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渔洞水库水体pH值变化成因,藻类的生长与pH之间的关系,认为水体pH值变化与水库中营养盐存在密切关系。针对渔洞水库治理的实际,提出治理措施及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渔洞水库水质和生物监测数据,通过对其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微囊藻、针杆藻和脆杆藻是渔洞水库藻类的优势种群,每年水库有近7个月的时间处于水华风险的威胁;水库的浮游动物密度已达到中营养和富营养型水平,属中度污染;水库内鱼类种群结构不合理和鱼类数量不足,不足于消耗水库营养,给藻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现状渔洞水库水体长期处于富营养状态,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水体氮、磷超标严重,以此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结合渔洞水库的现状,通过监测,研究了渔洞水库水体主要污染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了主要污染指标,掌握了污染指标的迁移途径,进行了水体藻类暴发预警预报工作。提出了污染综合防治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再生水景观回用的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的暴发。为了抑制藻类的大规模生长,需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便将有可能爆发水华的藻类及时杀死或除去。目前,人们已经对景观水体中常见藻类的生长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水体中藻数量(藻密度)的多少与水体的pH值和DO值的变化有密切而相对稳定的关系。通过在线实时监控pH值和DO值,找到△pH、△DO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pH、DO、温度、正磷酸盐和总氮等指标,实现实时识别和预测水华爆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昭通市渔洞水库2016年8月份库尾水质出现颜色变绿现象以及9月有所恢复的情况,以渔洞水库库尾为采样点,对7—10月的浮游植物指标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7—10月,渔洞水库库尾的微囊藻数量、比例变化显著。7月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栅藻,8月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微囊藻属,平均密度较上月增加了约49倍;9月浮游植物优势种仍然为微囊藻属,较上月降低了92.5%,水质有所好转。通过投入鱼类的方法,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着手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氮磷胁迫下藻-菌群落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的蓝藻水华在我国太湖与滇池等淡水湖泊频繁爆发,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氮、磷则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营养因子。文章通过藻细胞计数、细菌群落的DGGE监测,以及典型对应CCA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的氮磷浓度、N/P比对藻-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氮磷浓度和N/P比均会影响藻类生长,其中,氮磷浓度较N/P比对藻类生物量的影响更大;N/P=12为藻类生长的最适条件,氮限制(N/P=3)和磷限制(N/P=48)均会抑制藻类生长;添加外源氮磷可促进细菌的生长,提高其多样性,但随着N/P比的提高,其种群多样性呈逐渐下降趋势;细菌群落主要由β-proteobacteria类细菌组成,其次是α-proteobacteria,然后是Bacteroidetes和γ-proteobacteria。与氮、磷营养盐相比,藻类群落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湄洲湾水质季节变化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年1月~2005年11月间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阐述了湄洲湾海域营养盐的变化特征,并对NH4-N、NO3-N、NO2-N、PO4-P、pH、盐度、DO、COD和叶绿素等进行了分析,对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及有机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N、P营养盐随月份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不同季节的N/P值变化较大.根据有机污染评价,湄洲湾海域属于水质较好类型;富营养化评价的结果显示,湄洲湾海域秋季和冬季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基于云南洱海长时间尺度水质观测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浮游藻类叶绿素a(Chl-a)对氮(N)、磷(P)、水温的定量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过去20余年洱海藻类生物量受水温、N、P共同影响,随着洱海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水温对藻类生物量的相对重要度在持续下降,斜率平均值从2.70下降至0.44.而营养物对藻类的促进效应明显在提升,尤其是TP对藻类的相对重要度持续在攀升,斜率平均值从-0.3增长至0.8.TN对藻类生物量整体表现为较稳定的正效应,但近些年(2008~2013年)TN对藻类正效应达到最低.2002之后,P已逐渐取代N成为最重要的营养物限制因子.在季节方面,春季和秋季以水温和N的共同限制为主导,但春季当Chl-a8 mg·m-3时,N和水温对藻类的正效应逐渐被P取代.夏季完全以N、P共同限制效应占主导,当Chl-a3 mg·m-3时,TP的正效应逐渐超过TN,冬季则以P和水温的共同限制效应为主导.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洱海富营养化控制应以"控P"为主和N、P协同削减的策略.当前富营养化控制过程中,应着重监控春、秋两季温度短期快速上升可能引发的全湖藻华风险.  相似文献   

9.
基于AHP-PCA模型的于桥水库富营养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富营养化机理出发,利用1999-2005年的数据资料,对于桥水库富营养化评价的参数筛选、权重、参数间相关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AHP-PCA模型科学的分析了于桥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与富营养化表现因子藻类生长规律相吻合,为于桥水库的水生生态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湖泊和水库中藻类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归国 《福建环境》2003,20(5):62-65
由于富营养化的影响,在我省少部分湖泊和水库中多次发生因藻类的强烈光合作用而产生的高pH值污染和藻类毒素对饮用水的污染等现象。该文综合了除藻的各种方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认为以生物除藻和物理除藻两种方法比较适合我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浅析环境因子对城市缓流水体底泥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寿泉 《环境科技》2007,20(6):13-16
水体富营养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造成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氮和磷,尤其是磷.对于大多数外源磷得到控制的水体来说,底泥磷的释放对长期维持藻类生长,促进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底泥对磷的释放与吸收是有条件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考察温度、pH值、扰动、溶解氧、不同深度、覆盖等环境因子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进行初步为城市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及治理积累基础资料和信息.  相似文献   

