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前言一般认为,石油、天然气是沉积岩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干酪根)通过热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生成的(有机成因说)。有机成因说在地质学上是以石油、天然气大部分(至少是已形成矿藏的部分)都产于所谓的沉积盆地为根据的。另外,通过烃类碳同位素、CPI和生物标志物的测定以及干酪根的热分解实验等,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验证这一学说的研究也在进行中。近年的文章中,一方面指出了有机成因说中存在的问题(氢的供给不足等),同时还报道了很可能是无机成因的烃类的发现。对于东太平洋海隆和格拉帕戈斯裂谷热水带出的甲烷、东非裂谷带吉布湖水中溶存的过饱和甲  相似文献   

2.
东太平洋海底扩张中心7个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的48个热液沉淀物样品的化学全分析表明,金的富集具有明显不同的模式。发现两个硫化物矿床样品中含金量高,即轴向海山和勘探者海岭南部。采自轴向海山矿床顶部的一个重达160kg的样品由二氧化硅、重晶石和闪锌矿组成。该样含金达6700ppb,平均为4900ppb。勘探者海岭南部的样品含金达1500ppb,平均660ppb。对这两个地区所采多种样品进行的详细矿物学研究及化学全分析表明,金的沉淀受元素伴生和共生次序的控制。浓度约为200ppb的金与高含量的铜(>1wt%)和钼(达470ppm)伴生;浓度高于800ppb的金与高含量锌(>10wt%)、钡(>3wt%)和二氧化硅(>20wt%)伴生;浓度高于1200ppb的金则与高含量的铅(>0.1wt%)、银(>100ppm)、砷(>300ppm)和锑(50—100ppm)伴生。两地所采的含金量最高的样品,均在非晶质二氧化硅基质中含有晚期泉华状低温铅、砷、锑、银和硫的硫盐。这些硫盐可能是金的贮集场所。 采于其他玄武岩型海底矿床(北纬21度地区、加拉帕戈斯裂谷、胡安德富卡海岭南部因代沃海岭)的贫金样品(<200ppbAu),与轴向海山和勘探者海岭南部样品相比,从发表的数据看,其金属和硫的含量高,但SiO_2含量低。瓜伊马斯盆地热液矿床下伏的沉积物,较洋中脊玄武岩富Au,但这些矿床中所采的样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是与华北、杨子齐名的中国三大块体之一,是连接中亚与太平洋西岸(中国东部)的桥■,一直为世人所瞩目。作者认为,塔里木板块是在前震旦系结品基底的基础上,主体部分经历了古生代稳定的陆台,中、新生代陆内盆地的演化阶段;边缘部分经历了新元古代一古生代一小生代的陆完增生和相邻洋壳的消亡。在局部地区和某些阶段,由于地壳发展的不均衡,曾发牛过裂谷、裂陷柏和扭壳断裂带。依据这一构造认识划分了赋存于塔里木板块基底构造层、中间构造层、上都构造层、古生代裂谷系、中一新生代超壳断裂排、被动边缘和陆壳增生区小的成矿系列。其中,石油、天然气、钾盐、金刚石、铜、稀有金属、铅、铸和宝玉石等多种矿产均具有非常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冀西北的东坪、中山沟、后沟等金矿床产于碱性正长岩杂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与岩体有成因联系。矿石为少硫化物型。矿体有三种类型:石英脉型;石英脉+脉旁蚀变岩型;钾、硅化蚀变岩型。对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S、Pb、C、O和Si的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碱性杂岩体,成矿流体混合热液,成矿时代为燕山期(钾长石Ar-Ar年龄为156~177Ma)。矿床为燕山期强烈岩浆活动产生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作用形成的混合热液对海西期碱性杂岩体(327.4Ma)交代改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改造型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产于火成岩(侵入岩、火山-次火山岩)断裂带中的脉状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明显滞后于火成岩的成岩时代,属后成矿床,成矿多发生在地下500~3000m处,断裂构造使其与地表导通,形成开放半开放体系;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已团结成岩的火成岩;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成分及与主岩不同期的岩浆热液成分;成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岩脉侵入带来的热液使早期的岩体遭受蚀变,蚀变过程中金等成矿元素析出并在断裂构造中沉淀成矿;二是下渗的大气降水在深部被加热,萃取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而形成含矿溶液,这种分散在岩石中的溶液,在构适应力作用下汇聚到构造薄弱带——断裂中,因降温减压而沉淀成矿。概括地说,这些矿床是通过热液对火成岩(矿源岩)的改造而形成的,可称之为火成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介绍的新类型铜矿床,为产于云南兰坪一思茅中、新生代陆相裂谷沉积盆地中的脉状铜矿床。兰坪一思茅盆地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拼合带,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一系列在盆地中成群成带分布的脉状铜矿床便是近年来重新获得认识的重要矿产之一。但是,目前对此类铜矿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争论较大;过去仅有少数学者对个别较典型的矿床(如金满)进行过研究,因而对此类铜矿床成因还缺乏全面的了解。目前对有关海相热水沉积矿床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众多报道,而对陆相环境中的热水沉积成矿却认识得较晚,即使是现在;人们仍更…  相似文献   

