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06年8月16日,在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发生8.6级地震,超过20,000人死亡。1908年12月28日,在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发生的7.5级地震,死亡85,000人。1915年1月13日,在意大利的阿韦扎诺附近发生7.5级地震,死亡30,000人。1920年12月16日,在中国甘肃发生8.6级地震,大约死亡100,000人。1923年9月1日,在日本的横滨发生8.3级的地震,估计死亡200,000人。1939年1月24日,在智利发生8.3级地震,使280人死亡。1950年8月1日,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发生8.5级地震,20,000-30,000的居民死亡。1970年5月31日,在秘鲁北部发生7.7级地震,死亡70,000居民。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唐…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环境保护(?)门和环境学术团体广泛地开展了纪念活动。 6月5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里,报道了世界环境日的消息。中国环境报在6月5日的头版专栏里,发表了城(?)建设环境保护部环保局局长曲格平为纪念世界环境日而写的“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的专题文章。 6月5日下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世界环境日学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州南沙气象探测基地大气成分站2011年散射系数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散射系数的变化特征及气象因子对散射系数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气象条件中风对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散射系数平均值来看,雾霾日〉霾日〉雾日〉一般日,从季节来看,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雾霾日〉霾日,冬季的霾日和雾霾日消光系数接近,一年中散射系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2月,最小值出现在8月。雾日和霾日的散射系数日变化呈单峰形,雾霾日呈双峰型分布,一般日没有明显日变化。散射系数同日照、湿度、气温和风速都负相关,日照、气温和湿度的相关关系最为明显。散射系数的高值出现在偏北风中,外来源的输送对南沙散射系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风速在小于7.5m/s时散射系数都是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当风速大于7.5m/s时,散射系数随风速的变化不规律。  相似文献   

4.
2014年3月28-29日,龙岩市部分县市连续遭受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袭击,文中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8日和29日过程的不同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8日过程属低层暖平流强迫所致,在地面低压倒槽暖区中,低层风速辐合和地形作用触发了对流天气,冰雹和短时强降水明显,局地伴有强的短时大风。29日属斜压锋生类强对流过程,大风灾害范围广、局部伴有冰雹、短时强降水。(2)28日水汽条件比29日好,但是动力抬升作用明显比29日差。28日湿层明显比29日厚,更有利于短时强降水;29日深层垂直风切变比28日大,更有利于大风的形成。(3)28日的回波特征为超级单体,有明显的超级单体特征,而29日的对流天气是在系统性的飑线天气下产生的,组织性较强,强对流单体在对流带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甘肃省嘉峪关、兰州、天水地磁台2003--2006年4年地磁垂直分量Z的资料分析了静日S。日变形态、日变幅度以及日变形态畸变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台站日变形态基本相似;包含在日变形态畸变现象的低点位移和拉平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其在地磁冬季出现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季节,与日变幅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国内     
《环境保护》2012,(10):4-5
倡导绿色消费三部委联合承办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为迎接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增强广大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部、共青团中央及全国妇联将于6月5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共同主办"6.5"世界环境日文艺晚会。5月10日,文艺晚会新闻发布会在环境保护部新闻发布厅举行。  相似文献   

