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腾冲北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及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以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据,依据林业碳汇及湖泊湿地碳汇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腾冲北海湿地碳储存价值进行估算,得出腾冲北海湿地每年总固碳量为41957.75 t/a,折合人民币413.19万元/a。由此得出腾冲北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2.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子刚  张坤民 《环境保护》2002,133(9):31-33
湿地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是最高的,湿地土壤能够长期在储存碳。近年来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泥炭开采等土地利用活动造成湿地土壤中储存的碳大量释放,本文通过估算湿地开发引起的碳释放的经济损失来评价湿地碳储存的价值及其附加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和增强湿地碳储存功能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通过“碳减排”和“碳增汇”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长期可持续的碳汇功能,因而,保护和修复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增汇途径之一。本文探究了中国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典型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碳库规模及其经济价值,并对浙江省霓屿红树林湿地和上海市鹦鹉洲盐沼湿地两个海岸带滨海湿地恢复区的碳汇能力开展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通过海岸带生态修复扩增蓝碳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可为面向碳中和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及蓝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腾冲北海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海湿地保护工程方案,并对工程方案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重要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所带来的影响,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子长县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进一步耦合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并设置四种不同的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情景,预测子长县2037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和碳汇产生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1)子长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17年间共有31627.98 hm~2耕地退耕为林地和草地,境内的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53.26%增长至2017年的64.20%;(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子长县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碳储量由2000年的39.19×10~6t增长至2017年42.34×10~6t,增加量集中在工程实施主要阶段(2000—2008年);(3)未来子长县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会获得一定的碳汇经济价值。预计到2037年子长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A、B、C、D四种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分别达到:43.78×10~6t、44.10×106~t、44.32×10~6t和44.54×10~6t,并将由此获得碳汇经济价值净收益分别为1627.88万美元、1979.89万美元、2231.39万美元和2471.67万美元。耦合InVEST-FLUS模型,不但能利用InVEST模型简单快速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做出测算。  相似文献   

6.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重要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所带来的影响,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子长县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进一步耦合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并设置四种不同的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情景,预测子长县2037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和碳汇产生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1)子长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17年间共有31627.98 hm2耕地退耕为林地和草地,境内的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53.26%增长至2017年的64.20%;(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子长县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碳储量由2000年的39.19×106 t增长至2017年42.34×106 t,增加量集中在工程实施主要阶段(2000—2008年);(3)未来子长县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会获得一定的碳汇经济价值。预计到2037年子长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A、B、C、D四种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分别达到:43.78×106 t、44.10×106 t、44.32×106 t和44.54×106 t,并将由此获得碳汇经济价值净收益分别为1627.88万美元、1979.89万美元、2231.39万美元和2471.67万美元。耦合InVEST-FLUS模型,不但能利用InVEST模型简单快速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做出测算。  相似文献   

7.
我国承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碳减排和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文献调研,讨论我国碳中和对生态系统碳汇的需求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总结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4条途径,即提高生态系统质量、扩大生态系统面积、开发利用残余生物量、建立碳汇价值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湿地碳循环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地碳储量、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与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CO2。并将CO2转化为有机物碳,使其具有碳储量丰富、碳密度高等特点;但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改变了湿地环境。湿地由“碳汇”向“碳源”转化。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及降水量的变化又对湿地分布及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指出合理控制湿地碳循环通量是保护湿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费用分析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和替代花费法对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计算得到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1.07亿元/a,其中物质生产价值2.19亿元/a,大气调节价值33.93亿元/a,水分调节价值12亿元/a,环境净化价值23.66亿元/a,土壤保护价值8.62亿元/a,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12.17亿元/a,休闲文化价值8.49亿歹己/8。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健全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效地达到了调节大气、涵养水源、防洪蓄洪、保持土壤等生态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的济南湿地资源调查及碳汇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S、GIS和GPS技术对2008年济南市TM卫星假彩色数字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GPS仪进行了野外考察验证,现场调查了济南市湿地生物多样性,获取了较为全面、完整和系统的济南市湿地资源信息,建立了全市湿地资源数据库并进行了济南市不同湿地类型碳汇功能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湿地总面积为327.6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258.3 km2,占济南市湿地面积的78.85%,济南市湿地面积比全国、山东省湿地面积分别高出0.4%、3.1%,主要分布在济南境内的黄河两岸和商河等区县;济南市湿地总碳储量为747万t,约占济南市整个生态系统碳汇的8.9%,与全球湿地总碳储量的比例基本相当,2008年碳增量为32万t,其中沼泽湿地碳储量和碳增量均最大,分别为541万t和27万t,分别占济南市湿地资源的84.4%和72.4%。  相似文献   