7.
领略西雅图     
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城市,是美 国西北部通经太平洋的门户。市区座落在奥林匹克山和卡斯喀特山、雪尼尔雪山环抱的盆地中,纬度比中国东北最大工业城市哈尔滨还高2度,但气温适中,一年也只有几天下雪。最冷是1月份,最低温度27华氏度(-2.8℃),最高温度46华氏度(7.8℃)。最热是8月份,74华氏度(23.3℃)至56华氏度(13.3℃)。西雅图面积15807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近200万。世界上著名的微软公司、波音收音机制造公司就建在这里,中心市区高楼林立,全市拥有汽车200余万辆,平均每人就拥有…  相似文献   

8.
地质矿产部石油海洋局(石油局)成立于1960年,是地矿部在陆上、海上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对大洋进行地质矿产调查的生产管理部门,按国发(1994)65号文要求,石油局将于1995年组建成总公司。地矿部石油海洋地质系统由分布在六个地区的石油海洋局(上海、广州石油海洋局,华北、华东、西南、中南、西北石油局)和12个石油海洋生产、科研、工厂等县团级单位组成,现有职工42000多人,油气勘探开发地域南至南海的南沙,北至吉林、内蒙,西至新疆、西藏,东至江苏、东海,并对太平洋,南极等地域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流动、分散,风…  相似文献   

9.
法国中央地块的勒布尔内克斯金矿产于利穆赞海西基底片麻岩的剪切带中。紧接在糜棱岩化后原先不含矿石英碎裂以后,在剪切带拉张期间形成了含金石英扁豆状体。矿化围岩为微细砂糖状石英,有经济价值的矿化(毒砂、金、黄铁矿、方铅矿和铅硫盐)是在与乳白色石英同期形成的毒砂和黄铁矿结晶后才形成的。与玻璃石英伴生的后期矿物共生组合为:富银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和硫盐。毒砂有一个成分变化范围,其As的平均含量相当于与黄铁矿达到平衡的温度(约400°±30℃)时毒砂中的砷含量。与成矿同时发生的热液蚀查结果形成了多核白云…  相似文献   

10.
中深中温热液金-石英脉的一些结构特征,利用非品质硅胶(胶体)的早期沉淀来解释可能最合理,这种硅胶随后会结品成石英.非晶质硅胶可产于在粘对断裂期间流体压力大大下降的脆性-韧性剪切带中。由于存在有利的动力学条件,这一过程使热液与非品质SiO2快速达到过饱和,结果是发生非晶质SiO2沉淀而不是石英沉淀。降压作用通常也导致流体发生不混溶和可溶金配合物不稳定。但是,胶态SiO2的存在却能使金胶粒稳定,从而使热液中呈悬浮状态的微粒金进一步搬运。硅胶在中深中温热液条件下是极不稳定的,会迅速脱水收缩并结晶成石英,还往往会把固体杂质挤到颗粒边界。此模式可以解释典型的中深中温热浪石英脉的原生他形集合体结构、金沿颗粒边界富集、分散块金的形成,以及低级序SiO2同质多象变体和残余球状构造的稀少产出。金以皮粒形式搬运,可能是金-石英脉体系中在垂向上数百米(有时达几千米)范围内矿石总体品位往往一致的原因之一。此外,带电微细胶粒的形成,可能有助于解释特定矿物表面对金颗粒的吸附.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发现了工业大气污染的一条“洋流”,从亚洲和美国流向南太平洋.这条“洋流”表示了污染物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向热带地区的转移,同时表明大多数污染物在转移过程中被高度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破坏了.这是1999年3-4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进行的太平洋探索(PEM-TropicsB)的结果.1996年9-10月在同一地区曾进行过PEM-TropicsA使命.这些都是NASA的全球对流层实验的一部分,以便增进人类对太平洋上空对流层化学反应的了解.这次太平洋探索首次提出热带对流层OH基的大范围测…  相似文献   

