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和茶树对稀土元素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作物增产,但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却不甚了解,春茶萌芽时使用稀释300倍的稀土微肥南大2998茶素喷施叶面,分别于3、6、9、12个月时测定土壤和茶树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变化和累积情况。结果指出:施用稀土后短时间内,土壤和茶树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均比未施用稀土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过较长时间后,上层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向下层土壤迁移,并在下层土壤中富集;而茶树的根、茎中稀土含量均表现为下降,叶中的含量呈不同变化趋势,即铈组稀土含量上升3.74mg/kg,钇组稀土含量下降0.91mg/kg,表明茶叶对铈组稀土有较强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四川冕宁牦牛坪矿区稀土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来源及产生量;对稀土工业固体废物的活度浓度进行了分析;对废石弃渣、尾矿砂、铈富集物、铁钍渣、铅渣中和废水污泥渣的浸出毒性进行了研究;提出稀土工业固体废物应坚持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分类处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国外几乎主要是把独居石和氟碳铈矿——主要铈矿物用作提取稀土元素和钇的原料:无论是在外成的条件下(独居石)还是在内成的(独居石、氟碳铈矿)条件下,它们都能形成工业富集。从加工铀、钍矿石的尾砂中和从铁矿石选矿厂的磷灰石尾矿中也能得到一定数量的主要的铈稀土。不久的将来,钇的氧化物、钇、铕、钐和钆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但是在已开采矿床的矿物中它们的含量有限,而黑稀金矿矿床的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凭祥英安岩中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方解石具有与英安岩相似的稀土含量、轻稀土富集、无铈异常和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等特点。结合英安岩的矿物组成和蚀变特征及其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推测方解石是英安岩蚀变的产物,其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英安岩,英安岩中黑云母蚀变形成绿泥石及方解石优先结合轻稀土是方解石相对英安岩富集轻稀土的主要原因,而方解石相对英安岩较弱的铕负异常主要是英安岩中斜长石优先蚀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141Ce示踪研究水稻对铈的吸收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铈是一种钢灰色金属,属稀土族元素。铈在自然界中以磷酸盐的形式和其他稀有金属共存于独居石中。铈广泛用于冶金、钢铁、纺织、染料、化学工业、玻璃陶瓷、电子等工业上,它的使用量愈来愈大。在开采、冶炼稀土及铈矿时,有可能使大量的含铈废水污染外界环境。 据报道铈的生物效应不明。它能与核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鱼类对水环境中甲基汞的富集能力,我们用非洲鲫鱼[Tilapia mossambica(peters)]进行了鱼类在水体中直接富集甲基汞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土壤-小麦体系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逐级提取法结合盆栽实验将外源稀土(La、Gd、Y、Ce和Sm)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分为:水可溶解态、酸可提取态和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并研究了这三种形态的稀土对小麦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外源稀土进入土壤后主要以酸可提取态存在,不同形态的稀土浓度大小依次为:酸可提取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水可溶解态。盆栽实验的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小麦的根部,土壤中酸可提取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的浓度和小麦中稀土的富集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蚯蚓为指示生物,分别采用滤纸接触法和自然土壤法研究了稀土元素钇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滤纸接触法测得钇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0.18 g/L;土壤法所测LC50值为1.08 g/kg。可见,稀土钇对蚯蚓具有毒性作用,但属低毒级,并且自然土壤法中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要低于滤纸接触法中的结果。应用ICP-AES分别研究了2种实验方法中钇在蚯蚓体内的富集情况,发现硝酸钇浓度及染毒时间、蚯蚓的死亡率及速度和钇在蚯蚓体内的富集三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2种形态稀土在水稻幼苗体内的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La、Gd、Y轻、中、重稀土离子和稀土-EDTA配合物2种不同形态稀土元素的根、茎叶中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水稻的根及茎叶对稀土元素的培养液叶中的稀土含量呈正相关;稀土的离子形态为根利用的有效形态,其在水稻幼苗中的分布为根〉茎叶,当以稀土-EDTA配合态存在时,其在根部富集明显低于离子态,在茎叶中富集则显著增大,显示出稀土-EDTA配合态为植物茎叶利用的有效形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稀土钇矿原地浸矿工艺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自然土壤法研究了稀土钇和硫酸铵(浸矿剂)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稀土钇及硫酸铵单一染毒均为低毒性,14 d对蚯蚓的LC_(50)值分别为1 216.57 mg/kg、4 293.53 mg/kg;在硫酸铵浓度高于4 400 mg/kg的条件下,稀土钇毒性明显增加并产生协同作用;于食物链底端的蚯蚓对稀土钇具有富集性,可能造成食物链的逐级富集。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以苯酚(Phe)或对羟基苯甲酸(4HBA)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建立硝酸根还原条件下的焦化土壤富集菌液,分析焦化污染土壤中苯酚或对羟基苯甲酸的生物降解与硝酸根还原过程,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硝酸根还原条件下降解苯酚或对羟基苯甲酸的厌氧反硝化菌群结构多样性。发现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降解与硝酸根还原的实际摩尔比分别为1:6.4和1:5.3,与理论计量学比率在合理程度上相近。经过90 d富集后,硝酸根还原条件下土壤富集菌液中降解苯酚的优势门为Proteobacteria、Armatimonadetes和Planctomycetes,而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优势门为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Betaproteobacteria为优势纲,总相对丰度为46%,Azoarcus分别在降解2种基质的富集菌液中相对丰度最高将近30%,Armatimonadetes_gp5在苯酚为基质的土壤富集菌液中的相对丰度仅次于Azoarcus,推测其很可能是土壤中硝酸根还原条件下降解苯酚的另一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12.
液膜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稀土总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液膜技术分离、富集水和工业废水中微量稀土总量(∑RE)。研究了流动载体(P215)、表面活性剂(N113A)、膜的增强剂(液体石腊)、膜溶剂(煤油)和内相解吸剂(HCl)等,对分离富集微量稀土的影响。确立了N113A—P215—液体石腊—煤油—HCl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富集后的溶液,用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RE。对微量稀土的富集倍数为75以上,回收率在99%以上。对水、工业废水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6.2%。  相似文献   

