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斜式双网法对酒精糟液的综合利用陕西省商洛地区环保监测站王民强,王凌一一、概述酒精糟液的综合利用是发酵酒精生产中的一大难题。我国大部分发酵酒精生产企业或是将酒精糟液直接排人当地排水系统,或是采用坑式自然沉淀处理,这不仅造成巨大的再生资源浪费,还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2.
酒精糟液废水的水质特点是高水温、高酸度、高悬浮物和高有机物。该种废水的处理技术有物化法和生物法,其水质特征决定了酒精糟液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为生物法。本文论述了废水生理处理技术的最佳工艺流程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王民强  王凌一 《陕西环境》1997,4(3):38-39,33
1概述酒精糟液的综合利用是发酵酒精生产中的一大难题。我国大部分发酵酒精生产企业或是将酒精糟夜直接排入当地排水系统,或是采用坑式自然沉淀处理,这不仅造成巨大的再生资源浪费,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商洛地区食品饮料厂1990年以来,在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的同时,自行设计出《斜式双网法回收湿式粗蛋白饲料综合利用技术》(以下简称斜式双网法),解决了酒精糟液的综合利用问题。该技术为国内首创,1996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斜式双网法综合利用技术发酵法酒精生产是以玉米、薯干等为原料,将淀粉发酵转化为发酵醪液,经…  相似文献   

4.
治理酒精糟液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苏  马荣山 《环境保护科学》1994,20(4):48-49,76
旋转筛分离技术提取蛋白饲料是治理酒精糟液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旋转筛分离技术生产工艺过程,说明了采用旋转筛分离技术治理酒精糟液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酒精糟液中可利用的资源,去除了排水中有机物对环境的危害,是酒精糟液综合利用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膨胀颗粒污泥床处理玉米酒精糟液的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高温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处理玉米酒精糟液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证明EGSB处理玉米酒精糟液能够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个月即形成颗粒污泥,成功地实现了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启动后反应器运行稳定,COD负荷可达到29kg/(m3·d),去除率在90%以上.本研究不仅解决了废水处理的实际问题,而且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付产品——酒精废液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文从经济、技术两者结合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回用治理技术,其中固液分离和用玉米酒精糟生产DDC技术具备最佳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选取浓度为25mg/L的酸性大红-GR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采用氧化-絮凝耦合工艺,探索了氧化剂种类、絮凝剂种类、废水pH值、氧化剂和絮凝剂投加量对氧化-絮凝耦合处理酸性大红染料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酸性大红溶液初始pH值不变,高锰酸钾和PTSS的投加量分别为为20mg/L和10mg/L(以钛离子计),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最大,分别为96.3%、56.5%。通过FTIR光谱扫描、絮体的显微形貌观察、酸性大红和新型絮凝剂聚硅硫酸钛(PTSS)的表面电动电位随pH值的变化的测定,分析了氧化-絮凝耦合法的反应历程:高锰酸钾破坏酸性大红的发色基团后,自身被还原成新生态二氧化锰胶体;二氧化锰胶体吸附酸性大红及其氧化产物,并被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TSS通过电中和及架桥网捕等作用卷裹成絮体。  相似文献   

8.
糟液循环对开放式餐厨垃圾乙醇发酵的影响及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餐厨垃圾乙醇发酵糟液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以减少废液的排放量.重点考察了糟液循环对餐厨垃圾产乙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未经处理的乙醇糟液在全回流条件下,对乙醇发酵产生明显抑制,全循环4次后乙醇产量由28.4g/L 降至2.56g/L.随着循环利用次数的增加,乳酸、SS、DS和盐分均产生积累,分别达5.45、64.7、99.5和12.3g/L.为提高糟液循环次数,本研究采用2/3的糟液回流和絮凝处理后全回流的方式,其糟液循环利用7次后,前者乙醇产生量维持在25.5~35.5g/L,而后者的乙醇产量在12.2~32.4g/L.糟液2/3回流循环效果要优于絮凝处理后全回流的方式,今后需考虑两者相结合进行糟液循环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用造纸黑液处理酒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造纸黑液处理酸性废水的可能性以及使用的条件。造纸黑液的使用量为废水的1%;酸性废液的pH值应小于5;黑液中和能力相当于0.55N的稀碱液。将造纸黑液用于酒精酒糟的混凝处理,可使酒糟沉淀量增加,上清液中悬浮物和CODcr下降,并能中和酒糟的部分酸性。把混凝后的上清液回用于酒精生产,对酒精质量无不良影响,酒精产量可提高0.5%~3%。  相似文献   

