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重庆市5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进水(污水)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污水中BOD5、COD、SS、NH3-N、TN和TP全年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月中间值分布范围分别在140~180、300~350、180~220、25~33、37~46和3~5 mg/L。进水BOD5/COD值分布在0.4~0.6之间的占39.4%,说明重庆市污水中存在一定的难生物降解性污染物,但仍适应于生物处理。BOD5/TN分布在4~6之间的概率为37.8%,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生物脱氮的碳源不足。BOD5/TP的平均值为39.8,且大于20的累积概率为95.9%,表明污水在处理中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求。TN/TP分布在5~15之间的概率为88.5,平均值为10.8,且TN/TP5的概率为98.3%,表明进水完全满足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分析了昆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指标的概率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达到90%的累积概率时,昆明市7座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COD、BOD5、SS、TP、NH3-N和TN的浓度范围为3701 100、1901 100、190590、330590、330960、5960、510、1810、1836和3836和3874 mg/L。其中合流制排水区域的污水处理厂进水COD、BOD5、SS和TP在雨季的浓度变化程度明显大于旱季,TN和NH3-N浓度旱季和雨季变化不大。7座污水处理厂BOD5/COD平均值均高于0.4,说明进水水质可生化性较好。BOD/TN波动较大,第二和第四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TN的平均值分别为3.5和4.2,进水BOD5/TN>4的概率分别为36%、和44%,说明反硝化碳源不足现象存在。7座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TP值均>20,且全年>20的样本概率依次为98%、94%、97%、95%、90%、87%和82%,基本满足生物除磷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问题进行了探讨,优化了氧化沟的工艺参数,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效果,改善了二沉池出水水质:CODCr≤50mg/L,BOD5≤10mg/L,NH4-N≤5mg/L,TN≤15mg/L,TP≤0.5mg/L。  相似文献   

4.
污水收集与处理效能直接影响合流制排水体制下的水安全和水环境,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解析评估的重要内容.以迁安市为例,建立覆盖"污染源—管网关键节点—污水处理厂"的监测网络,基于同步水量、水质监测结果,定量解析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系数和污水处理系统收集与处理效能,并定位问题管段具体位置和主要问题.结果表明:①合流制小区CODCr、NH3-N排放系数分别为43. 4、13. 3 g(人·d),分流制小区CODCr、NH3-N排放系数略高,分别为53. 1、14. 5 g(人·d).②受地下水、河水入渗的双重影响,生活污水从进入市政管网后污染物质量浓度大幅下降,保守估计下入渗率约为32. 5%,合流制管网截污干管至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河水入渗量达到了14 471 m3d,分流制干管至污水处理厂地下水入渗量约为19 777 m3d.③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指标均远小于设计进水水质,还存在C源不足、一部分比例的污水可生化性较差的特征,进水BOD5TN〔ρ(BOD5)ρ(TN)〕变化范围为0. 47~4. 32,平均值仅为1. 68.研究显示,地下水河水入渗严重降低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建议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视对于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的摸底评估,并从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和管网缺陷修复上大力整改.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相同进水条件下,BAF工艺和CASS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Cr、BOD5、NH3-N、SS、TP等指标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BAF系统对CODCr、BOD5、TP、NH3-N、SS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6%、91.0%、80.3%、79.9%、93.7%;CASS工艺对COD、BOD5、TN、TP、NH3-N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9%,、91.2%、74.3%、91.2%、94.6%。两种工艺系统对CODCr、BOD5及SS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及稳定性,而CASS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要明显好于BAF工艺,BAF工艺对TP的去除效果要优于CASS工艺,两期工艺对于TN的去除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T型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并考察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出水COD、BOD5、NH3-N、T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8、0.91、18.80和1.67 mg/L,去除率分别为88.99%、94.37%、96.74%、37.57%和41.58%,均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由于T型氧化沟中以好氧环境为主,缺乏厌氧和缺氧环境以及进水的BOD5/TN值低,工艺对有机物及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但TN和TP去除效果较低。提出了加强工艺脱氮除磷的措施,为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新型脱氮除磷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实验研究,考察CODCr,BOD5,TN,TP,SS的去除率,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经济适宜的工艺技术,能有效地利用内源碳进行生物脱氮、除磷,使去除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新运粮河水质进行为期1a的监测,结果表明新运粮河2011—2012年水质为劣Ⅴ类,TP、TN超标严重;各个河段的污染状况为:4#>1#>3#>2#>5#;其水质大部分指标的季节(旱、雨季)变化规律不明确;污染负荷高,CODCr、TP、TN、SS、BOD5为其主要染因子。  相似文献   

