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非稳沉采煤塌陷区为例,通过对该采煤塌陷区实测资料和工作面开采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非稳沉采煤塌陷预测模型并对塌陷区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及土地利用信息,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划定非稳沉采煤塌陷区的破坏等级,并据此进一步提出顾桥矿非稳沉塌陷区的生态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煤矿的塌陷与复田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塌陷的危害井工采煤使地表塌陷,植被、建筑设施遭受破坏。南方塌陷区多数积水,浅的成为沼泽,深的一片汪洋;北方缺水,塌陷区多数成了大坑。塌陷对丘陵地带影响较小,对平原区影响较大。例如徐州矿务局万吨煤塌陷率高达4.5亩,全国万吨煤平均塌陷率是3  相似文献   

3.
采煤塌陷对地表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采煤塌陷对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对陕西省神府-东胜补连塔煤矿采煤塌陷区不同塌陷年限(2、7、12、17 a)区域和未塌陷区域(对照)植被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14科39属46种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采煤塌陷对植被种类组成、物种分布有很大影响,导致植物种类显著减少31.03%~44.83%. 塌陷区优势种较对照区有较大变化,优势种由多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但是不同塌陷年限区域植物优势种基本稳定,主要为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烛台虫实(Corispermum candelabrum)、刺叶藜(Chenopodium aristatum)等. 采煤塌陷导致植株密度显著下降58.62%~68.00%、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17.43%~27.00%、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降低4.07%~22.76%,但植被盖度差异不显著. 采煤塌陷显著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其中,塌陷12和17 a样地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塌陷2 a样地显著提高. 群落排序结果表明,物种分布与塌陷有明显相关性. 塌陷区植株密度及其植被组成中多年生草本种数很难恢复到对照区水平,植被恢复进程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4.
唐山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技术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市被列入国家级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以来,加大了塌陷区的复垦力度,使采煤塌陷地复垦率和利用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本文介绍了唐山采煤塌陷土地破坏及复垦利用现状,总结了几种复垦利用途径和模式,可供我国同类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5.
孙功 《环境保护》2013,(17):63-64
目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是恢复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淮南市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的治理思路和"泉大模式""、后湖模式""、鑫森模式"三种治理模式及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程径权 《环境科技》1990,3(3):11-16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当代采掘技术水平,地下采煤所引起的土地塌陷是难以避免的。我国又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因而加强塌陷区的综合整治和土地复垦将是矿区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之一。从广义而言,充分开发利用采矿塌陷区水域是一种重要的土地复垦形式。表1为华  相似文献   

7.
淮北煤矿区地表塌陷的环境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塌陷是煤矿开采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它直接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负效应。煤矿区地表塌陷的治理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学科多、面广。分析了安徽省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现状、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认为塌陷区治理应该遵循依法治理、依靠科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采煤塌陷区不同用途土壤的有机质、pH、钙、镁、氮、磷、钾、速效钾含量进行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塌陷区复垦地的肥力状况,为塌陷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一定复垦作用后,土壤肥力有所上升,但仍然达不到土壤质量标准,采煤塌陷复垦区的有机质含量严重缺少,氮极缺,磷、速效钾、钾含量丰富,土壤中的钙镁含量经过复垦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采煤塌陷区土壤受污染比较严重,在复垦过程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和氮肥。我们也不要盲目的复垦,在复垦过程中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矿对地下采煤形成的地表塌陷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地表塌陷的影响预测,提出了塌陷地充填复垦迁村和非充填复垦农业用地两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减少土地破坏和村庄迁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采煤塌陷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该文以神府-东胜煤田的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系统分析了塌陷区和未塌陷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采煤塌陷使土壤容重减小3.7%~27.5%,孔隙度增大13.3%~76.4%,土壤水分损失9.1%~15.8%(P0.05),土壤粘粒含量减少,土壤质地砂化。(2)塌陷对土壤全氮、有机质的影响较大,对全磷、全钾的影响较小。与对照区相比,0~60 cm土壤有机质流失1.9%~56.1%,0~10 cm土壤全氮含量下降29.1%~39.1%(P0.05)。(3)不同坡位处,坡顶和坡中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受沉陷的影响最大,坡中土壤水分损失最多(P0.05)。随着塌陷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有恢复趋势,塌陷后土壤水分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土地复垦     
《环境》1996,(11)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所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通过土地复垦不仅可以恢复破坏或退化了的土地资源,解决因土地短缺而带来的一系列矛盾,而且恢复了生态系统,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具体表现如下:①对破坏、退化的土地进行复垦,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重新利用。如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城市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充填采煤塌陷区和露  相似文献   

12.
作为第一贮煤大国,我国的原煤开采量还在逐年递增。原煤的开采固然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却相应出现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使我国可利用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水域理化指标和叶绿素的测定。用较为简单的W分级法对9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评分分级,并对塌陷区水域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级,用以反映采煤塌陷区的有机物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地下煤层的开采将引起上复岩层的移动和变形,特别在平原农业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加上地面迳流源源排入,塌陷洼地逐步形成积水湖泊,自然生态和地貌景观均遭到破坏。塌陷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伴生的消极因素,如何预测塌陷范围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合理规划、综合治理塌陷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密切重视的环境问题,也是煤矿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地表形态变化预测方法简述目前应用于采煤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预测方法颇多。建立预计方法的途径主  相似文献   

15.
地下开采对地表的破坏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由于地下开采而引起的沉陷对环境的破坏,包括连续下沉的移动盆地、非连续下沉的塌陷坑等。同时还介绍了对留设保护矿柱、充填采空区等预防措施。对塌陷区和裂缝的治理、复地造田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淮海经济区采煤塌陷土壤在复垦时间、复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的化学计量特征,并对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以及邻近标准农田土壤中的pH、有机质(SOM)、总氮(TN)、速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垦土壤SOM和AP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标准农田(P<0.05);与标准农田相比,...  相似文献   

17.
矿区井下长壁工作面全陷法管理顶板开采会使地表产生大面积沉陷,造成大量土地的破坏,其破坏特征根据所采煤层的倾斜度,煤层厚度、采深以及地质采矿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表现为地表移动盆地、裂缝、台阶状塌陷盆地及塌陷坑等。治理地表塌陷的途径有矸石充填复垦、电厂粉煤灰充填复垦,以及挖深垫浅等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煤矿地表塌陷对农田生态条件的影响及预测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各大矿区,地下采煤造成了大面积的农田塌陷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讨论了地表塌陷对矿区农田生态条件的影响过程,初步提出了地下采煤引起地表塌陷对矿区农田生态条件的影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今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战略。本文在分析我国采煤塌陷土地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煤塌陷土地可持续的含义,目标以及主要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综述了采煤塌陷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及修复技术,详细介绍植物修复技术,总结了采煤塌陷区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