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水源水微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水处理技术面临严峻挑战。膜处理是目前饮用水深度处理的有效手段。选择UMU方法对常规工艺的出水及膜处理工艺出水进行遗传毒性评价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对水样中的遗传毒性物质进行洗脱效果更为明显;对于常规处理工艺来说,混凝可以部分去除水源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和非溶解性色度以及部分遗传毒性前体物质;针对不同工艺段的出水,氯化可明显增加水样的遗传毒性;不论消毒与否,仅从遗传毒性指标来看,膜工艺均优于常规工艺出水,但考虑到水样的区域特性,膜法处理是否在遗传毒性指标方面比常规处理更有优势,仍需进一步的资料或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中的生物毒性及其臭氧削减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利用酵母双杂交和umu试验对5个城市9个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生物遗传毒性和视黄酸受体(BAR)结合活性进行了调查.并考察了臭氧氧化对这两种生物效应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城市污水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物遗传毒性和视黄酸受体(RAR)结合活性,通过生物处理可以大幅削减污水中的RAR结合活性和生物遗传毒性,但污水厂出水中仍然普遍具有遗传毒性,部分残留RAR结合活性.5~10mg·L-1的臭氧可以有效削减二级出水中残留的BAR结合活性和遗传毒性,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水质安全性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遗传毒性检测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遗传毒性检测技术,即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等;概述了国内外在海洋环境的遗传毒性检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及研究进展;通过与常规化学监测做比较,阐明遗传毒性检测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开展海洋环境遗传毒性检测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把遗传毒性检测技术应用于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市饮用水源中不同点位的三卤甲烷浓度测试,同时采用SOS/ Umu 试验对水体进行生物遗传毒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液氯消毒工艺的地表水厂在消毒后水样和用户端水样中检出的三卤甲烷含量较高,而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地下水厂的出水中挥发性有机物仅略有上升;进行三卤甲烷浓度和生物遗传毒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知,三卤甲烷和间接遗传毒性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浙江省101个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MC)的健康风险度进行评价,提示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较高的非致癌风险.采集MC污染相对严重的A、B 2饮用水源,一部分利用树脂对其中的MC进行浓集,另一部分加入稀释的纯毒素MC-LR模拟水源水中MC释放的情况,同时制备相同浓度的纯毒素序列,利用Ames试验检测藻毒素浓集物、水样中藻毒素和纯毒素对细菌的致突变性,彗星试验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产生的DNA损伤,微核试验检测鲤鱼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藻毒素浓集物、纯毒素和藻毒素稀释水样均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不同程度损伤(P <0.01),损伤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高剂量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A和纯毒素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在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观察到藻毒素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及纯毒素在Ames试验中具有显著的致突变作用.利用树脂浓集水源水中MC和向水源水中加入稀释的MC-LR模拟MC释放2种方法切实可行,饮用水源水中MC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和淋巴细胞DNA损伤,具有遗传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6.
环境遗传毒性研究中的生物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标记分析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毒性物质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的方法,正成为生态毒理学和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该方法对检测并定量分析各类混合毒性物质所引发的遗传毒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包括以蛋白质特性为基础的蛋白质标记,检测亚细胞毒性水平遗传毒性的生理性标记,及以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多态性为特征的分子标记等。该方法具有测定灵敏、快速的特性,在遗传毒性的研究中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自然光和紫外光(UV)对二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及其毒性效应的削减特性,研究了在自然光和UV两种不同光源的辐照条件下,二级处理出水中DOM的光谱特性、遗传毒性和植物毒性变化,阐明了毒性效应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相比于自然光照,UV辐照可以明显降低二级处理出水的UV254,并达到21%矿化.自然光和UV均可降低二级处理出水中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但去除的组分有所差异.同时,自然光照与UV辐照均可降低二级处理出水的遗传毒性,其削减率分别达到92%和61%.遗传毒性的变化与CDOM荧光强度变化有显著相关性.UV辐照可降低二级处理出水的植物毒性,削减率达到81%,而自然光照对二级处理出水植物毒性的削减率仅为19%,削减效果较差.利用UPLC-MS检测二级出水中的除草剂,发现植物毒性削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自然光照下二级处理出水中的阿特拉津降解缓慢,表观降解速率常数为0.0033h-1;但是UV辐照下二级处理出水中的阿特拉津可快速降解,其表观速率常数为0.2225h-1.这为污水厂排放水毒性效应控制及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毒性检测能直观地反映水体中各种污染物质对生物种群的综合毒性,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主要综述了应用于水质毒性检测的各种急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方法的研究概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垃圾渗滤液和再生水生物毒性检测方面的主要体外试验模型和检测方法,并整理了这些模型和方法在生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目前常用的体外试验模型包括人源细胞系、其他哺乳动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相比较而言,人源细胞系在检测结果外推至人体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因而其应用最为广泛.体外检测方法可概括为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检测三个方面,其中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研究较多集中于雌激素效应.最后,本文提出开发三维体外细胞模型、体外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内分泌干扰效应和建立成组体外试验体系是渗滤液和再生水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城市供水藻毒素污染水平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藻毒素是在世界各地富营养化的饮用水源中广为发现的蓝绿藻产生的一种肝毒性多肽,该毒素可引起动物中毒并对人类产生危害.