7.
世界环境日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建议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即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则署在每年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中,表彰“全球500佳”。每年环境日主题不一,1986年的主题是“环境与和平”,1987年是“环境与居住”,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11月8日在北京表示,中日两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日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1960-2015年淮河流域异常初、终霜日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发生的异常初、终霜日,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准确了解并掌握异常初、终霜日在淮河流域的变化规律及成因,有利于做好霜冻预报服务工作,减轻霜冻灾害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稳产、高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淮河流域1960-2015年61个气象站点逐日地面0 cm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标准差计算了初、终霜日的稳定性,使用概率密度函数定义了异常初、终霜日,利用IDW插值方法反映气候态转变前后异常初、终霜日稳定性和频率,同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M-K、滑动t检验和累计距平法得到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年份,相关系数法用来分析环流指数、气温、初霜日、终霜日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淮河流域近56年来平均气温以0.18 ℃·10 a-1P<0.01)的速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在1993年发生突变,气候态的转型促进了初霜日的推迟和终霜日的提前。(2)气候态的转变导致初、终霜日的稳定性降低,初、终霜日稳定性随经、纬度的增加而变好,初霜日稳定性随海拔升高而变好,终霜日稳定性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不显著,终霜日稳定性好于初霜日稳定性。(3)偏早初霜日频率>偏晚终霜日频率>特早初霜日频率>特晚终霜日频率,且在气候态转型后,异常初、终霜日的频率趋于降低,稳定在0~20%之间,异常初霜日发生频率整体高于异常终霜日,气候变暖对初霜日的影响大于终霜日。(4)异常初、终霜日频率时空分布差异显著,高频年代分别为1970s和1960s,低频年代为2000s。随着气候的转变,虽然异常初、终霜日频率逐步趋于稳定且处于低频趋势,但是气候转变促进了淮河流域东南部和南部的特早初霜日频率增加,南部偏早初霜日发生频率范围增加。东北部的偏晚初霜日发生频率增加,同时东南部的特晚终霜日发生频率也明显增加。(5)北半球9月极涡面积越小,淮河流域初霜日越迟(R=-0.41,P<0.01)。10月副高面积增加,初霜日推迟(R=0.39,P<0.01);2月极涡面积减小,终霜日提前(R=0.29, P<0.05)。4月副高面积增大,终霜日提前(R=-0.15,P>0.05),并且在1990年后提前趋势加快。  相似文献   

10.
<正> 1985年11月,笔者赴日本参加第二届中日分析化学会议。这是中日分析化学界共同发起的一个双边讨论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由中日双方轮流做东。第一届中日双边分析化学会议于1983年在中国长春召开,第二届中日双边分析化学会议由日本做东,于1985年11月21日—23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不仅与中国有这种双边会议,还与南胡鲜、苏联等国家有这种双边会议关系,可见他们的国际学术交流之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2):F0002-F0002
<正>6月23日至27日,联合国环境大会首届会议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内罗毕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率领由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和常驻环境署代表处人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会。中国环境报6月26日内罗毕讯6月23日至27日,联合同环境大会首届会议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环境署")总部内罗毕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率领由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和常驻环境署代表处人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会。  相似文献   

12.
1月7日—9日 2 0 0 3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2 0 0 3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我局局长云二柱参加了会议。1月7日—10日 全国环保系统第三次纪检监察工作暨第一次审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局纪检组长王笑一参加了会议。1月2 4日—2 5日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主办,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内蒙古环境保护局、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协办的“沙尘暴和黄沙溶对北京大气颗粒物影响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国家环境保护总…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东北地区1961—2014年日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3 a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平均初霜日、终霜日分别为9月28日和5月5日,平均无霜期为145 d。东北地区162个站中,155个站初霜日推后,160个站终霜日提前,158个站无霜期延长,初霜日显著推后1.55 d/10 a,终霜日显著提前2.5 d/10 a,无霜期显著延长 4.08 d/10 a,霜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变暖的特征(0.3 ℃/10 a)。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和海拔高度的抬升,初霜日提前、终霜日推后、无霜期缩短。东北地区霜的变化受最低气温的影响要大于平均气温。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分别在1986、1989、1986年发生了突变,各省霜的突变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突变后,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多年平均等值线均向北推进。  相似文献   