13.
基于营养液培养,添加外源稀土和ICP-MS分析技术,研究了无机配体PO43-(Pi)及有机配体柠檬酸(Cit)对小麦器官中稀土元素积累和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i水平对小麦根中的稀土总含量(∑REE)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叶中∑REE含量;而不同Cit水平对小麦根、叶中∑REE含量都有明显降低作用.对照植物(无Pi、Cit添加)中,稀土元素在小麦根中具有中稀土(MREE)富集及M-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叶中有重稀土(HREE)富集及W-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不同Pi处理对四重效应无明显作用,但进一步加强HREE在小麦叶片中的富集.添加柠檬酸使对照植物根和叶中的分异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高浓度处理时(Cit≥150μmol.L-1),小麦根和叶中出现轻稀土(LREE)富集.  相似文献   

14.
PO3-4和柠檬酸对稀土元素在小麦体内积累和分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营养液培养,添加外源稀土和ICP-MS分析技术,研究了无机配体PO43-(Pi)及有机配体柠檬酸(Cit)对小麦器官中稀土元素积累和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i水平对小麦根中的稀土总含量(∑REE)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叶中∑REE含量;而不同Cit水平对小麦根、叶中∑REE含量都有明显降低作用.对照植物(无Pi、Cit添加)中,稀土元素在小麦根中具有中稀土(MREE)富集及M-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叶中有重稀土(HREE)富集及W-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不同Pi处理对四重效应无明显作用,但进一步加强HREE在小麦叶片中的富集.添加柠檬酸使对照植物根和叶中的分异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高浓度处理时(Cit≥150μmol·L-1),小麦根和叶中出现轻稀土(LREE)富集.  相似文献   

15.
液膜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液膜技术分离、富集水和工业废水中微量稀土总量(ΣRE)。研究了流动载体(P215)、表面活性剂(N113A)、膜的增强剂(液体石腊)、膜溶剂(煤油)和内相解吸剂(HCl)等,对分离富集微量稀土的影响。确立了N113A-P215-液体石腊-煤油-HCl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富集后的溶液,用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ΣRE。对微量稀土的富集倍数为75以上,回收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突发镉污染事件能引起江河水体恶化,破坏水生态环境和威胁人类健康。本研究为证实突发镉污染事件对生态环境风险,以不同类型鱼类以及鱼类不同组织器官为研究对象,分别前后6次对龙江进行采样调查,并对各鱼类根据水层和食性进行分类及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前3次调查鱼类肌肉镉含量显著高于后3次调查鱼类肌肉镉含量;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不同组织器官镉的含量大小均可排序为:肾肝肠鳃卵鳞≈肌肉,且3种类型肾的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任何组织器官(P0.05);鱼类同一组织器官镉的含量根据不同水层鱼类依次为:底层鱼类中下层鱼类中上层鱼类。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中镉平均富集系数BAF从大到小依次为杂食性,肉食性和草食性,分别为8.32、6.33和5.15;不同生活水层鱼类肌肉中镉平均富集系数大小排序为:底层鱼类(8.18)中下层鱼类(7.70)中上层鱼类(4.99)。  相似文献   