通过ODS硅胶柱浓缩某市1998年8月~1999年6月期间水体中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精确检测水源水及出厂水中藻细胞内外LR、YR、RR型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显示,LR型微囊藻毒素仅在源水中检出,其浓度是0.07~0.78(g/L;RR型微囊藻毒素在源水和出厂水中的检出浓度分别是0.08~2.71(g/L,0.07~1.09(g/L;YR型毒素未检出;总的藻毒素在10月和6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因此该城市供水水体存在藻毒素的污染,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合理选择水源,同时为制定饮水中藻毒素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评价某市水源水及自来水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往Ames和VDS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检测了某市自来水公司所属的8个水厂水源水、自来水及2个新拟建水厂源水的有机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除2个新拟建水厂的源水外,该市原来的水源水和自来水,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微核率的升高,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这说明,该市原来的水源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2个新拟建水厂的取水点则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吹扫/捕集与气质联用技术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EPA524.2方法为依据,用Purge/Trap—GC/MS技术检测水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多次实验寻求所测有机物质分离检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全自动甲基汞分析仪测定水源水中甲基汞的方法,过程简单,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实验采用直接法测定水源水中的甲基汞含量,优化仪器分析条件;在0 ~1 000 pg的范围内,标准工作曲线线性良好;仪器检测限达到0.003 ng/L,低于水源水中限量要求;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在86.5% ~935%之间;标准样品分析合格;测定标准样品的相对误差为1.4%;运用适当的质控手段,可较好的满足水源水中痕量甲基汞的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14.
保定市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藻类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定市居民饮水的水源水、水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存在状况做了初步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了解水源水、水厂出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通过测定藻类叶绿素a的含量来评定其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经过3月份至6月份的检测,发现除3月份水源水接近富营养化外,其余全为贫营养化.保定市水源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状况在以非常明显的趋势好转.  相似文献   

15.
废弃钻井液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核测试技术代替染色体畸变的分析,检测大庆油田现用泥浆体系-乳液高分子聚合物体系全泥浆、乳液高分子聚合物体系钻井液,两性复合离子体系钻井液及有机硅体系钻井液的遗传毒性强度,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应用的3种主要钻井液遗传毒性较低,滤液的毒性大于全泥浆,并且遗传毒性随着钻井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用umuC测试水中遗传毒性效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umuC实验是用于检测物质致癌、致突变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将化学物质暴露阶段的温度细化为37℃,获得最佳灵敏度.以北方某自来水厂的自来水为对象,研究前处理方法对遗传毒性诱导效应的影响,发现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为浓缩柱,丙酮为洗脱溶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显示出最高的遗传毒性诱导效应.对上述自来水厂不同工艺过程出水的遗传毒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氯消毒过程促进遗传毒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17.
《环境科学》2005,26(3):122-125
umuC实验是用于检测物质致癌、致突变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将化学物质暴露阶段的温度细化为37℃,获得最佳灵敏度.以北方某自来水厂的自来水为对象,研究前处理方法对遗传毒性诱导效应的影响,发现以Oasi^8 HLB固相萃取柱为浓缩柱,丙酮为洗脱溶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显示出最高的遗传毒性诱导效应.对上述自来水厂不同工艺过程出水的遗传毒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氯消毒过程促进遗传毒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18.
水中存在的多种有毒生物严重影响水体质量,对水质生物的毒性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环境治理效果。采用毒性检测仪对水质生物毒性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的光电探测器、分压器等硬件结构的工作原理,完成对水质生物毒性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相差较小,其具有的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和实验周期短等优点,可有效的应用到环境治理中,为环境治理提供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用成组生物效应标记方法定量评价饮用水健康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安全性密切关系着民众的健康,因此相关的水质评价方法也日益受到关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水质分析主要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但该方法不能提供未知污染物的浓度及其所引起的健康影响,而生物效应标记测试则能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本研究应用一组生物效应标记方法评价自来水水质,包括利用SOS/umu测试评价遗传毒性,利用重组基因酵母测试评价类雌激素效应,利用鼠肝癌细胞(H4IIE)EROD诱导测试评价芳烃(Ah)受体效应或类二噁英物质总体水平,同时对这些生物毒性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用上述方法评价了北方某市9个水厂不同季节原水和出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市主要自来水厂原水和出水中的直接和间接遗传毒性物质、类雌激素效应物质和芳烃受体效应物质浓度水平总体较低,风险在可接受水平;从处理效率来看,水厂现有工艺对类雌激素物质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对于Ah受体效应类物质由于其总体浓度偏低而去除效果不很明显,少数水厂处理后由于消毒副产物的产生等原因,遗传毒性略有升高.曲此可见,应用生物效应标记方法能够对水厂的水源污染和水厂处理效果做出综合评价,该方法可以作为饮用水安全性评价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许多地区的饮用水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安全。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技术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论文介绍了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以及微污染水中的新型微量有机污染物。分析了中国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介绍了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如生物预处理、化学氧化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膜过滤、光催化氧化等技术的作用原理,研究与应用。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