9.
某城市污水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彦菲  陈滢  卢凤华  张燚  刘敏 《环境工程》2013,31(1):27-29,94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氧化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在运行中存在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该厂的工艺流程及进、出水水质情况等分析,结果表明:TN、TP去除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进水有机物浓度与设计值相比偏低,氧化沟内很难形成设计时所设想的好氧/缺氧交替运行的环境以满足氮、磷的去除。因此,尽快完善污水收集系统,使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是提高氮、磷去除效率的关键。在工艺中可适当减少曝气量来提高TN去除率,降低出水中的硝态氮和溶解氧,同时进一步提高TP去除率。  相似文献   

10.
沱江内江城区段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坝拦截后沱江内江城区段水质情况,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沱江水体的氮、磷、COD、BOD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NH 4+-N、NO 3--N、NO 2--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94 mg/L、1.35 mg/L、0.01 mg/L、0.78 mg/L,其中TP含量超标率达289.5%,NO 3--N为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占58.7%。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调高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深化污水处理,缓解沱江氮、磷污染。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陶粒、弹性材料和聚丙烯球为滤料,活性污泥辅助挂膜,考察不同滤料的挂膜及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陶粒滤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量在28 d进入了稳定期,达26.88 mg/g,而弹性滤料和聚丙烯球分别需32 d和34 d,其膜量为19.62 mg/g和16.78 mg/g,且陶粒生物滤池的COD和NH_4~+-N去除率在第28天趋于稳定,膜生物量最大。陶粒滤料在供试的生活污水中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6.3%,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TP去除率达到63.46%,NH_4~+-N去除率达到82.9%,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TN去除率可以达到67.6%,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陶粒滤料在低、中、高污染负荷条件下,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中污染负荷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去除率达96.9%、64.2%、82.2%和68.9%。在C/N比为5∶1、10∶1、15∶1条件下,陶粒滤料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C/N为10∶1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达95.6%、64.7%、81.3%和67.9%;陶粒滤料在8、18、28℃条件下,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温度为28℃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达96.1%、63.9%、81.6%和68.5%。  相似文献   

12.
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中氮、磷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周丛藻类系统对受污染景观河道水体氮、磷污染物处理效果,以及最佳污染物去除浓度,通过设置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并模拟藻类自然生长条件,于2006年夏秋之季,对该周丛藻类系统的水质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标准培养液条件下20%的平均去除率,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中TN、NH4 -N去除率分别可达30%和50%以上,其中TP平均去除率则相对较低(<10%);②系统最大氮污染物去除率(TN>65%,NH4 -N>80%)出现在进水TN浓度约11.0mg·L-1条件下,而TP去除率则随进水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③试验期间,系统中周丛藻类生物量增加54%,Chl-a浓度增加58.2%,同时藻类群落由试验初期的颗粒态硅藻、绿藻为主,演替为以丝状和颗粒状蓝、绿藻为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干湿交替方法,用5层倾斜土槽装置填充蜂窝煤渣和砂壤土等附着材料,探讨3种不同挡水板高度(90 mm、60 mm和30 mm)处理对模拟生活污水污染指标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对污水中BOD5、COD、TP的去除率均在87%~95%以上、TN的去除率在69%~80%之间,对COD、TP平均去除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BOD5和TN有显著影响,其平均去除率的顺序为:去除率90 mm≈去除率60 mm>去除率30 mm。本试验条件下采用60 mm为最适合水板高度,以满足装置一定污水流量的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14.
基于达标保证率的昆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将水质分级评价法和达标保证率法相结合,评价了昆明市7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限值为达标基准,7座污水处理厂出水COD达标保证率均为100%、出水BOD5和SS达标保证率分别在94%和95%以上,不同污水处理厂出水TP、NH3-N和TN的达标保证率表现出较大差异,多维标度分析表明,出水TP的达标保证率与其他指标的偏离程度最大.将污染指标的达标保证率进行分级,建立污水处理厂污染指标达标满意程度评价规则,并制定出水水质的达标控制指标清单.结果表明,TP是第二和第七污水处理厂的重点控制指标,是第三污水处理厂的Ⅰ级控制指标;TN是第三和第七污水处理厂的Ⅰ级控制指标;NH3-N是第一和第三污水处理厂的Ⅰ级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多点进水倒置AAO工艺处理低碳源城市合流污水,考察处理效果,并选择最佳工况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脱氮除磷效果较好,适合低碳源的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回流比和内回流比不宜过大;出水NH3-N,TN,TP,SS和CODCr均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且稳定可靠;曝气区ρ(MLSS)约3.0 mg/L,SVI在100 mL/g左右,污泥沉降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13年2—12月白云湖水生态构建示范区22次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水生态系统重建后,示范区各指标浓度范围为COD 15.0~26.0 mg/L,BOD53.53~15.60 mg/L,TN 0.41~3.80 mg/L,TP 0.04~0.25 mg/L,NH3-N 0.11~2.98 mg/L,与重建前相比,浓度均值依次下降了39.49%、38.17%、85.35%、72.26%、73.74%,BOD5、TN、TP由劣Ⅴ类分别改善至Ⅴ类、Ⅳ类和Ⅳ类,COD由Ⅳ类提升至Ⅲ类,NH3-N由Ⅴ类提升至Ⅱ类。  相似文献   

