抓好全市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利用东湖生态风景区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水质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加大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通过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量,丰富山水格局。有效利用武汉的湿地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进开展沿江绿化工作,结合污染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和沿江生态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污染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环保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6.
山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战略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在我固呈强劲、快速发展之势,其前景远大.但生态旅游非"生态"的现象和行为已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山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分析了当前山西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中存在的某些环境问题与产生原因,提出了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努力实现保护自然赘源环境与发展生态旅游"双赢"的可持续生态旅游战略实证.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旅游》是针对当前生态旅游理论与管理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生态旅游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有关生态旅游的已有研究成果,如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生态旅游者及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业及生态旅游管理、生态旅游环境及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生态旅游规划与生态设计,也涵盖了如生态旅游体验、生态旅游环境解说与教育等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8.
朱文转  李传红 《环境》2005,(Z1):35-36
1.生态旅游的涵义和开发原则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理念,在1983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出时,是指"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重点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保护好生态资源的永续性,让这些资源能够无限地持续存在下去.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的内涵也不断丰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生态旅游不再单纯是指到未开发的自然界中去观赏,还包括对地质、植被、野生动物等方面的科学考察,对当地历史、民俗等人文方面的探究也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九龙口是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一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江苏省风景名胜区。这里生态环境独特,自然风光优美,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前景。本文分析了九龙口湿地生态特点、开发优势,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功能是生态旅游区别于非生态旅游的根本特点,伴随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越发受到关注,而完善的环境教育解说系统对于生态旅游区的影响日渐凸显.以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指出环境教育解说系统存在着解说媒介、解说形式、解说功能与解说管理的缺失等问题,并提出环境解说媒介多元化、环境解说形式活态化、环境解说功能化及环境解说管理规范化等优化路径,以期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