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垃圾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电子垃圾飞速增长,电子垃圾中的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本文回顾了广东贵屿与浙江台州两大电子垃圾回收拆解区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了电子产品原材料、加工工艺和电子垃圾不当回收导致重金属污染的原因,提出了依靠政策法规引导、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产业化发展的相应防治对策,以期能改善电子垃圾导致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堆存生活垃圾重金属含量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中心城市主要垃圾堆放场堆存的生活垃圾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含量的频数分布特征,研究了垃圾中各重金属含量随堆埋年限的变化,并与垃圾场周围未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生活垃圾的总As、总Cr呈对数正态分布,其余元素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重金属含量随堆埋时间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总As含量随堆龄的增加而增加,总Cr含量随堆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总Pb、总Hg、总Cd与堆龄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垃圾场周围土壤本底值相比,垃圾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出数倍甚至上百倍.  相似文献   

3.
城市垃圾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垃圾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分别从城市垃圾中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污染及治理现状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城市垃圾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选用粉砂、粘土和土壤为材料,通过3个系列的静态实验研究了三种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6种重金属污染再释放能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在模拟三种岩性的垃圾渗滤液污染场地中Cr、Cu、Mn、Ni、Zn的直接污染能力和污染再释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Pb则不明显。其中,Cu和Mn在粉砂、粘土、土壤中的直接污染能力分别比背景值增大了4.8倍、2.3倍、3.1倍和24.8倍、22.9倍和2.5倍。Ni在粉砂中的直接污染能力比背景值增大了11倍。Zn在粉砂和粘土中的直接污染能力和污染再释放能力分别比背景值增大了1.4倍、1.7倍和1.4倍、1.5倍;Cu在三种介质中的污染再释放能力:土壤>>粉砂和粘土。Cu、Mn和Ni在三种介质中的直接污染能力:粉砂>>粘土和土壤。  相似文献   

5.
磷酸根对水稻土中重金属镉汞铅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肥市郊的大兴镇和义城镇地区水稻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批量平衡法初步研究了重金属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热力学,据此分析研究水稻土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在施磷情况下两种水稻土对三种重金属Cd,Hg,Pb吸附自由能均为负值,是常温常压下可以自发进行的过程,是物理和化学吸附并存的过程.两种水稻土对三种重金属Cd,Hg,Pb吸附过程均是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6.
摘要:文章简要概括了当前大部分农村垃圾任意堆放,随意丢弃的现状,总结了部分村民对农村垃圾现状的看法及处理意见,提出了对于农村垃圾处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合了大量国内外的调查、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对重金属,重点对镉、铅等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作了探讨,涉及重金属污染及污染现状、重金属的环境化学性质、向环境的输入、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生物的影响与危害、控制重金属的排放、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以及重金属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对土壤重金属吸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为重金属和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DOM). 选取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褐土,通过不同pH(5~9)和温度 (15,25和35 ℃)下的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DOM对Cu, Cd, Pb和Zn 4种重金属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DOM对Cu和Cd在土壤中的吸附促进作用较明显,对Pb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对Zn的吸附影响不明显;改变pH,DOM对4种重金属在褐土中的吸附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吸附平衡后土壤溶液pH变化差异明显;25 ℃下Cu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高于15和35 ℃条件下;有DOM时,Cd, Zn和Pb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两株重金属抗性细菌对铅镉吸附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重金属水污染现状,为探究微生物法修复重金属水污染机制,本试验以抗重金属革兰氏阴性菌Rhizobium sp.W33与革兰氏阳性菌Bacillus sp.H3为供试菌株,对不同重金属(Pb、Cd)浓度及pH条件下的菌株生长状况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状态细胞(Growing、Grown、Dead)的吸附能力;利用FTIR初步分析吸附相关官能团.结果表明:两株菌对Pb抗性较强,对Cd抗性相对较弱,最适生长pH均在6~7范围内;不同状态细胞的吸附能力大小为:GrownDeadGrowing;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Rhizobium sp.W33与Bacillus sp.H3的吸附容量逐渐增大,且对铅镉的吸附主要以胞外吸附为主,对铅有一定的胞内积累能力;FTIR分析显示菌株吸附过程中主要是—OH、—NH、—CO、—CH2官能团在生物吸附过程中发挥作用.Rhizobium sp.W33与Bacillus sp.H3表面官能团特性及整体吸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实验,研究了镉(Cd)和铅(Pb)复合污染稻田土壤中施加组配改良剂(LS,石灰石+海泡石)对黄华占和丰优9号2种水稻种植土壤中pH、Cd和Pb形态转化以及水稻糙米中Cd和Pb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LS,通过提高2种水稻土壤的pH值,可以有效地改变土壤中Cd和Pb的存在形态,使土壤Cd和Pb由酸可提取态不同程度地转化为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LS施加量为2.0~8.0 g·kg-1时,使黄华占水稻土壤中Cd和Pb的酸可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19.6%~23.8%、7.7%~14.3%,丰优9号水稻土壤中Cd和Pb的酸可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7.6%~31.1%、11.7%~24.8%,且降低效果为Cd > Pb.LS还能显著降低2种水稻糙米中Cd和Pb含量,LS施加量为2.0~8.0 g·kg-1时,黄华占和丰优9号2种水稻糙米中Cd含量分别降低了56.5%~67.2%、29.0%~38.7%,Pb含量分别降低了9.8%~34.2%、6.8%~45.4%,同种水稻Cd和Pb含量降低效果为Cd > Pb.研究表明,土壤中Cd和Pb酸可提取态含量能很好地反映土壤中Cd和Pb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对农村生活垃圾来源、分类以及产生强度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村情,从降低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角度开展研究,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并结合不同村情的前提下,提出了“村集-镇运-县(区)处理三级式处理模式”、“混合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的组合模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浸出液pH测定、全量测定以及(HJ/T 299-2007)硫酸硝酸法和(HJ/T 300-2007)醋酸缓冲溶液法浸提,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pH条件、飞灰中重金属含量以及重金属分布形态是影响浸出浓度的主要因素.相比于硫酸硝酸法,醋酸缓冲溶液法重金属提取效率明显较高,尤其是铜锌镉铬.垃圾焚烧飞灰潜在环境风险较大,在填埋处理及综合利用时应充分考虑其浸出特性.  相似文献   