17.
广西龙江鱼类镉含量分布特征及生物积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镉污染事件能引起江河水体恶化,破坏水生态环境和威胁人类健康.本研究为证实突发镉污染事件引起生态环境风险,以不同类型鱼类以及鱼类不同组织器官为研究对象,分别前后6次对龙江进行采样调查,并对各鱼类根据水层和食性进行分类及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前3次调查鱼类肌肉镉含量显著高于后3次调查鱼类肌肉镉含量;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不同组织器官镉的含量大小均可排序为:肾肝肠鳃卵鳞≈肌肉,且3种类型肾的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任何组织器官(P0.05);鱼类同一组织器官镉的含量根据不同水层鱼类依次为:底层鱼类中下层鱼类中上层鱼类.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中镉平均富集系数BAF从大到小依次为杂食性,肉食性和草食性,分别为8.32、6.33和5.15;不同生活水层鱼类肌肉中镉平均富集系数大小排序为:底层鱼类(8.18)中下层鱼类(7.70)中上层鱼类(4.99).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河湖交错区鱼类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湖交错区是流域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湖泊的主要通道,也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在鄱阳湖河湖交错区采集10种114尾大型经济鱼类,从组织、体长体重、食性、栖息水层、区域等多个方面分析鱼类重金属Cr、Mn、Co、Ni、Cu、Zn、Cd和Pb的含量特征及差异,识别影响鄱阳湖鱼类重金属含量水平的关键因素,评估居民摄取鱼类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鄱阳湖不同鱼类体内Zn的含量最高,而Cd和Pb的含量最低,鱼鳃是Mn和Ni的主要富集组织,肝脏是Cu和Cd的主要富集组织;体长体重与肌肉中Cr、Mn、Ni、Zn、Cd和Pb含量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杂食性鱼类肌肉中Cu、Zn和Cd的含量最高,而Co在草食性鱼类肌肉中的含量最高;鱼类不同生活水层对肌肉中Cr、Mn、Zn和Co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除Cd外,不同区域对鱼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利用RDA排序分析结果显示,体长和食性是影响鄱阳湖鱼类重金属含量水平的关键因素.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复合目标危险系数(TTHQ)均小于1,表明鄱阳湖鱼类重金属的富集不会对人群食用产生潜在危害.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水生态安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用壳聚糖包裹活性炭后再加入稀土化合物对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壳聚糖和活性炭不同的配比和投加量,以及稀土的用量对水样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活性炭的质量比1∶9,投加量在4g/L,pH值为2.3,实验温度为40℃时的处理效果最好。而与稀土溶液共同处理印染废水时,硝酸镧用量在0.04g/L时絮凝效果最好,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均为95%,COD的去除率接近70%,氨氮的去除率高于40%;而硝酸铈要在用量为0.06g/L时才能在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略高于硝酸镧。  相似文献   

20.
朱帅  刘世东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9):3375-3381
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已造成当地鱼类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简称PCBs)污染,但手性PCBs在鱼类体内的分布特征和选择性富集则较少有报道.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某电子垃圾拆解区附近水塘的鱼类样品,研究鱼肉样品中手性PCBs污染水平、分布规律和对映体选择性.结果表明,在电子垃圾拆解区鱼肉样品中均检测到7种手性PCBs,总PCBs(ΣPCBs)含量为386.7~602.8 ng·g-1(湿重),证实当地鱼类已受到手性PCBs的污染.PCB45、PCB91、PCB95、PCB132、PCB136和PCB174在鱼类样品的对映体分数(EF值)与沉积物具有显著差异,表明这些手性PCBs在鱼类体内可能具有对映体选择性富集和代谢作用.不同种类的鱼肉样品中EF值不同,说明它们对PCBs的富集能力不同.鲮鱼、鲫鱼和乌鳢对PCBs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分别为0.31~1.71、0.30~1.86和0.50~2.64.根据乌鳢/鲮鱼和乌鳢/鲫鱼食物关系计算的生物放大因子(BMF)范围分别为1.35~4.51和2.17~5.10,表明乌鳢对手性PCBs具有生物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