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污泥原采用离心机脱水方式,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80%左右,难以满足填埋要求。为解决该问题,开展了污泥深度脱水中试,将浓缩污泥经化学调理后,再用厢式压滤机压滤脱水。中试试验表明:采用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生石灰联合调理方法,脱水效果最好,脱水泥饼含水率最低可达33%,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62.5kPa,抗剪切强度可达46.5 kN/m2。脱水污泥可满足混合填埋和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污泥浓缩脱水是城镇污水厂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剩余污泥浓度并优化污泥絮凝剂投加量利于污泥的浓缩脱水。在维持曝气区污泥浓度稳定的工艺控制中,根据日常污泥沉降比试验,确定沉淀区最大污泥浓度,再通过物料衡算及沉淀区池面观察情况与出水SS,确定最小污泥回流比,以获得最大的回流污泥浓度,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通过试验确定不同污泥浓度下PAM高分子絮凝剂的最佳投配率,以控制絮凝剂的动态投加,优化污泥浓缩脱水过程中的絮凝剂投加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产生大量的液态污泥,合水率高达97%-98%。液态污泥中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客易腐化发臭,给环保和卫生防疫带来很大的隐患。液态污泥单靠机械脱水浓缩,比较困难,而且  相似文献   

4.
污泥处理与处置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而无论采取何种处置方式,污泥的脱水干化都是其必要前提。对现有的污泥脱水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污泥浓缩技术、脱水技术和干化技术,详细阐述了其各自的现有技术手段、达到的干化效果和研究进展。并指出物理化学调理联合机械脱水是目前主流的脱水技术,而热干化是最为成熟的干化技术。重点描述了目前工程上应用比较多的工艺技术,以及污泥的脱水干化对于污泥农用、燃料化、焚烧和填埋等处理处置方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任欣  石晓薇 《环境工程》1991,9(2):42-45
本文介绍了卧螺离心机的结构特点和对转炉炼钢污泥脱水的试验,论述了离心机各操作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卧螺离心机用于转炉炼钢污泥脱水可以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净水厂污泥沉降和浓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净水厂污泥分别进行了沉降试验和浓缩试验研究,考察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的投加对净水厂污泥沉降、浓缩、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了PAM投加率、斜板间距等对动态浓缩的作用,并探讨分析了各个因素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脱水污泥为原料,分别采用恒温热干化和微波干化2种不同的方法考察脱水污泥的干化情况;对不同干化阶段的污泥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干化过程;并对2种干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污泥中水分脱除速度加快。加热温度低于100℃时,在120 min以内,热干化无法达到较高的脱水率。加热温度在140℃以上,加热时间120 min时,脱水污泥的脱水率可达到98.26%。微波干化法在功率为500~900 W,5~10 min内可使脱水污泥的脱水率到达99.20%以上。机理分析表明热干化传质与传热方向相反,微传热和传质的方向相同,因此微波干化具有更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污水厂处理工艺设计进行了介绍说明,在初级处理单元设计方面,分别对提升泵房设计、旋流沉砂池设计、曝气池设计进行了论述;在污泥浓缩脱水系统设计方面,则主要介绍了污泥贮泥池及污泥浓缩间的设计;接下来,则提出了监测项目及方法,提出应对治理后的水质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对污水处理厂污泥机械脱水滤液进行了循环利用研究.将滤液与剩余污泥(mlss≤13000mg/l)按1比4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加入到沉淀器中进行重力浓缩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加快污泥的沉淀速度,增大浓缩污泥的浓度;生产运行数据分析显示:污泥脱水滤液与剩余污泥混合液进入浓缩池后,上清液更加清澈,污泥的固体负荷率显著提高,这既可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亦可减少污泥处理系统的基建投资,为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优化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滤液循环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污水处理厂污泥机械脱水滤液进行了循环利用研究。将滤液与剩余污泥(mlsss≤13000mg/l)按1比4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加入到沉淀器中进行重力浓缩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加快污泥的沉淀速度,增大浓缩污泥的浓度;生产运行数据分析显示:污泥脱水滤液与剩余污泥混合液进入浓缩池后,上清液更加清澈,污泥的固体负荷率显著提高,这既可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亦可减少污泥处理系统的基建投资,为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优化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法由4个化工单元操作组成:旋流离心分离、絮凝、重力沉降和混合稠浆过滤。实验结果表明:第1级旋流离心分离效率在80%以上。第2级含固相细粒的旋流溢流采用絮凝预处理后,沉降速度提高近30倍,清液含固量在200×10-6以下。1、2级稠浆在混合比为1.5可达良好的过滤性能。本实验结果为磷酸废水封闭循环处理工艺设计、设备设计,以及操作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解酸化-二段式接触氧化处理生物制药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水解酸化 二段式接触氧化池 (H O2 )处理某生物制药厂废水 ,处理设施已稳定运行 2a ,表明废水中有机质去除效果显著 ,运行稳定 ,抗冲击负荷强 ,无剩余污泥产生 ,一体化设施占地面积小 ,投资少 ,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当废水CODCr80 0~ 1 2 0 0mg L ,BOD52 0 0~ 30 0mg L ,SS 2 0 0mg L时 ,其去除率分别为CODCr90 7% ,BOD592 4 % ,SS 87 6 %。出水水质 (平均 )分别为CODCr80 6mg L ,BOD51 5 1mg L ,SS 2 3 7mg L。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超滤离心管和超滤杯两种方式制备不同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DOM),探究不同的分子量分级方式对获得的DOM组成成分特征及其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同时判明各组分联合作用方式.DOM分别来源于城市污水厂出水(EfOM)及商品天然腐植酸(SWR-NOM).结果表明,两种分级方式获得的不同分子量DOM含有相同的荧光峰,腐殖酸类物质是EfOM与SWR-NOM含有的主要荧光类有机质(FDOM),占FDOM的56%~91%.同种DOM不同分子量组分中FDOM组成相对含量一致.采用超滤离心管分级得到的DOM在不同分子量区间内SUVA254和E2/E3的差异较大,而采用超滤杯分级时差异变化较小.对于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在同一分子量区间内,采用超滤杯分级获得的DOM组分检测到的发光细菌毒性值大于采用超滤离心管分级检测到的结果,但采用超滤杯分级时<1kDa组分的急性毒性效应值低于检测限.利用浓度加和模型(CA)对DOM中各组分的联合作用方式进行判断,发现DOM混合物的联合毒性符合CA模型,预测联合毒性效应占检测到的实际水样毒性的67%~104%.  相似文献   

14.
