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南京栖霞山地区地质研究历史较早,基础地质资料丰富,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首次对栖霞山地区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67处,并划分为7大类13类15亚类,分析了主要地质遗迹的资源特征,评定出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5处,说明栖霞山地质遗迹等级已达到国家地质公园标准。论述了栖霞山地质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及建议,为栖霞山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地学研究的深入和地质公园建设的不断完善,作为地质公园建设核心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本文是作者几年来从事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的总结,主要目的是在对地质遗迹保护进行系统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的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出科学的对策与措施,实现公园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205-210
"5·12"汶川大地震导致四川安县国家地质公园形成许多新的灾害遗迹景观,使其地质遗迹资源更加丰富。但公园开发过程中,对震后地质遗迹科学性挖掘方面稍显不足,与园内"科学品位高、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遗迹资源不相匹配。本文分析了安县国家地质公园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安县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和成因机制,为公园的进一步保护与深入开发提供了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质遗迹的科学分类是指导地质遗迹保护、利用与开发的重要依据。文章运用二阶段聚类法,选用地质遗迹的价值类型、开发成本、所在地经济与财政状况等因素为变量,以浙江省国家级地质遗迹为例研究地质遗迹的分类与开发,并对各类地质遗迹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西罗城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以典型壮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为主,辅以地质剖面遗迹景观和地质构造遗迹景观等.介绍了罗城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分布,并从科学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湖北省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概况和建设现状, 指出了目前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306-310
宝天曼地质公园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园区,其独特的地质遗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和科普基地。由于对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重视不足,该地质公园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论述了宝天曼园区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认为该园区的主要保护对策为对现有地质遗迹进行清理、复原和建设,使其展现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的科学内涵,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科普景点。  相似文献   