12.
海西期祖鲁洪花岗岩质杂岩体的氧同位素分析及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该岩体在220~230Ma以前曾在高温下与大气降水发生过相互作用。由花岗岩和闪长岩的单矿物氧同位素分析得知,其石英与长石之间的氧同位素比值之差分别达0.83‰~2.63‰和11.34‰;理论计算得出花岗岩和闪长岩在热液蚀变时的水岩比分别为0.07~0.15和1.04。该岩体任位于渗透性良好的围岩(断层、节理和裂隙在其中都十分发育)中,因而有利于大气水热液循环系统的形成。在这种大气水热液的对流循环过程中,岩体不断地与大气降水发生同位素交换,从而导致了该岩体的矿物Rb-Sr和氧同位素体系发生变化。这种热液活动可能是形成该岩体南侧的W、Cu矿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产在自生胶结物中的水溶液包裹体和石油包裹体的分析,研究了乌拉油田的成岩史和石油充填史。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对反应速率和石油饱和程度仍然知之不多,但在石油到达砂岩之后,成岩作用仍持续活跃。自生石英中包裹体的显微测温证实,石英胶结作用开始广泛发生的温度在110℃左右(相对埋深2.5km),且这一过程延续至今。与此同时,自生钠长石亦以粒间和粒内胶结物的形式存在。大量的石油包裹体主要产于钠长石和石英胶结物中,其胶结物捕集的包裹体可作为该构造中到达的石油的主要载体。通过石油和矿物表面间的薄水层的扩散作用,可能以自生石英和自生钠长石沉淀的溶质质量传递为主。早期形成的钾长石次生增长体中石油包裹体的分析表明,在最近25Ma快速沉降之前,有些二次运移的石油可能到达了浅埋深的储层中。与乌拉组储层孔隙游离石油相比,钾长石包裹体中的石油显然来自不同的生油相。测试的大多数成熟度参数表明,后者的成熟度较低。后期石英和钠长石捕集的石油包裹体,同样具有钾长石和乌拉组储层中DST原油的某些特征。因此,这些特征可能反映了在石英成岩作用过程中,乌拉油田石油的聚集是渐进变化的。  相似文献   

14.
沿朱诺金矿带分布的中温热液含金石英脉矿床,是早第三纪由低金度、富H2O-CO2(±N2、H2S、CH4),温度为200~325℃,压力超过(1~1.5)×108Pa的流体形成的。同位素重的成矿流体,其δ18O为+8‰~+12‰,δD值为-20‰~-30‰,表明为深部流体源。这些数据与阿拉斯加南部大陆边缘下面的俯冲物质经过变质去挥发份作用形成成矿流体的模式一致。进变质流体渗入由于海岸山脉巨型区域断裂线而提高了渗透性的区域,然后在更高的退变质地壳层位的脆弱带形成含金脉。金的沉淀,是由包括沸腾、流体-围岩反应,以及热液流体的温度、压力下降等几种机制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流体包及体问位素研究,为研究古气候提供了唯一的机会,因为这种流体能直接提映古代水样品。由于气候因素,诸如降水的年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团的成因和历史,以及海水的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大气降水中的氧和氢同位素组成也会有所不同。萤石(CaF2)中的包裹体流作都非常有用,因为它们的主矿物缺乏氧或氢,因而排除了捕获包裹体后有同位素交换发生。爱达荷州东北部贝霍斯矿区的始新世(51~50Ma)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其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具有低盐度《大多数低于0.6eq.wt%NaCl)和低至中等的均一温度(98℃~146℃),说明流作为大气降水成因。包裹体流体的氧和氢同位素数据与该地区的现代大气降水几乎完全相同。始新世包裹体流体与现代大气降水在同位素组成上相同,说明始新世的气候条件与今天的是相似的。这一结论支持了Sloan和Barron的气候模拟实验结果。他们认为,大陆内地的气候并不反映始新世期间由深海古气候记录所揭示的温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用裂变径迹法对广西百色盆地右江河谷发现的玻璃陨石的年龄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为0.732±0.039Ma。这一年龄值与地球磁场从松山负极性世向布容正极性世反转的年代(0.73Ma)吻合。这一测定结果支持了如下论断:玻璃陨石是由地球外巨大物体冲击地球形成的,同一冲击事件导致了地球磁场反转和玻璃陨石形成。这一冲击事件发生于0.732±0.039Ma前。  相似文献   