17.
近25年洞庭湖水质演变趋势及下降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1~2015年水质数据研究了洞庭湖水质演变特征,识别了主要驱动因子,并探讨了水质下降对其生态风险影响.结果表明,1991~2015年间,洞庭湖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TN和TP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指标,其浓度年均值分别介于1.060~2.072mg/L和0.026~0.146mg/L;其中,1991~2002年间,TN和TP浓度均显著上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水位和泥沙淤积是导致洞庭湖TN和TP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2003~2015年间,TN浓度进一步明显上升,而TP浓度维持高位,波动变化,氮、磷负荷输入量和水位是影响TN和TP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洞庭湖生态风险等级则由轻微风险转变为中等风险,TP是影响生态风险的主要水质指标;受洪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化等影响,洞庭湖磷风险时空差异较大,1991~2008年间,各湖区磷风险均有所升高,其中西洞庭湖磷风险增长幅度最大;2009~2015年,各湖区磷风险均有所降低,其中西洞庭湖下降幅度最大,而东洞庭湖下降幅度较小.因此,进一步控制入湖氮磷负荷、优化水位及重点关注磷风险是保护洞庭湖水生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混合型城市污水"的特征,以厂区曝气沉砂池出水作为处理对象,设计一套A2/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中试装置。当进水COD、NH3-N、TN、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94,25.0,37.6,7.66 mg/L时,经A2/O工艺强化处理后,出水COD、NH3-N、TN、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6.7,5.5,12.73,0.7 mg/L,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51%、79.73%、65.78%和88.65%,出水水质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污染物去除和脱氮除磷效果,且当系统稳定运行时总体出水水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活性藻系统对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活性藻反应系统对合成污水中N、P、CODCr和BOD5等的去除 效果.在26±2℃条件下,当停留时间为24h时,TN, TP, CODCr 和BOD5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7 7.62%, 33.23%, 90.89% 和 95.77%.当进水负荷加大一倍、停留时间相应缩短、光强、水温 同时减弱和降低时,该系统对TP 和BOD5的处理效果受到明显影响,对 CODCr的处理效果影响 不大,运行条件的改变基本上不影响活性藻系统对TN的处理效果,两种运行条件下,TN的平均 去除率分别为77.62%和77.86%.  相似文献   

20.
对新运粮河水质进行为期1a的监测,结果表明新运粮河2011—2012年水质为劣Ⅴ类,TP、TN超标严重;各个河段的污染状况为:4#1#3#2#5#;其水质大部分指标的季节(旱、雨季)变化规律不明确;污染负荷高,CODCr、TP、TN、SS、BOD5为其主要染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