10.
酒精糟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它的大量排放,已成为污染水体的“祸害”。作为酒精产量位于全国前茅的江苏省,在治理酒精糟液污染中,面对各类“医治药方”,却毅然选择了“全回流”。记者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废线切割液乳化稳定性高、COD值高及采用单一絮凝剂处理难以达到破乳目的等特点,通过筛选复配出了最佳破乳絮凝剂,并得出复配剂适用的pH值、投药剂量和顺序等最佳絮凝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6.5~8.0,投量为2.8~3.0g/L的条件下,用复配药剂处理CODCr为563000mg/L的废线切割乳液,油水分离较完全,CODCr的去除率达98.8%以上,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2.
燃煤细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均会产生严重影响,化学团聚是促进细颗粒形成大粒径团聚体而易被常规除尘器捕获的重要方法。化学团聚技术中团聚剂的组成是影响细颗粒物团聚效果的重要因素。由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和高分子絮凝剂构成多元团聚剂体系,经雾化形成液滴喷入细颗粒物团聚室,研究其对细颗粒团聚促进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选用含有无机盐的二元团聚剂体系均对细颗粒团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吐温-80体系对细颗粒物的清除效率可达44.1%;随着团聚剂溶液浓度的增加,细颗粒物的清除效率不断提高,阳离子型团聚剂体系对细颗粒物团聚的促进作用优于阴离子型团聚剂体系;团聚剂体系中无机盐,特别是氯化铵,能有效提高细颗粒清除效率;调节团聚剂体系的pH为弱酸性更有利于细颗粒的团聚。三元团聚剂体系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可使颗粒间的黏附力提高3.5倍,团聚后细颗粒物的质量减少45%~49%,中位粒径由3.5 μm增加至7.5~8.6 μm。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镁-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印染废水脱色是废水处理的重要问题,利用无枳/有机复合絮凝剂可取得优良的脱色效果。采用氢氧化镁一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pH值、壳聚糖投加量、复合絮凝剂加入量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镁一壳聚糖复合絮凝剂比单独使用氢氧化镁絮凝剂脱色效果好。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甲壳素的脱乙基产物。来源丰富,且具有无毒副作用、易降解等优点。利用壳聚糖作为复配剂制备的复合絮凝减少了镁盐的使用量,有效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避免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主要利用化学方法对环氧氯丙烷和胺类进行阳离子改性获得阳离子醚化剂,然后与碱化后的淀粉接枝制得一种絮凝性能良好的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荆,并对所得产品作了絮凝性能实验。由实验得知该絮凝剂对悬浮细小颗粒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如高岭土溶液(1g/L)产生矾花时间较短,加入絮凝剂后搅拌3min左右即可产生明显絮体,且絮体较大,静置后透光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处理电镀废液的新型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电镀废液的处理成本,改善出水水质,论文对用于电镀废液处理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SC进行了研制,并研究了其对电镀废液的处理效果,从絮凝性能和经济方面与传统铝盐,铁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铝盐、铁盐絮凝剂相比,经PAFSC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有明显的改善,而且用药量少,而价格明显低于传统铝盐和铁盐。  相似文献   

16.
预氧化加复合絮凝剂处理高温石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久辉  雷鹏举 《环境工程》1997,15(4):3-6,33
采用自制PCM2复合药剂处理含油和高分散细微悬浮物石油废水。研究证明,使用现有单一的有机或无机絮凝剂无法达到对这种具有特殊水质的石油废水的期望处理效果。在被处理水为室温的条件下,适量的PCM2不仅有效去除水中的油,而且可以将难处理的细微悬浮物含量降到较低。在高温处理条件下,采取预氧化加PCM2可以显著提高对水中油尤其是细微悬浮物的去除效率,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油田回注标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水处理方法,例如生化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但絮凝沉降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质处理方法。随着水污染的增加,高效实用絮凝剂的研制成为关键。目前,在各种废水处理中,絮凝剂起着至关重用的作用。综述了各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产絮凝剂的周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用常规的分离、纯化方法 ,从活性污泥中共分离出 32株菌株。将单菌株分别培养于“JM- 1”、“DF-1”、“PT- 1”液体培养基中 ,摇床培养一定时间后 ,以高岭土悬浊液筛选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 ,由此获得 8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其中有 1株絮凝活性较高 ,初步鉴定为酵母菌 ,代号为“Dfjm- 1”,产生的絮凝剂命名为“Dtjm-1”。本文研究了“Dfjm- 1”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培养液中 p H值变化情况及絮凝活性变化情况 ,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呈正相关关系 ,絮凝剂“Dtjm - 1”在菌生长稳定后期达到稳定活性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19.
以含Fe3+、Cd2+的模拟废水为例,利用细菌絮凝剂和沸石两种吸附剂,分析了两种吸附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模拟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处理高浓度含Fe3+废水时细菌絮凝剂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在处理高浓度含Cd2+废水时,沸石处理效果明显,两种吸附剂联合处理废水可弥补各自吸附特性的不足,细菌絮凝剂能促进天然沸石颗粒物沉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用曲线回归分析创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产γ-聚谷氨酸絮凝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条件是蔗糖添加量2.2%、酵母膏添加量0.6%、谷氨酸钠4.5%、pH7、温度33℃、摇床转速215r/min。同时利用γ-聚谷氨酸絮凝剂对含铬(Ⅵ)废水进行铬(Ⅵ)去除处理,结果显示:pH值为4、30mL、30mg/L废水中γ-聚谷氨酸的添加量为1.5mL和1%CaCl2用量为2.4mL时,铬(Ⅵ)去除效果最佳,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铬(Ⅵ)去除率可达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