11.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但不合理的开发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湿地水质面临污染等等。在分析腾冲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但不合理的开发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湿地水质面临污染等等。在分析腾冲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北海湿地问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工程对策措施,并做了工程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杭州作为我国第一批低碳城市试点为契机,研究了杭州低碳城市建设的背景、基本原则、目标,重点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基本任务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和有机碳周转动力学原理为基础,利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结果率定了温度、积水强度、冻融交替对湿地有机碳分解矿化的影响参数,建立了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模型.利用实地观测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对模型的灵敏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情景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中温带(三江平原)和亚热带(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和碳累积特征,沉积物呼吸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三江平原常年积水沼泽有机碳密度约为80×109 g·km-2,洞庭湖湿地碳密度约为20×109 g·km-2;三江平原常年积水沼泽和季节性积水沼泽每年碳的净固定速率分别为104 g·m-2和76 g·m-2;该模型对温度和大气CO2浓度变化反应敏感.在既定的水文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增温可能会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变得更为活跃;在CO2浓度倍增和增温小于2.5℃的气候变化情景时,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积累的有机碳密度增加,系统仍为大气的CO2 汇,但气候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并不利于湿地有机碳的积累,由于CO2施肥效应和温度升高增加的系统NPP补偿不了因温度升高导致的沉积物呼吸速率加快而损失的碳,季节性积水沼泽生态系统积累的有机碳甚至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3年、2017年杭州湾南岸遥感数据,利用ENVI软件和ArcGIS进行空间校正和图像处理,获得海岸带湿地数据,基于InVEST模型研究杭州湾南岸15年间滩涂湿地蓝碳及其价值的变化.结果显示:(1)2003~2017年总碳储存量和单位面积碳储量最大值均呈上升趋势,总碳储存量由0.223亿t上升到0.765亿t,增加0.542亿t.单位面积碳储量最大值也由451.27t/hm2上升到1775.42t/hm2,湿地碳汇潜力增加.(2)2003~2017年研究区域无碳损失,总体表现为碳积累,蓝碳总量为0.543亿t,单位面积净碳固定最大值为1324.12t/hm2.(3)2003~2017年15年间杭州湾南岸海岸蓝碳总价值为4761.3亿元,单位面积蓝碳最大值为148.8万元,具有十分可观的生态价值.(4)滩涂蓝碳的储量同植被类型关系密切,研究区域芦苇作为优势种类,在提高本区域固碳能力中作用最大.(5)在预设的退塘还湿情景下,预测至2030年研究区固碳量和蓝碳价值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山东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2011-2013年)及其它统计数据,结合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及过程,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四大类功能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23.113×108元,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5.93万元/hm2,其中调节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为85.773×108元,占总价值的69.78%;其次供给服务功能价值为19.018×108元,占15.45%;文化服务功能和支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11.992×108元和6.330×108元,占9.74%和5.14%。具体提供的15项服务功能价值大小依次为消浪护岸>调蓄洪水>食物>科教>固碳>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供水>保持土壤>大气组分调节>水质净化>原材料>旅游>航运>促淤造陆。货币价值的直观性突显了保护区湿地对当地经济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提高人们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正确认识,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系统固碳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全球系统变化过程的研究热点。论文结合生态系统固碳和碳汇概念,探讨生态系统自然固碳、人为工程固碳措施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分析生态系统固碳特征及风险。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陆地生态系统对CO2的自然吸收与封存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固碳措施,对人类与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要小于地质层与海洋层固碳。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容易导致海水酸化以及生态系统不可逆的损害;由于地壳运动很难预测,所以地质层固碳可能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利用生态系统自然固碳能力、发展绿色固碳技术是降低人为工程固碳生态风险和减少CO2排放到大气中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因其准确、灵敏和安全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存在独特的稳定同位素化学效应,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又被大量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理方面的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碳源和碳汇功能近来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碳的稳定同位素(13C)示踪技术适合研究从年到百年尺度的湿地碳循环过程。文章主要从湿地植被光合作用、土壤有机物质的沉积、溯源和可溶性无机碳的输入以及湿地中二氧化碳、甲烷排放等方面,重点综述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藏高原是我国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至关重要的区域,维护提升其生态屏障功能是该区生态保护的核心目标。论文分析了1990—2010年西藏高原生态系统类型及其服务能力的时空变化格局,开展近20 a生态屏障功能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近20 a,西藏高原生态系统宏观格局稳定少动,森林、水体与湿地面积略有增加,草地、荒漠面积减少;2)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895.19×108 m3,平均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为744.48 m3/hm2,近20 a水源涵养服务在波动中有所提升;3)水蚀区土壤水蚀模数为3 876 t/km2,土壤水蚀量为10.31×108 t,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保有率为66.3%,近20 a土壤侵蚀量下降,而土壤保持服务保有率呈持续上升趋势;4)土壤风蚀模数为1 581.2 t/km2,土壤风蚀量为18.99×108 t,防风固沙服务保有率为66.5%,近20 a由于风场强度减弱与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壤风蚀量下降,而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保有率持续提升;5)森林、草地、湿地碳固定服务量为1.95 Pg C,从前10 a略有下降态势转变为后10 a轻微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