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3年,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后,这一现代的休闲方式迅速风靡全球,为数众多的旅游产品纷纷被打上“生态”的标签以吸引游客的眼球。但所谓“生态”就一定“生态”吗?花了大价钱的“上帝”在“生态旅游”中真的有“上帝”般的享受吗?本期独家策划就与您聊聊“生态旅游”的乐与忧,是和非。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上海世博局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杭州西溪湿地共同举办的“2008中华城市生态论坛”上,前四届“中华环境奖”获奖城市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城市生态和谐 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结合城市环境保护多样化、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人居城市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少城市都将治理“黑狗”作为建设“文明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狗粪、狂犬病、恶狗伤人被视为是一种“城市病”。尽管各大城市均已制定了严厉的“限养法规”,但是“狗污染”的情况却似乎有增无减。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城市管理、生活方式、动物保护等方面要进一步与世界文明接轨,关于养狗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这也许是一种“文化的冲突”。然而中国的“狗文化”并不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养狗的历史久远,打狗的文化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有人说,打狗运动起源于战争时期。当年的抗日游击队转战于“高…  相似文献   

4.
新钦州印象     
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又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古老是因其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钦州人的祖先就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自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得名,迄今已有1400多年;年轻是因为1994年钦州撤地建市,至今尚不足10年时间。岁月积淀历史的厚重,年轻昭示城市的生机。这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物产富饶的地方。这里孕育了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蜚声中外的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这里有名闻遐迩的中国“荔枝之乡”、“香蕉之乡”及“大蚝之乡”,这里还有依山临海、风光明媚、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人文景观。这还是一座有着无限开…  相似文献   

5.
张惠远 《环境保护》2006,(5A):49-5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带动区域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将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大面积的城镇建设及伴随而来的工业化已经产生了污染加剧、生态失衡等诸多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引导城市走上“生态化”发展之路,已成为探索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探讨生态学角度的城市及其功能特征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城市“生态化”的规划对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三三 《环境》2006,(8):36-38
“城市规划”,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语。对于城市来说,好的设计则如繁花缀锦,是一个城市的细节,也是城市的文化积淀;建筑则如绿叶繁密,是城市的“点”,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个性。最重要的是规划,好的规划能够起到持续发展和有序扩张的作用,规划是城市的“面”、城市的“骨架”,更是城市的“灵魂”,好的规划能够让城市长盛、有序、美而有张力。因此,住得好、住得舒适的这场“居住绿色革命”,关键就是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7.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现象越来越严重。据气象观测,近年我国各大城市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除具有“火炉”之称的南京、武汉、重庆外,北京、长沙、合肥、济南、福州、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的气温每年都在上升,有的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火炉”,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改变了城市气候,加重了城市空气污染,并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城市“热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作初步探讨,提出减缓“热岛效应”并改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中山,伟人故里多传奇。这张来自珠三角中南部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写上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9.
绵阳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以“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为理念,以人为本,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重点,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相继建成“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之后,近年来又以坚实的步伐朝着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法国倡导的“无车日”活动由欧洲盛行到世界,千余座城市亿万民众热情参与。谁会想到,这一活动如今竞又从法国波及欧洲,开始受到冷落,显出萧条迹象。法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今年4月宣布,将用“另类出行周”取代“无车日”活动。法国近4年来参加“无车日”活动的城市逐渐减少。德国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2004年都退出了“无车日”活动。  相似文献   

11.
林穗 《环境》2005,(3):78-78
人有三急,厕所是缓“急”不可或缺的硬件。到了户外,这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果茫然行走于城市之中,实在不知如何解决此种紧急情况。城市厕所也由此成为市民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闻泽 《环境》2005,(5):50-51
2005年3月1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对全市的创模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表示要通过碧水、蓝天工程,确保年底达到考核要求,迎接国家验收。据了解,广州“创模”的实现将会是全国特大型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零”的突破,并将形成一个以广州为中心,由深圳、珠海、中山、惠州等城市组成的珠江三角洲环保模范城市群。这对整个广东环保工作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立勇 《陕西环境》2003,10(4):32-33
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隆重推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几年来,“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含金量最高的荣誉称号,其创建活动得到了全国许多城市的积极响应。迄今为止,已有32座城市获得了这一殊荣。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环保模范城市亮丽的“招商广告”,其“环境效应”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模”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在不断缔造着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文明轨迹。“创模”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促进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扩大…  相似文献   

14.
惠环宣 《环境》2009,(4):24-26
2009年春节,对于惠州人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春节!历经10年的不懈努力,惠州市以全国地级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这是该市在夺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五块国家级的“金牌”后,惠州人捧回的含金量最高的一块金牌,获此殊荣,举市欢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对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大气环境控制行之有效的“总量控制法”,提出了总量控制法的核心是在城市区域环境目标及总量确定后,大气污染负荷即污染物排放量的分配问题。阐明了“优化分配”与“责任分配”的关系,并提出,采用市场经济的“排污权有偿调协”的方法,奖勤罚懒,这对鼓励生产企业主动加强环境治理,顺利推行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法,尤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烟台市牟平区环境保护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全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连年被省环保局、人事厅授予“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机关”称号。以改善全区环境质量为出发点,致力于办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大事。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机,全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1998年,烟台市拉开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序幕,牟平区环保局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立即制定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从论述“生态城市”和“山水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分析了广州建设山水城市的有利条件,提出建设广州“南国山水大园林”的城市宏观布局、继承优秀历史化传统、合理改造旧城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家港市创建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晨 《环境保护》2005,(1):74-75
张家港市是长江下游南岸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人口85万。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等60多项国家级荣誉。2003年,全市实现GDP475亿元,人均GDP6700美元;财政收入67亿元,上缴国家财税贡献总额超过1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确定的到2000年所有工业企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必须实现达标排放,重点城市按功能区达标,对污染物排放实验总量控制,这是必须完成的限期令,针对抚顺城市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四抓四促进”的做法,对污染企业实施“四个一批”促进全市工业企业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20.
陈鸿宇 《环境》2006,(12):19-19,26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而言,建设绿地、养护绿地的代价是昂贵的,绿地边上往往还插着“绿草萋萋、请勿践踏”的牌牌,告诫向往绿地的市民们绝不可有“一亲芳泽”的非分之想。当绿地的“社会效益”仅剩下远距离愉悦眼球时,老百姓将绿地讽为“绿色政绩工程”,官员们则常常认为不该为这一“奢侈品”买单,因为它不创造G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