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用生物稳定塘处理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稳定塘是一种构造简单、管理维护容易、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在塘内经较长时间的停留,通过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的代谢活动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最后达到稳定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 生物稳定塘是一种构造简单、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能源消耗少、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方法,近十几年来,该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至少有39个国家在应用生物稳定塘,其分布从两极到赤道.l984年的重新调查表明,世界上生物稳定塘数目剧增,仅欧洲就新增加了6个国家,共建了几十座生物稳定塘.1983年我国生物塘协作组的调查表明,我国已有30多座规模不同的生物稳  相似文献   

3.
稳定塘系统由于具有管理简单、经济、节能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分析了稳定塘系统的适用范围及其处理效果,重点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稳定塘系统处理废水的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方法和主要技术参数,并给出了稳定塘系统的优化组合和工艺流程。稳定塘系统除了用于处理中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外,还被用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同时其在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行业的污水处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58万个自然村中污水处理率仅为3%,2012年也仅达8%,未处理的污水总量是城市和县城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总量的1.5倍,分散式污水污染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阐述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概念和系统组成,指出分散式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从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自然生物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及优缺点,其中人工湿地、稳定塘、浮床、蚯蚓生态滤池、生态厕所等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建设费用低、环境影响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等优点,已成为新型、经济、环保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主导技术。最后提出了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农村生活污水大多没有经过处理。笔者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稳定塘处理、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和土地渗滤处理等四种农村污水处理方法,以供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合生物塘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生物塘系统是一种新型稳定塘系统.本文报道了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净化、藻-菌共生系统代谢活性、异养活性的变化及出水水质的生态学修饰.结果显示综合生物增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这是一种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土地处理技术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地沟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人工湿地4种土地处理技术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针对土地处理工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堵塞、系统的复氧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处理技术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地沟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人工湿地4种土地处理技术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针对土地处理工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堵塞、系统的复氧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种经济实惠、简单易行的污水处理系统获得很快发展,这就是生物氧化塘、污水贮存库与土地污水灌溉结合起来的处理系统.利用氧化塘对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利用土地对污水进行三级处理,利用贮存库存贮非灌溉期排出的污水,使污水不排入水体.这种处理系统对于防止水源污染、补充地下水、充分利用水肥资源、节约能源等都有明显的效益.一、氧化塘  相似文献   

10.
<正> 前言我国水污染严重,寻求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水污染控制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的二级处理厂,其投资费和运行费非通昂贵,不适于推广应用.而采用氧化塘处理则投资费、运行费低廉,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工作稳定可靠,是污水处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充分发挥氧化塘效能,必须进一步研究影响氧化塘运行效果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1.
厌氧塘     
废水稳定塘的有机负荷和溶解氧的有效利用建立了稳定塘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环境,这些塘可分为好氧型、兼氧型或厌氧型。本文讨论厌氧塘。这类塘系统是由兼性塘超过了其好氧处理有机废水能力时发展而成的。事实上,兼性塘也需要对可沉淀的有机固体进行厌氧分解来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氧化塘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然净化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经过科学设计的氧化塘处理系统,对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具有投资少、运转费用低、工作稳定,净化效果好的特点。受国家环保局污管司委托、全国氧化塘协作组于今年5月7日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了《第三期全国氧化塘技术学习班》,历时15天。有23个省、二个市的基层环保、城建及工厂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聘请了中国环保工业协会、哈尔滨建工学院、西安冶金建工学院、东北市政设计院、农业部环保所、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金  朱平  宋嘉骏 《环境工程》2014,32(11):37-40
采用人工湿地与沉水植物稳定塘组合系统在低、中、高三种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水力负荷对组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状况,以及各构筑物贡献率的对比。结果显示组合系统耐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稳定;整个组合系统除溶解性磷酸盐外,污染物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去除率降低,低水力负荷去除效果最优,各构筑物中人工湿地与水力负荷呈负相关性,而稳定塘则受水力负荷影响不显著;各构筑物贡献率中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但稳定塘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实际应用效果参差不齐,且各类技术缺乏对实际工程实施的指导。针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研究了毛细管渗滤沟处理技术、厌氧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厌氧滤池-氧化塘-生态渠技术、SBR-化学除磷和膜生物反应器等技术的工艺参数、处理效果、投资估算和操作管理要求,并对各项技术进行综合评估。针对不同的污水处理规模,总结不同地区相应的推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因地制宜发展北方小城镇污水稳定塘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莉 《环境保护》2000,(7):26-27
通过借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集宁市稳定塘设计、运行成功经验,结合太原市娄烦县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当地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并具有一定特色的稳定塘处理工程。在对其工艺介绍的基础上,总结特点,提出建议。本文希望以此探索出适合北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稳定塘示范工程,使之得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当前以活性污泥法为主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中多存在挥发性有机物逸散、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氮磷处理不可兼得、高含氮污水缺乏碳源、高浓度的难降解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等主要问题。借鉴膜生物反应器对活性污泥法的改进经验,在高效藻类塘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膜过滤系统,提出"膜共生反应器"。该反应器通过膜过滤系统维持反应器内高浓度藻菌共生体,达到较好的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反应器无需供氧,节省能耗,具低碳潜力,且不易使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逸散至大气。膜共生反应器在含盐污水、含重金属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等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可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作为活性污泥法氧源兼污水处理设施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农村具有独特的村庄与人口特征、经济社会特征。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常用氧化塘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土壤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四类。详细论述了各类技术模式的工艺原理、适用地区、适用进出水水质条件、工艺优缺点等,认为目前存在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缺乏、重投入轻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社区参与引导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塘对富营养化巢湖水进行中试,结果表明:浮萍、黑藻、狐尾藻和芦苇对总氮、总磷均有较好处理效果,其中黑藻对总氮、总磷的处理效果最好,芦苇对叶绿素的处理效果最好。7月份是生物塘处理污染物的最佳时期,4种水生生物的综合生物塘对总氮、总磷和叶绿素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2.0%、89.2%、97.8%。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村污水的乱排放的问题,将雨水排放系统与湿地系统相结合分析了一般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稳定塘和湿地系统的优缺点,并改进了冬季的北方农村稳定塘处理污水的方法。就农村排水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10万m3/d污水处理厂新型稳定塘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东生  韩刚德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6):439-441,444
介绍了沙营污水处理厂稳定塘工艺的构成特点及2年来实际运行效果。效益分析表明,新型稳定塘工艺通过在厌氧塘安装弹性填料、在好氧塘增加表面曝气机,在养鱼塘放养各类鱼苗、在生态塘种植莲藕、芦苇,从而形成了人工可以控制的生物氧化过程来处理城市污水,具有基建投资省、维护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城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