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截流合流制排水管网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分别从排水管网的规模、结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构建了反映排水管网规划特征、涵盖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框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定义和量化方法. 评价指标定量计算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易于在排水管网规划阶段获取,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排水管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了新的评价指标——排水管网分形维数,用以描述管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计盒法计算了排水管网分形维数,经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   相似文献   

2.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其的定量研究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分形理论为基础,采用集聚维数研究了东莞市各镇区体系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镇区之间的集聚程度不大,其大小与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位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几个镇区排水管网的长度-半径维数的测算,揭示出镇区排水管网也具有分形特征.综合分析镇区排水管网的规模指标数值可发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调整措施:①对于排水管网分形维数较好,规模指标欠佳的镇区,应加快排水管网的规模建设;②对于排水管网规模指标较好,而分形维数较差的镇区,应优化排水管网的平面布置规划;③对于排水管网分形维数及规模指标均欠佳的镇区,需要从排水管网的平面布置规划和建设规模两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哈尔滨市市政排水设施状况进了详细调查与研究,总结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完善排水基础设施;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积极推进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强化管理、科技创新,稳步提高现有排水设施的利用率”等管理经验。指出哈尔滨市排水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建设资金来源、法制化管理、污泥处理设施规划建设以及建立路网改造与排水管网建设协调配合机制、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全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思路,同时归纳出了在管网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当前国内外城市排水管网温室气体研究现状,本研究分析了管网微生物特性,阐述了排水管网中温室气体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CO2、CH4和N2O的物理、化学控制方法(如高铁酸盐等),最后给出了排水管网温室气体减排潜在策略.建议今后应加强天然化学品控制(如尿液)和资源化利用的深入研究,为城市排水系统碳减排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全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思路,同时归纳出了在管网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滨海电厂数量的增加,温排水对周边海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参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界定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分析温排水对海域水文条件、海水水质、海洋生物多样性、生物洄游和产卵场、赤潮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探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Mike21FM的来宾电厂扩建工程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Mike21FM 2008对来宾电厂温排水的环境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以三角形/四边形混合网格为基础的地形文件,率定了模型参数(糙率和涡粘系数),建立了水动力模型,开展了温排水的数值模拟预测,模拟2种工况(夏季90%枯水和全年90%枯水)条件下的温排水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过程,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可以得出不同温升线包络的范围以及不同河流来水量情况下电厂温排水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程度. 提出把Mike21FM模型软件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实现方法和应用过程,明确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二维水域环境影响预测应该关注的重点,以及对原始数据资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城市给水管网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的宜居质量,本文就当前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设计措施,旨在进一步改良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是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难题之一。以无锡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基于水质分析和调研资料,采用水量平衡三角法分析了进水浓度偏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整治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该厂进水中地下水或河水渗入量和雨水混入量比例分别为28.9%和9.8%;晴天时进水浓度偏低的原因为污水管网渗漏和低浓度工业废水纳管,雨天时进水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小区管网雨水混入,COD和BOD5降幅分别可达到65.4%和52.9%。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排水管理体制、工业企业排水实行三管分设整改、细化管网渗漏的检测排查和有效修复、加强管网验收和质量监管、尽量降低管网水位4项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出现了诸多的水资源工程,水资源工程的兴建,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就需要做好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非常有效的一种措施就是层次分析法。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有着不错的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水务物联监测技术对典型区域进行分析,以在线监测数据为基础,构建以数据统计分析为核心的物联监测与管网问题诊断系统,智能诊断评估管网运行状态,分析排水管网入流入渗、淤积、漫溢等问题,掌握整个排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态。结果表明,物联监测技术有助于识别排水管网问题,有效减少排水系统问题排查的成本投入。通过开展入流入渗风险评估、淤积风险评估及漫溢风险评估等工作﹐识别可能存在问题的管段,为后续开展管网改造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该项目可为其他城市推广物联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温排水是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取排水工程方案确定及工程可行性论证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核电厂取排水工程中与温排水散热特性相关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结合海南昌江核电厂取排水工程设计、温排水模拟和温度场原型观测成果,对取排水明渠或管道中的水温沿程变化、取排水岸上回流时间迟滞、海域水面散热计算、淹没深层排水的三维水力热力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当前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内容,并给出了进一步优化与水温相关的设计、科研等方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分层次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与选址、排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服务区等有关项目决策因素的关系,提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分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划分;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或排水规划阶段应评价选址、排水去向等策略问题,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着重考虑减缓不利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指的是在一项工程动工兴建之前,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  相似文献   

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提出了场地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评价等级划分方法,其中将地下水排水规模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影响范围的大小作为划分等级的两个定量指标。线性工程线路较长,涉及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也因工程而异,均会影响两个指标大小的确定。对地下水排水规模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影响范围两个指标在地铁工程、山岭隧道和引水隧洞三类典型线性工程中定量方法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工程(成都地铁7号线、G215国道改线和滇中引水工程)对两个指标定量预测与定级问题进行实际应用分析,以为线性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乌涌流域排水规划与排水现状,制定了排污口截污、截污管网完善、初雨调蓄、河道整治和水生态修复与保持的综合治理总体设计方案,方案实施后可达到"旱季污水100%截流,雨季溢流污染削减70%"的治水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中小城市污水排水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理,改善城市水环境,杜绝雨污混排,提高污水处理率,分析和探讨了中小城市在污水排水系统建设、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排水法规不健全、污水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排水制度建设、加快排水设施的建设、加强排水管理、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频发的内涝事件给城市雨水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科学的管理决策广泛借助于模型进行评估。MIKE URBAN具有所需数据少,建模与运行简单,精准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我国中心城区(老城区)的地面硬质化率高,排水管网复杂、建模数据较少等情况突出,运用数学模型对内涝进行预测评估的经验相对欠缺。本文将MIKE URBAN应用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霍山-惠民排水系统,在多种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工况下,对系统管网改造方案中的瓶颈节点、管网超负荷运行以及内涝风险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指出在管网设计重现期内,扩增管径可作为缓解城市内涝的可行性措施。而解决城市内涝的根本途径是从源头控制径流产生量,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研究结果为预测其他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的改造评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排水防涝标准也在逐渐提高,因此,如何实施已建区排水系统的提标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重要建设内容之一。以北京某已建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针对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和内涝防治标准GB 50014—202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统筹提标改造的方案,并借助于SWMM模型进行了方案优化评估。结果表明: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在8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条件下,现状管网的排水能力可由1年一遇提标至2年一遇。在上述方案基础上,通过模拟评估内涝防治重现期(P=20 a)条件下雨水管网的过载情况,进一步提出并比较了调蓄池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2种方案,模拟结果表明:调蓄池末端集中布置无法解决上游区域管网的冒溢问题,而调蓄池分散式布置,可有效消除现状冒溢点,实现现状区域的内涝防治标准提高至20年一遇目标。因此,在已建区排水防涝提标改造过程中,根据场地空间条件,可优先考虑采用海绵城市建设与调蓄池分散式布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排水防涝提标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