13.
张黎伟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138-139
卫生填埋处理生活垃圾具有投资少、建造快、占地少、操作简便,可覆土植树或耕作等优点.个旧市填埋场运行7年来,未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或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主体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垃圾处置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四个主体:政府、村民、企业、学校等出发,探索四类主体功能实现的途径及方式,即突出政府职能,强化村民主人意识,鼓励企业加入,夯实学校基础,长期坚持,持续推进,以解决垃圾的日益增长与垃圾处理的矛盾,实现政府、群众、企业与环境的共赢,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共同造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严重的水体污染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单一污染现象往往很少,更多的是复合污染。金属-有机物复合体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污染现象。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有机物-金属复合污染现象,详细阐述了利用活性炭、天然材料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吸附处理有机物-金属复合污染体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吸附法在净化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以及废水回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既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又能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上海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目标,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了建议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构想,即设立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3个子系统及其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7.
以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青蒿(HerbaArtemisiaeAnnuae)、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野牡丹(MelastomaAfffine D.Don)、光叶蕨(Knuiwatsukiacuspidata)为例,分别在河边、路边、山上和污水灌溉的旱地4个采样点采取5种植物的根部和茎叶,测量重金属元素Pb、Cd的含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各种植物不同器官在不同环境中对重金属元素Pb、Cd的富集和转移水平各不相同,就平均水平来说三叶鬼针草对重金属Pb、Cd的富集系数较大,转移系数也高,但其对Pb的转移量明显高于Cd的转移量;紫茎泽兰对重金属元素Cd的富集和转移速度相对高于其它4种植物,说明紫茎泽兰对Cd的吸收和转移比较快,可作为受镉污染土壤进行改良的备选植物种。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城市与乡村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指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化进程中,关键的问题是重塑城乡结合部的垃圾疏散职能。通过设计城乡结合部生活垃圾处理系统,重塑了城乡结合部的垃圾疏散职能。  相似文献   

19.
植物提取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但是修复植物的提取效率经常受到目标金属的低植物有效性所限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对4种花卉富集Cd、Pb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EDTA溶液(3mmol/kg)7d后,矮牵牛、万寿菊、彩叶草叶部Cd含量显著增加(P<0.05);所选4种花卉叶部Pb的含量均极显著增高(p<0.01)。施加EDTA后万寿菊对Cd和孔雀草对Pb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达到了1以上,这表明这两种植物可用于螯合辅助植物提取方式的污染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20.
大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的分析 ,根据大连城市环保目标和城市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高等特点 ,提出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三方三次分选法”,并针对分类收集具体环节探讨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