14.
以付老文泡湿地为研究区,在典型样带内设置具有不同环境梯度的六个观测区,研究了样带内贴地气层CO2日平均浓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付老文泡湿地在7月份的贴地气层CO2日平均浓度较低,总平均值为264.14μmol/mol;付老文泡湿地最大CO2日平均浓度出现在近地面层,CO2日平均浓度由近地面层向上呈现下降趋势。在四个高度水平上,CO2日平均浓度的水平分异特征明显,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别出现在洼地和高地。在水分梯度作用下,洼地区内CO2日平均浓度在四个高度水平上均表现为样地A<样地B<样地C,且在垂直方向上均呈现出由近地层向上呈先减后增再骤然减少的变化趋势;样地D和样地E的CO2日平均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趋势一致,由近地层向上呈现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而样地F的CO2日平均浓度的垂直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沈阳冬季灰霾日大气颗粒物元素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为分析沈阳市冬季灰霾日大气颗粒物元素粒径分布特征,2009年1月14日─2月2日,用安德森分级撞击式采样器进行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各级样品中Na和K等30余种元素进行分析,讨论了灰霾日、非霾日及除夕日大气颗粒物元素质量浓度和富集因子的粒径分布特征及来源. 结果表明:灰霾日大气颗粒物及其元素的质量浓度均高于非霾日,粒径越细,质量浓度越高,越容易富集污染元素.Fe类元素以地壳元素为主,其质量浓度的粒径分布在非霾日呈双峰型,最高峰值出现在9.0~10 μm粗粒径段;该类元素的粒径分布在灰霾日和除夕日呈三峰型,质量浓度的最高峰值也在9.0~10 μm粗粒径段. Mn类元素在非霾日的质量浓度分布与Fe类元素相似,也呈双峰型,最高峰值出现在9.0~10 μm粗粒径段;但其在灰霾日和除夕日呈双峰型,最高峰值却出现在粒径<1.1 μm的细粒径段. K类和Zn类元素的质量浓度和富集因子的粒径分布均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粒径<1.1 μm的细粒径段. K类元素主要来源于烟花爆竹释放;Zn类元素主要源于人为污染,Pb和As等污染元素因其来源不同,在灰霾日和非霾日的表现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一日~十二日 刘凤凯副局长去德国参加国家环保局、机械部组织的“中德环保项目高级研讨暨洽谈会”。 一日~十日 秦振民纪检组长等二人去俄罗斯参加北方论坛国际环保会议。 四日 李维祥局长在省人大第八届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做“述职报告”。 同日 王景春副局长接待哈尔滨市副市长李进同志来我局商谈利用第四批日本协力基金用于治理马家沟污染事宜。 六日 李维祥局长在省人大第八届常委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做评议“表态发言”。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六月五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环境日,中共砚山县委宣传部、县科协和县城建环保局于六月三日下午在县城联合举办了环保知识电视竞赛活动,县领导同志向获得前三名的代表队颁发了奖状和奖品。这次竞赛的电视录像在六月五日晚向全县转播,观众近十万人。通过竞赛和电视宣传,  相似文献   

18.
1972年防止倾倒废物和其它污染海洋公 古巴 1975年12月 IH 1976年1月 1日 约(Convention on the Preyention Of 丹麦 1974年10月23H 1975年8月30日 Marin6 Pollution by Dumping Of M’-多米尼加 1973年12月 7日 1975年8月30日 。stes。nd Other M。ti。r,1972)是在伦 芬兰1979年5月S日1979年6月二日 敦议定的,所以又称为伦敦倾废公约(LD 法国 1977年 2月 3日 1977年3月 5日 C)。伦敦倾废公约(LDC)和国际防污染 加蓬 1982年 2月 S日 1982年3月 7日 公约(MARpOL73/78)是目前国际上防 民主德国 1976年8月20日 1976年9月19日 止海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广州5个地面观测站1961-2013年的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及1980-2013年相对湿度、能见度,采用观测法及UV日均法,分析了2种霾日数统计方法下,广州年霾日时空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观测霾日及UV日均法计算霾日得到的灰霾影响区较一致,广州中心城区为多灰霾区;年平均观测霾日及年平均计算霾日分别以18.8和10.0 d/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变化趋势一致,但观测霾日的上升速率要明显大于计算霾日;观测霾日与计算霾日的年序列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左右发生增加的突变。5个站的年观测霾日的长期趋势变化均为一致的显著增加,但计算霾日长期趋势变化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花都、增城显著增加,而广州为减少趋势。各单站计算霾日也均大于观测霾日。  相似文献   

20.
闭菱英 《环境》2007,(12):87-87
禅城区环保部门继去年举办首个无胶袋日活动后,于11月4日在佛山禅城区季华路顺联国际购物中心再次举行无胶袋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