振动离心复合环境下结构响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振动离心试验系统复合功能下的振动台体、吊篮连接装置、离心机机臂端头及机臂中部的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传递规律。方法根据复合振动激振系统在不同工况下,测量离心机机臂、连接装置等部位的加速度响应,以振动台体为基准,计算被测部位相对于台体的振动加速度传递比。结果在振动离心复合功能运行时,振动响应沿台体、吊篮连接装置、机臂端头到机臂中部逐级衰减,机臂中部处振动响应最小,响应传递比呈衰减规律;振动复合试验中机臂沿径向传递比为2.3%、沿切向传递比为2.6%;在正弦拍波试验中,机臂沿垂向传递比为2.3%,沿切向传递比为3.1%,传递比随拍波频率增大而变化;地震波试验中机臂沿垂向传递比为9.4%,切向传递比为2.9%。结论通过试验分析得到振动离心复合下离心机结构连接装置、机臂等位置的振动响应和传递规律,结果可为大型复杂离心机结构设计及模型修改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获得离心机运转时各综合效应对其模态频率的影响.方法 从理论上推导结构在无离心场时,仅考虑预应力刚化效应和仅考虑旋转软化效应与综合考虑各效应时结构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建立TLJ500土工离心机静止状态及运转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TLJ500静止状态的模态试验结果对有限元模型中主轴轴承部位的材料参数进行修正识别,获得可信度更高的模型.再将修正识别得到的主轴轴承参数代入离心机运转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开展离心机运转状态的模态分析,结合理论分析结果,计算得到综合考虑预应力刚化效应与旋转软化效应时离心机关心模态频率的结果.结果 运转状态TLJ500离心机关心模态频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结论 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为离心机临界转速设计提供了一种可信的数值模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简要阐述了高效型离心脱水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上海两个污水处理厂进行的现场污泥脱水实验,结果表明,污泥脱水效果良好,从污泥性状与脱水性分析说明,污泥浓度低,有机物含量高,则脱水性差;有机物含量低,则脱水性好,应用分析表明,随着污泥性状逐年变化,离心脱水机将成为流脱水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ZPJ-40型高速转盘离心机的振动问题,探索减振技术。方法采用主动减振和被动减振两种方式,实现离心机在升速、降速、稳速工作阶段及通过临界转速时,抑制振动发散。结果高速转盘离心机工作过程中振动小,噪音低,运行稳定。结论该减振技术可实现高速转子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含油污水中难以处理的乳化油以及液-液旋流分离器目前存在的不足,根据只有物质分离剂(MSA)和能量分离剂(ESA)相结合才能使得分离进行得更完全的原理,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通过螺旋管加气的液-液旋流分离设备。研究表明:经过改进的新型的分离设备,在气液比为8.5%时,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达到90%以上。加入的螺旋管可对旋流器内的流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分离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厌氧段-人工湿地处理污水高效稳定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悬浮物(SS)影响人工湿地运行稳定性问题,该研究在人工湿地前增加折流板厌氧池形成厌氧段-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为期36个月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厌氧段对SS的去除率约80%,整套系统对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80.95%、85.12%、68.15%;低温下系统对COD、TN、TP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地球自转及天体作用力对精密离心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及天体作用力对高精度精密离心机的影响规律。方法考虑精密离心机实际存在的各种失准角,采用齐次变换方法推导由地球自转在加速度计输入轴上产生的科里奥利加速度数学表达式;建立天体作用力对精密离心机上加速度计影响的数学关系式。结果科氏加速度对精密离心机的影响量级为10-5m/s2;月球和太阳作用力的最大影响量级之和为10-6m/s2。结论对于10-6量级精度的精密离心机,必须补偿科氏加速度的影响;月球和太阳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