8.
汝阳群是华北板块结晶基底形成后的第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岩,是对比研究华北板块中新元古界与扬子板块震旦纪的关键。汝阳群岩性为紫红色石英砂岩和泥岩组合,具有独特的地貌景观,是建设地质公园的理想岩石。在分析汝阳群分布特征、演化历史、地质遗迹和汝阳群分布区地质公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此类地质公园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这有助于提高游客对汝阳群地质遗迹的认知度,保护汝阳群典型地质遗迹,实现这一类型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台湾阳明山公园考察记述 ,重点叙述地景 (地质遗迹 )登录、评价与分区管理 ,地景与生态保育和解说服务的理念和实际管理、运作。从中可对建设国家地质公园 ,提高风景名胜区旅游的品位 ,实施寓教于游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环保信息     
《地质遗迹保护—北京宣言》发布 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日前闭幕,大会通过了《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章程》和《地质遗迹保护—北京宣言》.《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章程》对会议名称、会议目标、会员资格、会期、会议主要内容等以条款形式予以确定,以指导今后每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的筹备和召开.《世界遗迹保护—北京宣言》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政府保护地质遗迹,促进人-地和谐相处,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的科学态度和决心,同时,呼吁全世界珍惜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通过建设地质遗迹保护区、设立地质公园等多种形式来普及地学基…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浅埋隧道工程爆破震动效应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深圳地铁试验段2201标浅埋隧道爆破施工实际,进行了地表质点震动监测,提出了应在保证施工安全和不影响地表建(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爆破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并以<爆破安全规范>为基础通过现场爆破试验测定结果,确定合理的爆破安全判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公路运输时发动机粘接界面处受振动载荷情况,为振动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公路运输下加速度数据,对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分析,并完成载荷谱的构建,通过有限元软件,构建发动机简化模型,进行发动机模态分析和振动过程模拟.结果 对消除趋势项后信号进行统计分析,信号峰值大于3倍均方根值,表明振动数据中包含数值急剧变化的部分,信号峭度为9.34,属于超高斯分布,采集信号中包含冲击信号.将简化后PSD作为输入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后封头底端粘接界面位移较大,通过选取的4个参考点上看,位移和加速度均方根值突变的频率在33 Hz附近.模拟实际振动过程发现,前封头及筒段处粘接界面所受应力较为均匀,约为25 kPa,在封头和圆筒段相接处应力值较大,特别是在后封头顶端,存在应力集中,应力值最大可达130 kPa.从应力历程上可以看出,药柱的松弛效应使得冲击过后应力幅值迅速变小.结论 通过实测数据与有限元软件结合,完成了发动机粘接界面模态分析和实际振动过程模拟,为后续振动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选取某城市具有代表性Ⅱ类场地地铁与道路交通重合段,对环境背景、地铁单独通过、重载车辆单独通过、地铁和重载车辆同时通过开展振动实测,利用Z振级和1/3倍频程频谱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建立简化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沿线环境振动影响.结果表明,简化理论分析模型可基本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地铁与重载车辆引发的环境振动衰减规律总趋势是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先迅速后平缓的减小过程,有地铁作用时,30m附近存在振动放大区;地铁与重载车辆单独作用时存在稳定的环境振动主频分别为50~60Hz和16Hz,两者共同作用存在变化范围为16~80Hz的不稳定特定主频,其变化规律符合交通类型的主导地位;当水平距离超过60m后,环境振动体现场地卓越周期,可忽略地铁及重载车辆振动影响;对于加速度频率在1Hz内的低频振动,距离和交通荷载类型的影响均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地铁及地面交通选线设计和沿线环境振动及控制提供工程参考和理论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地质公园开发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南省位处中原,地跨华北板块、秦岭中央造山带和华南板块。省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地质公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条件。河南省地质公园建设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已经批准不同层次的地质公园10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在地质遗迹资源和大众群体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是一项既达到保护地质遗产,又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利事业。但目前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理,保证地质公园建设的标准和质量,使之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汽车颗粒物污染的生态影响与公路绿带的屏障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汽车颗粒物污染的生态影响、污染范围及公路绿带屏障作用上概述了公路环境研究的进展 ,并提出了减轻公路污染物影响的主要措施 ,为我国公路规划建设、公路沿线的农业生产布局及公路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首先综述分析了对爆炸振动损伤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爆炸振动损伤的模型模拟进行研究,分别建立地面振动模型、电子装备爆炸振动结构响应模型、爆炸振动的损伤模拟等,推动了电子装备爆炸振动损伤研究的模拟化进展。  相似文献   

17.
公路工程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把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放在景观上 ,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了公路工程的环境变化和有关的社会变化 ,探讨了由此引发的景观上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的变化机制。认为从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的角度 ,在景观上分析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 ,对战略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和长期的土地利用规划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也是对当前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18.
对某工程公司平基爆破对附近宅楼的损伤事故进行鉴定。通过实地勘测、调查取证,从宅楼的裂缝走向、爆破产生的爆破地震效应和空气冲击波作用三方面对附近宅楼损伤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认为该平基爆破不会对该宅楼造成损伤破坏。  相似文献   

19.
超前地质预报是预防公路隧道施工环节发生灾害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对瑞雷波探测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瑞雷波技术的探测原理和现场施工方法,运用工程实例说明瑞雷波探测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具有施工快速简单、资料处理成果直观、探测精度较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对于异常的属性不能作出准确判断的不足,并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了瑞雷波探测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振动-噪声复合试验中的几个控制问题,提高再入飞行动力学环境地面模拟试验的准确性。方法对振动-噪声复合试验控制原理和载荷特征进行分析,并用试验的方法对振动-噪声复合试验实施过程中两种载荷的相互影响进行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振动台运行噪声对噪声控制的结果基本无影响,噪声对振动控制结果的影响程度与控制点位置有关。噪声场中振动传感器的测量本底会明显升高,试验实施过程中应尽量将传感器安装在产品内部。结论振动-噪声复合试验中2种载荷对彼此控制的影响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只要试验设计合理,这种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