17.
托姆托尔稀有金属矿床是世界上可信评价资源(Nb、TR、Y、Sc)质量最大的矿床,其特点是这些金属在再冲洗风化壳中的含量特别高。该矿床产于面积为250km2的超镁铁岩、霓霞岩和碳酸岩建造托姆托尔地块的中部。该地块位于西伯利亚地台北部阿纳巴尔结晶地盾的东北坡。它突破了里菲期一志留纪沉积岩,并被二曾纪陆相和海相沉积物所覆盖。该地块局限在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NW-320.、NE-50°和近南北走向)与环状构造的交接带范围内,这些环状构造与阿纳巴尔和达尔登拱形隆起是并形的。托姆托尔矿床的矿石分为3种主要工业一成因类型。内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快中子活化(39Ar/40Ar)法、K—Ar法为主要手段.通过16个玄武岩样品地质年龄的测定和分析.首次建立了苏北盆地泰州组—盐城组玄武岩喷发年代时间剖面,并对各级段的界线年龄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白垩系和第三系的界线在泰州组与阜宁组之间.古新统与始新统界线在阜宁组—~二段和三~四段之间、始新统与渐统界线在三垛组一段和二段之间,本区缺失上渐新统地层。  相似文献   

19.
许多显生宙沉积锰矿床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甚至某些情况下连其成因模型都已好研究得很透彻了,但是不断变化着的海洋化学、海平面及气候这样一些重要因素对形成锰矿床的影响却刚刚引起人们的重视。标的高度活动性(特别是在氧化-还原作用过程中)无疑使它在风化、搬运、沉积及成岩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物相的变化。在化学风化过程中,锰溶解于酸性的还原介质中,并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携带到滨岸地带,在弱还原(碳酸盐矿石)至氧化(氧化物矿石)条件下沉积形成了许多有开发价值的锰矿床。降雨能促进植物生长,进而控制着地下水的酸度。澳大利亚格鲁特岛和东欧及前苏联的古地中海边缘地区的许多锰矿床,都是在海侵过程中溶解锰向局限性黑色页岩盆地中大规模补给而形成的。这些矿床在成分上具有分带性,有证据表明,它们是在盆地内部集中了稀释的含矿溶液之后,在浅海相环境中形成的。当盆地转化为氧化环境时(特别是在海退的早期)锰就沉淀了下来。显生宙期间,海洋中溶解氧和碳的浓度是随着有机碳埋藏速率的剧变而强烈变化的。当埋藏快时,大气中CO2量减少,从而造成全球性的反温室效应—气候变冷。其后,随着海底有机质的被氧化,CO2被释放出来,最终又出现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现在已经知道,海洋锰  相似文献   

20.
伶仃洋石油污染及油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于伶仃洋北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和近岸海域布设10个采样点.采集退潮期表、底层样品进行石油污染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在退潮时石油浓度的垂向分布是表层>底层;其平面分布是,虎门>横门>蕉门>洪奇沥>近岸海域.虎门和横门水域受城市污水和船舶油污水的影响,石油浓度较高(0.105~0.117mg/L),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蕉门和洪奇沥水体虽然受佛山市和南海市污水的影响,但石油污染程度较轻,处于Ⅱ类水质水平.四大口门出海口水域水质也属Ⅱ类.为了能准确测量水体中石油污染的浓度,采用“指纹”鉴别法对该水体的污染油品进行鉴别.鉴定结果,该调查区内主要受20#重柴油和大庆原油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