12.
将鲢鱼引入到某水厂预沉池中用以去除藻类,并对该水厂从原水到滤后水中藻类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鲢鱼对水华微囊藻可进行有效滤食,但对单细胞绿藻滤食效果不佳,从而导致预沉池出水中水华微囊藻数量和比例大幅下降,使单细胞绿藻获得了更大的生长优势.预加氯对叶绿素a氧化作用显著.混凝沉淀过程对杆状藻类去除明显,具有较长突起尖刺的藻类会阻碍混凝沉淀效果.少量个体较小和突起物带有尖刺的藻类能够深入滤池.当原水中微囊藻浓度较高时,鲢鱼联合常规水处理工艺能够对藻类实现较为彻底的去除.  相似文献   

13.
水生动植物联合作用净化不同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睡莲(Nymphaeatetragona)、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鲢鱼(Aristichthysnobilis)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ludinachinensis)为实验对象,设置富营养和极富营养两种浓度梯度,通过室外试验探讨不同动植物及其组合对两种浓度水平中总氮(TN)、总磷(TP)及叶绿素a(Chl-a)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富营养和极富营养水平中,均以睡莲和黑藻组合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最好,TN去除率分别为66.4%和42.3%,TP去除率分别为97.1%和89.6%,TP去除率分别高出相应对照组53.2和35.3个百分点;鲢鱼和中华圆田螺的加入会引起TN和TP的升高,但是由鲢鱼、中华圆田螺、睡莲和黑藻组成的组合对藻类的抑制效果最好,其Chl-a含量始终保持最低含量,日均值不超过1.16 mg/m3。因此,鲢鱼、中华圆田螺、睡莲和黑藻联合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其协同作用可为景观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放养鲢鱼预处理高藻原水的除藻效能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藻类对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净水效能的影响,在某水厂预沉池中进行了放养滤食性鲢鱼去除高藻水中藻类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水华微囊藻为优势种的高藻原水经过在水厂预沉池放养鲢鱼进行预处理之后,藻类总量、蓝藻和水华微囊藻含量分别下降了了61.8%、76.1%和78.2%.原水藻类含量的大幅降低有效减轻了后续常规工艺的藻类负荷,为水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认为鲢的滤食选择和不同的藻类规格是对蓝藻和绿藻不同去除效率的原因.试验表明,放养鲢鱼的生物控制技术适用于处理群体性蓝藻占优势地位的高藻原水.  相似文献   

15.
在柴河水库的入口、库中、坝下设3个采样点,用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柴河水库的入口、库中、坝下水体中浮游生物组成和数量存在着明显差异,库中、坝下与入口相比,蓝藻比例分别减少了29.0%、16.8%,绿藻、硅藻所占比例大幅上升;通过对氮、磷、pH、富营养化指数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表明,整个水库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总氮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远远大于总磷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16.
Zn~(2+)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有关氮、磷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有关其它元素对滇池藻类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滇池藻样为实验对象,实验不同Zn2+浓度对滇池藻类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高Zn2+浓度以抑制滇池藻类生长为主,低Zn2+浓度以促进滇池藻类生长为主。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滇池湖藻类生长时,除了要注意控制N,P之外,还应考虑Z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富营养化水体的营养盐限制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目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氮、磷作为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对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受氮、磷营养盐限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了营养盐来源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总结了营养盐限制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缓解富营养化的营养盐主控因子。分析表明:营养盐的来源主要分为外源和内源,受外界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显著;浮游植物的生长受N/P比值及其绝对浓度的共同作用;在不同的水文、气候和人类活动强度下,水体富营养化主要营养盐限制因子存在差异,并且存在限制性转换和共同限制的情况;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措施的提出应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三峡蓄水期间汉丰湖消落区营养状态时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明三峡蓄水后汉丰湖消落区水质营养状态的变化特征,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对水质进行连续观察,测定了水质物理参数、营养盐与叶绿素(Chl-a)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水体中营养盐与Chl-a质量浓度的增加,在淹水后营养程度有升高现象,2014年2月与2013年10月相比,TN、TP、高锰酸盐指数与Chl-a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4.7、1.0、0.2、3.27倍,TN、TP质量浓度均超过藻类生长限值,随滞留时间延长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应引起重视.Chl-a单因子评价反映出水质由贫营养向富营养演变.TN/TP结果表明,TN、TP分别在不同时间内制约着藻类的生长;2013年10~12月与2014年2月,藻类生长受TN限制;2014年1月,藻类生长受TP限制.Chl-a与p H、DO、NH+4-N、NO-3-N、TN、高锰酸盐指数及TP呈显著正相关,而与SD、水温呈显著负相关;蓄水期间,水质受到了同一污染源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汉丰湖消落区水质主要受p H、DO、NO-3-N、TN的影响,同时Chl-a、TP、NH+4-N与好氧性有机物的污染不可忽视;在蓄水稳定初期水体具有自净能力,随蓄水滞留时间的延长,水质污染程度整体上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应加以控制;三峡蓄水期间,南河、东河营养程度相对较高,应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9.
巢湖营养化状况评价及水质恢复探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巢湖水质的污染特征为营养盐浓度居高不下,局部水域藻类疯长,已属重富营养化。根据近10 a监测数据,总氮的点源污染负荷占51%,非点源占49%;总磷的点源污染负荷占60%,非点源占40%。笔者也探讨了COD、总氮、总磷的湖内空间分布及水质恢复对策。综合分析巢湖的环境特征、水质现状及流域环境经济状况,短期内巢湖的水质将很难明显改观。如各项规划中的措施到位,预计到2010年,巢湖的水质可望从富营养-极度富营养化向中富营养-富营养化转变,达到国家Ⅲ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