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定量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天津市于1996年将建设生态城市的思想体现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又在2001年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落实于笔端,体现在天津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十五”规划)。采用适合评价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数学模型对天津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现状定量分析,其中指标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现状,生态环境3方面的内容,得出天津市城市生态化水平,从而促进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为确定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住宅评价及规划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生态住宅是21世纪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文章提出了生态住宅,介绍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规划设计理念,并就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城市生态环境支撑条件以及所面临生态环境问题不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即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能够满足其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以佛山市为例,选择了资源、环境、生物和灾害等因素,各因素再选择若干评价要素,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了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指数。资源安全评价选择了能源、水资源和粮食等要素,其安全指数为0.22;环境安全评价选择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和农业环境,其安全指数为0.58;生物安全因素安全评价选择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入侵物种、森林植被等要素,其安全指数为0.30;选择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等要素进行生态灾害安全评价,指数为0.79;佛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42。研究还表明,生态安全评价宜根据最小限制因子定律,选择关键影响因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其生态脆弱性研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是生态脆弱性历史遗留问题与城市自然状况、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内涵、评价方法、规避措施等方面研究的综述,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评价方法以及不同视角下规避措施的差异,对生态脆弱性内涵不确定性、评价指标复杂性和研究方法适用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总体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是城市自身结构具有的固有属性,是一个对比性概念;选取评价指标和方法时应注重城市发展等相关指标及生态脆弱程度的测算。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内涵界定、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完善以及研究时空范围的扩展等方向。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陕西省各城市的社会状况和地域情况入手,选择和构建了适合陕西省自身情况的生态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建立了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状况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最后使用以上方法,对陕西省2008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10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基本可以分为3类,其中西安等3个城市生态建设水平较高;铜川市等5个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一般;延安市等2个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较低。各个城市都应该依照自身情况明确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生态建设方案,大力开展城市生态建设,从而使整个陕西省生态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依据城市生态系统原理,从生产位、生活位、环境位3方面构建了综合衡量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方法,以各个省区地级以上城市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对评价区的各领域以及生态适宜度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具有的明显区域性差异,城市生态适宜度大致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南方高、北方低的格局,既与区域自然生态条件有关,也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生态特点与建设途径—以佛山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佛山市景观生态现状和生态设计内函,对佛山市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较多,然而生态城市的构架体系至今不明确。文章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和指标体系等构架理论,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基本策略,以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城市 走向生态文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扬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载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经济社会形式,文章简述了扬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内容,目标及其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优先考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起点,因此在规划中需要优先考虑城市经营成本问题、人力资源转化问题、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和增长空间控制问题,从而使城市的生态设计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株洲市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生态城市的特点、功能及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株洲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株洲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结合成都市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依据生态原理的基本思想,从城市河流生态的保护与建设;成都绿化的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社区示范建设;城乡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设计;成都郊县市生态农业、生态聚落的建设和生态建设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设计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地建设——以仪征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求合乎社会目的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之路,目前必须实施生态建设,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推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城市自身调节功能,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统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必要的支撑,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仪征市为例,着重探讨发展中工业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是一类具有经济高产生态高效的产业、系统负责社会和谐的文化、结构健康生命力强的景观的行政单元.其建设目标是通过规划、设计、管理和建设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来实现结构耦合的合理、代谢过程的平衡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消费行为和决策手段,实现在当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可持续的、健康的人类生态过程.体制整合、科技孵化、企业投资、公众参与和政府引导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方法.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在搞好技术和管理的同时,怎样在局地和区域生态系统尺度上整合生产、消费和还原功能,建设一类和谐的生态景观,企业的空间和城市尺度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论郊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郊区环境组成、结构、生态环境特征等区域研究的基础上 ,以边缘效应的理论为出发点 ,深入分析了城乡交错带的几个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认为郊区生态建设应以 (1)城市废弃物的再生地 ,(2 )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的消费地 ,(3)现代持续农业的先导区等为目标。最后分析了城乡交错面 (边缘界面 )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中环境应力的聚合放大效应 ,指出效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是防止城乡矛盾激化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硝基苯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筛选我国本土物种的硝基苯海水生物毒性数据,同时针对我国海区生物特点补充8种典型海洋受试生物的毒理学实验,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方法推导了用于保护水生生物的我国硝基苯海水水质基准值。在此基础上,尝试应用2种概率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初步评估了硝基苯在我国东海椒江口水体中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用于保护我国海水生物的硝基苯水质基准高值为1.42 mg·L-1,低值为0.037 mg·L-1,与应用SSD方法推导的硝基苯淡水水质基准差异不大。商值概率分布法和联合概率曲线法的风险表征结果表明,硝基苯对椒江口中的水生生物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需要管理部门采取一定的风险管控措施。研究结果有望为我国水质基准、生态风险研究及硝基苯的海水水质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黑龙江省肇东市为例 ,通过对该市玉米生态工程建设成效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得出生态工程建设是当前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 ,这一建设手段在肇东市的利用也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说明了它在目前生态建设中具有巨大的生命力。但是 ,要使这一技术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8.
“十五”规划期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了上海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制约因素,从人口结构优化,城乡融合规划,清洁生产与ISO1400认证,绿地生态建设,环境,环境教育与组织建设等方面研究了“十五”规划期间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